李實

明末清初語言學家

李實(1597-1674),字如石,別號鏡庵,四川遂寧人,晚年占籍長洲。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理學家、語言學家,為長洲著名明遺民。生於明季萬曆丁酉年十月十五日寅時,沒於清朝康熙甲寅年十月初九日酉時,終年七十八歲,門人私謚“貞文先生” 。李實早年在家課館從教,崇禎十六年(1643)中癸未科進士,授長洲(今屬蘇州)縣令,有政聲。順治二年(1645)辭官,居長洲上清江,杜門著書,精研小學、經學及佛老雜學等。其事迹載於《吳郡甫里志》《蘇州府志》《遂寧縣誌》等。子李仙根,清代順治榜眼;後裔李秉德,清代宮廷畫家。李實著述甚豐,今傳《蜀語》,為研究四川方言專著,頗有學術價值。《蜀語》是中國現存第一部“斷域為書”的方言辭彙著作。全書共收錄四川方言詞語563條,忠實地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

生平簡介


李實,字如石,別號鏡庵。其先湖北之麻城人。自元祖志高,徙東川遂寧之安仁里,至曾祖茂華,又遷邑南郭學宮之後。祖元桂,邑庠生,以善書稱。父鶴來公,諱友松,少通經義,善書法,精醫術,萬曆庚戌大疫,備諸藥石以施,全活甚眾。公生艱乳,恩養於外,至十歲呼歸,送鄉校。塾師曰:“汝入學晚,試為我答一對”。雲“日月天之眼”,應聲曰“草木地之毛”。性穎敏,日誦數千言。歲十三,既善屬文,十七入泮,文日有名。丁劉孺人憂,鹽提舉鄭公延教其子,公曰:“若許麻衣出入方可。”鄭愈心重之。後幾匝歲,鄭署邑篆。公一日晨赴館,宅門未啟,有役見服麻訝云:“立此安俟?可亟去!”蓋役輩尚不知公久未提舉西席也。嗣又丁父憂,鶴來公有侍婢,彌留時盡匿資,親友咸躁,謂奚以治喪,將究侍婢。公不許,事畢遣之,終不言及。自是館家之留耕堂,學徒至,未嘗較脯。丙子,舉於鄉。痛懲當時惡習,士偶叼一第,即多納投獻,把持武斷,為鄉曲患。自誓一切禁絕,閉戶讀書,教子弟如諸生時。癸未成進士,選長洲令。長洲繁敝,為天下最。撫軍張公抵任,各屬吏見,即問長洲令。公出,張曰:“吾在江上,已聞長洲名;今到吳,道、府、紳、衿、氓、庶無閑言,是用何調停法?”公曰:“知縣用不調停法,若用調停,即有調停不到處矣!”撫軍稱善久之。時吳縣令丰采出公右,長洲劉學博以兩令質之徐勿齋,勿齋素有人倫,鑒曰:“長洲如鏡,吳縣如珠。”劉未達曰:“珠善滾盤,恐終滾滯一邊。鏡越磨越亮。”至今人猶稱之。乙酉夏,去官,卜鄉之上清江居焉。是秋公子少司農仙根,方奉其母自蜀至,則公已辭榮高蹈矣。喜少司農至,傾囊授之曰:“吾宦物如是,此後活計唯汝矣!”檢之,止二百餘金。少司農慮曰:“家累六百指,此奚以濟?”公笑曰:“吾已愧古之受一錢,載一石者矣。比吾離任時,庫金積九萬零,戒吏役毋妄竊。今竊多者死,竊少者刑。使吾一或不慎,今安得復見汝等哉?”明年春,湖賊大起,燒劫無虛日。一夕噪及近鄰,且正向清江,聞艘后忽呼:“前行不得近北岸,岸有李公,勿驚動也!”自此數年,無一艘犯清江者。值澇,移葑之雙塔,杜門著書,不問瓶罄。然吳中紳士農賈,知與不知,喜饋公酒米布絹,公亦不忍,概卻之。平居未嘗妄交流,輕笑謔,獨與人士講道論德。辨析古人文義,輒孜孜忘倦。每晨起先看書一、二卷,然後盥漱。二氏百家,無不搜覽。嗜書法真草,皆闖入昔賢堂奧。自少司農曆仕,凡三沐恩例誥封朝議大夫。而傴僂俯仰,彌自貶損。性不喜紈綺,衣履至敝如新。寄居吳門,撫藩以下,絕不聞有李封君者。晚尤邃精於《易》,屬纊前三日,攬衣危坐,命子若孫至,附手書遺事七則,一遵典禮,至期翛然而逝,年七十有八。其所著《四書、春秋、易、禮、字學、杜注、邑志、佛、老、家乘疏解》編纂甚多,尚藏於家。論曰:吾鄉鏡庵先生,幼而純樸,長而循謹,言行必軌於尺度,其為人務實而遠華。及令吳甫逾載,設施亦多所未竟,乃吳人愛之慕之,適館授餐,留三十年之久而不厭。烏呼,其德操感人之深而能如是乎?而風流自此遠矣!

代表詩文


李實
李實

《春秋論序》

語言學家李實
語言學家李實
“舊有天水胡纘宗序,今亡。按公以進士郯城令起家,歷官中外,至大宗伯大敗不久,病卒於京。當大禮議起,公於嘉靖元年壬午,以楚撫獻議,議考興獻王辨、考孝武之非是,與張、桂、方、霍四公小同而意異。惟時主濮議者楊廷和,而五人與之抗,群僚半得罪去。五人稱善趨時,鹹得柄用,跡嫌迎合。而十七年有稱宗入廟之失,遂嘖嘖五公。此五公建議之韙不盡白於天下,其實人臣事君之義,不以匡救其失遂廢。將順其美群工所固執者為之,子不得顧其私,親五公所辨析者為誰知后,為當后與不當后,精粗較然有分,而十七年後至過舉於五公何咎焉。若公之爭遷陵,爭世廟,爭廟路,不既卓卓乎偉哉。越百年余,弘光別建廟奉,懿文興獻福王同祀焉。群工昧會通典禮之誤,五公形似導諛之嫌,十七年敗典倫之衍,舉皆霧散冰消,公論始無遺恨矣。蓋公之立朝,本於公之學道。公督學黔中,適陽明謫龍場,公禮延曾城,與朝夕講明斯道易簡精深,務求合於聖賢,恥苟同於世儒,春秋論可概見矣。公所著有《大禮纂要》《漕船志》《為陸象山鳴冤錄》《救荒策》《文集》若干卷。公姓席名書,字文同,別號元山。少保,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謚文襄。弟席春,翰林院修撰,吏部侍郎。彖給事中,以言事謫州判。皆進士。同產也。時人目為三鳳。”

代表詩歌

春閨曲
碧玉堂前柳絮飛,白狼河外信音稀。征夫不及營巢燕,歲歲春風一度歸。
歲幕感懷
門前五柳棄微官,荏苒年華閱歲寒。齒到知非方學易,老來行路極知難。
飄零白下家重破,痛哭青雲夢已殘。故國烽煙邱墓遠,梅花冰雪日憑欄。
退王元倬
大江風送孝廉船,吳市班荊跡又遷。天下文章如我伙,古今忠孝定誰傳。
新亭淚灑庚申歲,彭澤詩編甲子年。深夜荒雞聲喔喔,知君起舞不能眠。
蘇州逢張敬修山人
吳市逢張老,班荊過小園。長安多少事,閑坐說開元。
陳妃水冢
水葬陳妃事可疑,泉宮金井尚依稀。
不知澤國滄桑變,鷗鳥還來水上飛。

研究現狀


李行健等主編;遂寧市文化局編. 李實學術研討會文集. 北京:語文出版社, 19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