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荷
薔薇目金縷梅科植物
馬蹄荷(學名:Exbucklandia populnea (R. Br.) R. W. Brown)是金縷梅科,馬蹄荷屬喬木,高可達20米,小枝被短柔毛,葉片革質,闊卵圓形,先端尖銳,基部心形,上面深綠色,發亮,下面無毛;掌狀脈,網脈在上下兩面均明顯;托葉橢圓形或倒卵形,頭狀花序單生或數枝排成總狀花序,有花,花兩性或單性;萼齒不明顯,常為鱗片狀;花絲纖細,無毛;子房半下位,花柱直立。頭狀果序直徑約2厘米,有蒴果橢圓形,果皮表面平滑,種子具窄翅。
分佈於中國西藏、雲南、貴州及廣西的山地常綠林;亦見於緬甸,泰國及印度。
喬木,高20米,小枝被短柔毛,節膨大。葉革質,闊卵圓形,全緣,或嫩葉有掌狀3淺裂,長10-17厘米,寬9-13厘米,嫩葉有時更大;先端尖銳,基部心形,或偶為短的闊楔形,上面深綠色,發亮,下面無毛;掌狀脈5-7條,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突起,網脈在上下兩面均明顯;葉柄長3-6厘米,嫩葉的葉柄更長,圓筒形,無毛;托葉橢圓形或倒卵形,長2-3厘米,寬1-2厘米,有明顯的脈紋。頭狀花序單生或數枝排成總狀花序,有花8-12朵,花序柄長1-2厘米,被柔毛;花兩性或單性;萼齒不明顯,常為鱗片狀;花瓣長2-3毫米,或缺花瓣;雄蕊長約5毫米,花絲纖細,無毛;子房半下位,被黃褐色柔毛,花柱長3-4毫米,直立。頭狀果序直徑約2厘米,有蒴果8-12個,果序柄長1.5-2厘米;蒴果橢圓形,長7-9毫米,寬5-6毫米,上半部2片裂開,果皮表面平滑,不具小瘤狀突起;種子具窄翅,位於胎座基部的數個種子正常發育。
生於林中。花期:4-8月。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根系發達,喜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紅黃土壤,對中性土壤也能適應。生長較快。
分佈於我國西藏、雲南、貴州及廣西的山地常綠林;亦見於緬甸,泰國及印度。本種最先在印度東部被發現,據記載有短小花瓣,葉基部多為心形。在我國西南各省的標本,還沒有看到具有花瓣的標本,而且有些葉的基部並不呈心形,卻為短的闊楔形。自然分佈於海拔七百至八百米的高山密林中,常和楓樹、樟樹等樹種混生,並處於全林上層,也有數畝至十幾畝成片的天然純林和人工林
樹榦通直,樹形優美,葉大而有光澤。適作庭蔭樹或在山地營造風景林,孤植、叢植、群植均宜。
【別名】白克木
【漢語拼音】ma ti he
【歸經】肝經
【功效】祛風活絡;止痛
【科屬分類】金縷梅科
【主治】祛風濕、活血舒筋、止痛。主治偏癱。
【用藥禁忌】孕婦慎服。
【功效分類】祛風活絡葯;止痛藥
【性味】酸;溫;有小毒
【藥材基源】為金縷梅科植物馬蹄荷的莖枝。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出處】《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