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滕王閣的結果 展開
滕王閣
中國古代遺跡
一提起“滕王閣”,人們很自然地想起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雄踞贛水之濱的“滕王閣”,因“序”而名揚天下,聲威古今。其實“滕王閣”不止江西南昌有,四川閬中也有一座“滕王閣”,而這兩處的“滕王閣”都淵源於山東滕州。為何在中華大地上會出現一字不差的兩座飛檐翹翹,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呢?贛、蜀“滕王閣”之名源於古滕,為何兩座“滕王閣”歷經千餘載的風風雨雨流傳至今,而李元嬰的原始詔封地古滕國(今山東滕州)多少年來卻鮮為人知呢?主要是因為,南昌、閬中“滕王閣”皆成名於詩文。滕王閣因滕王而建,滕王源於滕州。據《舊唐書》記載:“貞觀十三年丙申六月,皇弟元嬰封滕王”。
滕始於黃帝,因境內泉水"騰涌"而得名,公元1182年金置滕陽州,1184年改為滕州,這是”滕州“名字最早的起源,距今已經走過833年的歷史滄桑。貞觀年間,唐高祖李淵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曾被封於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已被毀),后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此閣因王勃一首“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世的經典。
滕王李元嬰
李元嬰,唐高祖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唐高宗李治之叔,其母為柳寶林。貞觀十三年封滕王。因從小受寵,驕縱失度,屢犯憲章。據史書記載李元嬰從小就受到了宮廷藝術熏陶,在音樂、舞蹈、繪畫上有一定的造就,其藝術的修養為日後修建滕王閣打下了基礎。
滕王閣
山東滕州
據《舊唐書》記載,唐貞觀十三年受封為滕王。李元嬰初到山東滕州封邑時,驕奢淫逸,橫徵暴斂,大興土木,在當地民憤極大。無奈之下,高宗李治只好將他貶到蘇州。而他在滕州苦心經營的那些亭台行宮,則因他在那一帶的名聲不佳,也只好任憑雨打風吹去了,歷史僅僅是將他曾經的封地叫作“滕州”罷了。
江西南昌
李元嬰到蘇州,先為刺史,後轉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此時,他惡習依舊。永徵四年,他又選址贛江之濱,廣聘能工巧匠,修起了一座高插雲天的樓閣,這就是王勃筆下的滕王閣了。
四川閬中
高宗679年,李元嬰改任隆州(今四川閬中)刺史。在山高皇帝遠的閬中,他依然按宮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處規模宏大的行宮,這就是杜甫詩篇中的閬中滕王閣。其實,這一調動是高宗李治對他言行舉止的又一次警告,但他依然驕奢放縱,並沒把警告放在眼裡。據《輿地紀勝》記載:他一到閬中,就以“衙役卑陋”為名,大修宮殿高樓,稱“閬苑”,又在閬中玉台山建玉台觀和滕王亭。在閬中五年,竟樂而忘歸長安。
詩詞滕王閣
滕王閣
文/孫希敏
滕王原封在滕州,調往南昌幾度秋。
名閣建成四海慕,王勃題詩千古流。
勝景靈氣何處來?物華天寶置上頭。
高閣若臨荊河建,人傑地靈鳳凰游。
文/滕州日報
自贛、蜀滕王高閣源於古滕,特別是從滕國故城碑林中發現載有滕州曾建過滕王閣后,越來越多的人都希望重建滕王閣,他們用寫文章、作詩等方式表達這種感情。家住滕州市姜屯張坡村的張廷助,是通過姜屯鎮原文化站站長朱述勤的介紹使我有幸得以相識。當筆者在上個世紀末見到張老師時,他已是八十多歲、雙腿癱瘓、久居斗室的老人,他貫通史、工詩文、善書法,是享譽一方的名人。他寫了許多紅、白事常用的書,暢銷四方。當他知道贛、蜀滕王閣源於滕州后,非常高興,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見到滕州滕王閣,但他沒能如願。他生前寫了許多關於滕王閣等方面的詩文,在《滕州與滕王閣》一書中已載了他的部分詩文和楹聯。現再擇其幾句遺作:“……輝煌樓閣重修建,重點文物保護功。多為滕地添異彩,遊人自豪農家豐。”林中平先生看到江西瀕臨贛江的南昌滕王閣和四川嘉陵江邊的閬中滕王閣先後得到重建,他也希望滕州滕王閣能重建,和科聖墨子、能工巧匠魯班以及蓮青山、龍山等自然景觀一起名揚天下,便寫了下面的詩:“洪隆閣亭臨贛嘉,西山玉台落彩霞。滕王閣若瀕荊再,伴隨班墨揚天涯。”
上面詩文的作者都是滕州人,他們和眾多的滕州籍人一樣,想建起高閣為滕州的旅遊、經濟的發展和提高家鄉的知名度作出貢獻,都是人們可以理解的。然而,在異鄉他壤的一些人也非常關心此事,來信來電詢問此事。早在上個世紀末,原東營市文化局局長劉合明曾寫信給我,並寄來了有關滕王閣方面的詩和楹聯,其中就有盼望重建滕王閣的內容,他在《何日名閣落滕州》的詩中寫道:“……今逢盛世百事舉,何日名閣落滕州”之句。反映了劉君盼望滕州滕王閣能得到重建。後來又數次來電話問及此事。
更讓我感動的是:一位家居安徽省安慶市的查雲女士和我素不相識,當她在《中國文化報》和《中國老年報》等報刊上看到贛、蜀兩座滕王閣源於滕州的文章后,先後三次往魯南化肥廠和滕州市郵電局來信,找此文的作者。她第一封信發到作者的原工作單位魯南化肥廠,此信寄出好久沒有迴音,她又往滕州市郵電局發出第二封信,好久也沒有收到回信,於是,她便向魯南化肥廠老幹部科(其實魯化沒有老幹部科,設有老齡委)發出第三封信,要求老幹部科的同志協助她查找作者。此信通過組織處轉交給我女兒傳到我手中。她在這封信里對老幹部科的同志說:我已發過兩次信,均未收到迴音,於是我想到了您,您是黨培養的幹部,相信您一定能把這封信交給高建民先生。看完后我非常感動,立即按照信中的電話號給她回電。通話中知道她欲將家中幾代傳承收藏的“滕王畫卷”存展於滕王李元嬰原始詔封地的那座滕州滕王閣內,當我告訴她滕州還沒建滕王閣時,她對此表示非常遺憾。後來又曾兩次來電話詢問此事。
滕王李元嬰曾首創名揚四海的《滕派蝶畫》,在盛唐時期成為帝王將相、達官顯貴、鉅賈大賈的搶手收藏。古人云:“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把滕王畫的蛺蝶圖和江都王畫的價值連城的馬相提並論。滕王首創的名畫歷經千餘年,坎坎坷坷傳承下來。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滕派蝶畫的唯一繼承人佟冠亞先生重登畫壇。1998年11月20日,他畫的《三蝶圖》被江澤民同志作為國家禮品贈給當時身為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1996年5月7日,佟冠亞和他的弟子們畫了五十多幅《滕派蝶畫》獻給南昌滕王閣。2004年,佟冠亞先生去世后,他的兒子佟起來成為滕派蝶畫繼承人,並擔任中國河南滕派蝶畫研究院院長。2007年4月27日,筆者見到佟起來先生時,他曾對我說:滕州也應當建起一座滕王閣。2009年春節期間他給我來電話時又問及此事。
筆者2003年曾專程去四川閬中收集閬中滕王閣的資料,在閬中住了數天。這期間結識了閬中市政協、旅遊局、文化局和新華書店等單位的領導及工作人員,很多人曾問到滕州滕王閣的情況。兩年後,閬中市政協文史委向軍主任,給我寄閬中滕王閣史料時,在附信中又問及滕州滕王閣是否開工重建。
早在二十世紀末,李其鏖先生知道贛、蜀滕王閣源於古滕后,在報上發表了《悠悠古滕和滕王閣》一文,他在這篇文章最後寫道:“但願在不久的將來會看到那‘重台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的滕王閣重新屹立在荊河之畔、古滕大地,成為悠悠古滕的永遠標誌。”讀了這段話后,筆者想起了1989年時任南昌市市長的蔣仲平在為南昌《滕王閣志》寫序時云:“南昌有滕王閣,一省之徽;猶如北京有天安門,一國之徽……”李其鏖先生希望將來建成的滕州滕王閣“成為悠悠古滕的永遠標誌”的想法,正好和蔣仲平市長說的南昌滕王閣成為江西一省之徽意思相似。但願不久的將來,滕州滕王閣落座在滕國故城荊河之陽后,能成為象徵滕州的市徽和精美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