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一峰
戴一峰
戴一峰,男,現為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嘉庚學院副院長,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經濟史學會理事。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史(含區域社會經濟史、中外經濟關係史,中國海關史,海外華僑華人史)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先後參加近代旅日華商、亞洲商業網路、僑鄉研究、閩西土地與移民等國際合作科研課題和近代中國海關史、革命根據地經濟史、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現代化等國家社科重點課題的研究工作。曾多次獲福建省和廈門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1、《近代中國海關與中國財政》,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2、《近代旅日華僑與東亞沿海地區交易圈:長崎華商“泰益號”文書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3、《廈門海關歷史檔案選編1911-1949年(第一輯)》,廈門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4、《區域性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以近代福建地區為中心》,嶽麓書社2004年版。
5、《中國海關與中國近代社會:陳詩啟教授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簡述近代中國租界的形成和發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2年第2期
2.《廈門開埠初期華工出國人數》,《福建論壇》1984年第3期
3.《近代閩江上游山區初級市場試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5年第3期
4.《近代閩江航運業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3期
5.《近代中國租界地海關及其關稅制度試探》,《海關研究》1987年第2期
6.《論近代閩江上游山區商品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3期
7.《五口通商時期的福建對外貿易》,《福建論壇》1988年第1期
8.《張謇新論——論張謇經濟思想的發展道路》,《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1期
9.《清末東北地區開埠設關及其關稅制度》,《社會科學戰線》1988年第2期
10.《論福建僑鄉人口國際遷移的社會、經濟、文化、意識效應》,《人口研究》1988年第5期
11.《近代中外陸路通商關稅制度》,《海關研究》1989年第1期
12.《近代福建的人口遷移與城市化》,《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2期
13.《再論近代閩江上游山區的商品生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4期
14.《論清代海關兼管常關》,《歷史研究》1989年第6期
15.《十九世紀後期西南邊疆的開埠設關及其關稅制度》,《海關研究》1990年第1期
16.《論近代福建的植樹造林——近代福建林業史研究之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年第2期
17.《試論近代福建木材業——近代福建林業史研究之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8.《論近代福建的木材加工業》,《福建論壇》1991年第3期
19.《試論明清時期福建林業的發展》,《中國農史》1991年第4期
20.《近代閩江上游山區的開發與生態環境》,《廈門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
21.《近代洋關制度形成時期清政府態度剖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3期
22.《論晚清的子口稅與厘金》,《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3年第4期
23.《閩南華僑與近代廈門城市經濟的發展》,《華僑與華人歷史研究》1994年第2期
24.《論北洋政府時期的海關與內債》,《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4期
25.《評陳詩啟著<中國近代海關史>》,《歷史研究》1994年第6期
26.《近代廈門城市工業發展述論》,《廈門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27.《赫德與澳門:晚清時期澳門民船貿易的管理》,《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3期
28.《中國近代海關史研究述評》,《廈門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29.《清代長崎的同安商人及其貿易網路》,《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4期
30.《閩南海外移民與近代廈門興衰》,(香港)《二十一世紀》1996年第4期
31.《旅日華商“泰益號”經營網路結構剖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4期
32.《福建僑鄉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8年第1期
33.《18-19世紀中國與東南亞的海參貿易》,《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年第4期
34.《東南亞華僑在廈門的投資:菲律賓李氏家族個案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9年第4期
35.《中國海商與環中國海的貿易網路——兼論亞洲歷史的重建》,《東南研究》2002年第4期
36.《環境與發展:二十世紀上半期閩西農村的社會經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4期
37.《晚清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以近代海關為中心》,《中國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4期
38.《廈門大學歷史系與東北師大歷史系聯合培養基地生》,《中國高等教育》2000年第20期
39.《論新世紀中國經濟史學發展的生長點》,《廈門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40.《近代環中國海華商跨國網路研究論綱》,《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年第1期
41.《南中國海與近代東南地區社會經濟變遷——以閩南地區為例》,《史林》2002年第1期
42.《飲食文化與海外市場:清代中國與南洋海參的貿易》,《中國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1期
43.《網路化企業與嵌入性:近代僑批局的制度建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1期
44.《傳統與現代:近代中國企業制度變遷的再思考——以僑批局與銀行關係為中心》, 《中國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1期
45.《敢問路在何方?——獨立學院發展相關問題探討》,《教育發展研究》2004年第21期
46.《南中國海與近代東南地區社會經濟變遷——以閩南地區為中心》,《史林》2005年第2期
47.《區位、空間與城市發展:廈門個案》,《史林》2008年 第2期
48.《中國近代報關行管理制度述論》,《中國經濟史研究》2008年第3期
49.《晚清粵海關(洋關)設立問題考辨》,《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9年第1期
50.《城市史研究的兩種視野:內向性與外向性》,《學術月刊》2009年第10期
51.《區域史研究的困惑:方法論與範疇論》,《天津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
52.《舞動規範與創新之雙翼》,《教育》2010年第17期
53.《“網路”話語與環中國海華商網路的文化解讀》,《學術月刊》2010第11期
54.《多元視角與多重解讀:中國近代城市公共空間——以近代城市公園為中心》,《社會科學》2011第6期
城市史研究的兩種視野
雖然中國的城市史研究起步於20世紀20一30年代,但其成績斐然卻是與80年代后中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化進程的驟然提速聯繫在一起的。回顧近二十多年來中國城市史研究走過的學術路徑,綜觀林林總總的實證性和理論性論著,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史研究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視野——內向性視野和外向性視野。①前者指的是研究者探索的目光朝向城市內部,聚焦於城市人口規模的變動、行政管理的建構、市政建設的展開、部門經濟的發展變化、各種社會組織的產生與運作、社會空間的分異與變遷、醫療衛生事業的演化、文化教育事業的建設、大眾娛樂的普及、生活習俗的變遷、價值觀念的更替等等;後者則是指研究者探索的目光朝向城市外部,聚焦於城市與所處區域、關聯區域的內在聯繫及其相互影響與制約,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聯繫以及由此構成的城市網路的形態與運作等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的城市史研究,約佔九成的研究成果為單體城市研究②,而大多數單體城市研究都偏好內向性視野。也就是說,大多數研究者側重於對城市人口、組織、管理、社區、階層、經濟、教育、娛樂等某一城市局部或某些城市局部狀況的描述,很少同時將視野外放,考量城市內部各部分或各要素的演化與城市周圍地區人文生態以及社會變遷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即便是一個單體城市歷史的研究,也需要在以內向性視野關注城市內部的同時,運用外向性視野關注城市的外部關聯性。因為任何一個城市都不是孤立的、封閉的,恰恰相反,城市的基本特徵之一就是它的關聯性和開放性。以糧食為例,如果沒有城市外部的農村為城市提供城市居民的基本食品,城市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③更為重要的是,城市的產生、發展,及其個性特徵,總是或多或少與城市所在周圍地區或關聯地區的自然稟賦、人文生態及其社會變遷密切相關。有些城市的外部關聯,可能覆蓋~個跨國的地域空間。比如,廈門在近代的發展變化,在很大程度上與它地處的閩南居民建構的南中國海區域移民、商貿、僑匯等網路的發展變化緊密關聯。是閩南移民以廈門為中心的常川流動,促進了廈門海洋輪船客運業的發展,並帶動了近代廈門的航運業;是閩南移民形成的特殊消費市場,促進了廈門與東南亞的貿易以及國內貿易,並帶動了相關近代工業的發展;是閩南移民的投資促進了廈門近代工業的發展,尤其是促進了廈門近代公用事業、市政建設、房地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