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主題變奏曲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1876年,柴可夫斯基創作了《洛可可主題變奏曲》,題獻給他的好朋友、德國著名大提琴家威廉·費曾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該曲於1877年11月30日在莫斯科首演。“洛可可”一詞,源於法語ro-caill,意思為“貝殼形”。

樂曲簡介


是法國十八世紀中葉,庭院布置、室內裝飾多方面的一種實用的藝術風格,其特點為強調富麗堂皇的外形和纖巧繁瑣的裝飾,在具體運用中強調不對稱的各種漩渦形曲線和輕淡柔和的色彩。在音樂上常指巴洛克古典樂派過渡時期的音樂作品風格。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曲名意在表明樂曲按照莫扎特的風格寫成。曲調流麗安逸,具有和莫扎特作品相似的詩意,同時也表現出柴可夫斯基的藝術個性,以及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風格。1879年,李斯特聽了這部作品后讚歎道:“瞧,終於又聽到音樂了”!《洛可可主題變奏曲》由一個主題與八個變奏組成,具有濃厚的俄羅斯音樂特點。由於這部作品是一首經典的變奏曲,所以版本也很多,但大提琴家菲芩哈根編定、演奏的版本流傳最廣。
洛可可主題:帶有典雅的風格。
第一變奏:情緒活潑、輕快,就像無憂無慮的童年。
第二變奏:大提琴與樂隊一問一答,好似兩人在親切敘談。
第三變奏:優美如歌。輕輕淡淡的、苦澀中不乏甜美的,恍如青春的戀歌。
第四變奏:歡歌樂舞,像人們在跳著典雅的舞蹈。
第五變奏:發揮了大提琴高音區的演奏技巧。裡面的“華彩”技術難度之高在其它的大提琴獨奏曲中也很少見。
第六變奏:木管顯出凄清,大提琴的獨吟憂鬱傷感,哀怨的情調,好似在述說著痛苦。
第七變奏:在樂隊的支持激勵中,大提琴上下得力、左右逢源,並且帶著自矜和舒坦,迅疾沖向輝煌的生命巔峰!
第八變奏:通常被略去不演。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是柴可夫斯基為大提琴和樂隊創作的一首帶有套曲形式的變奏曲,是俄羅斯民族因素同古典風格特徵有機相結合的產物。它充分的發揮了大提琴的各種精湛演奏技巧及豐富的表現魅力,受到各國大提琴家們的青睞。

人物簡介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於礦山工程師兼官辦冶金工廠廠長家庭。1859年畢業於彼得堡法律學校,在司法部任職。1861年入俄羅斯音樂協會音樂學習班(次年改建為彼得堡音樂學院)。1863年辭去司法部職務,獻身音樂事業。1865年畢業后,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同時積極創作,第一批作品問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資助,1877年辭去教學工作專事創作。1878-1885年間曾多次去西歐各國及美國旅行、演出。1893年6月榮獲英國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揮《第六交響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作品反映了沙皇專制統治下的俄國廣大知識階層的苦悶心理和對幸福美滿生活的深切渴望;著力揭示人們的內心矛盾,充滿強烈的戲劇衝突和熾熱的感情色彩。音樂綜合了俄國民間音樂和城市浪漫曲音調,同時汲取了西歐專業音樂的成果。旋律富有個性,委婉動聽,扣人心弦。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愴)交響曲,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后》,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第一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羅科主題變奏曲》、第一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紀念偉大的藝術家》、交響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羅米歐與朱麗葉》、交響幻想曲《里米尼的弗蘭切斯卡》、義大利隨想曲、弦樂小夜曲以及大量聲樂浪漫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