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總局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漳州天一批館系由旅菲華僑郭有品於1880年(清德宗光緒六年)在家鄉漳州府龍溪縣二十八都流傳社創辦,時稱“天一批郊”;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改稱為“天一信局”,並擴大為四個局,設龍溪流傳為總局,廈門、安海、呂宋為分局。1896年註冊為“郭有品天一信局”,1912年改稱為“郭有品天一匯兌銀信局”。

價值意義


走進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流傳村,可以看到一座時隔至今近百年的中西
天一總局
天一總局
合璧式四合二層“南洋”風格樓房建築,大門頂上一塊“天一總局”牌匾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郵局,這座建築既是僑鄉歷史的見證,也是考證我國郵政金融和華僑發展史的產物,如今已越來越廣泛地引起有關部門和專家的興趣。

歷史沿革


在福建漳州,有一座中西合璧的歷史建築,這一歷史建築,見證了天一批館的輝
天一總局
天一總局
煌,也誕生了一個在中國郵政史、中國金融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民間僑批局。天一批館的總局舊址,位於漳州市台商投資區角美鎮流傳村,1992年被定為龍海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定為福建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國發[2006]19號核定並公布天一總局舊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一批館比清朝郵局早16年開辦、是專營東南亞信匯、票匯、電匯的民間銀信局。天一批館以其注重信譽、嚴格管理、規範匯率及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了海內外僑民、僑眷的信賴,華僑銀信大都通過天一批館匯寄,天一批館的業務日益擴展,經營區域也日漸增多,在菲律賓的呂宋、宿務、怡朗、三寶土彥、蘇洛、怡口六岸、甲答育,馬來亞(今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馬六甲、檳城、大吡叻,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的井裡汶、吧城、壟川、泗水、巨港、萬隆,暹羅(今泰國)的曼谷、通口扣,安南(今越南)的西貢、把東,新加坡的實叻,緬甸的仰光和柬埔寨的金塔等8個國家先後設立24個分局,在中國的廈門、安海、香港、上海、漳州、浮宮、泉州、同安港尾等地方先後設立9個分局。
天一批館從1880年創辦至1928年1月28日停業,歷時48年,是中國郵政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家民間國際郵局,是規模最大、分佈最廣、經營時間最長的早期民間僑批局,其信譽之卓著、影響之深遠、創辦年代之早在福建華僑史乃至中國郵政史、中國金融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天一批館”的歷史意義不僅在於它的經營時間早,更重要的是它完成了銀信傳送從走單幫(水客)的初級、原始形式,向專業化和企業化商業經營的轉換,建立起一整套批銀攬收、承轉交接、委託分解以及資金頭寸調撥的合理機制,確保批銀運作的效率和跨國企業的誠信,為後來的僑批經營奠定了基本模式。
“天一總局”的“天一”取自漢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中的“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即“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合一”,用“天”作為徽志寓意天下一家,表達郭有品創辦僑批局的仁愛之心,也縮短了海外僑民與家鄉眷屬的萬里之隔。
天一總局舊址的“苑南樓”始建於1911年(清宣統三年),后經購地擴建,於1921年又建成北樓和“陶園”(花園)。以北樓作為“天一總局”的辦公業務經營大樓。“天一總局”總建築面積4495m2,整座大樓別具“南洋”風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結構優雅大方、雕花刻棟、古色古香。北樓向西並列是三進式大厝,兩旁緊栓雙邊雨屋、屋后緊連“宛南樓”,北樓與宛南樓之間有鋼筋混凝土天橋連接。原來的“陶園”佔地3000多m2,建有亭台、樓榭、假山、猴洞、魚池、花圃、石砌小道曲徑通幽、群花爭艷、草木顯秀。在當時農村之中可謂鶴立雞群、一花獨秀。
歲月桑淪、時代變遷,“天一總局”遺址歷經百年,雖貌非昔比,但作為見證歷史的時代產物,它的歷史價值是不可低估的。
2006年5月25日,天一總局舊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13年6月19日,福建僑批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這是福建第一個入選世界文獻遺產的項目。

誕生

“批”,是福建和廣東的閩南、潮汕地區對家書乃至一般信件的通稱。
“僑批”也稱為“番批”,是特定歷史時期和歷史環境下的產物,它產生於近代東南亞
天一總局
天一總局
華僑社會。當時,隨著對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廣東、福建等省的公民移居東南亞各國日益增多,他們不時託人向家鄉捎些信件和銀票,由此促使了“銀信合封”的僑批和經營這種民間金融郵政形式的僑批業的形成。
海外華僑,身在異國他鄉艱辛創業,為僑居地和故鄉的發展都做出巨大的貢獻,他們的創業履跡和持之以恆奉獻祖國的事迹無不閃爍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和精忠報國、愛國愛鄉的崇高精神。一封封僑批都是這種精神的客觀反映,都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僑批中那些簡短的家書,是維繫海外華人同家庭血濃於水親情的紐帶,也是海外僑人思家愛鄉的真實寫照。
僑批作為一份見證華僑移民史、創業史的珍貴歷史文物,蘊含著豐富的華僑文化內涵。其可貴之處在於它充分表達了廣大海外僑民極具傳統人文意義的親情;在於它所形成的水客、批局的可靠傳遞系統所表現出僑批經營者高度的誠信精神。
據有關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我國旅外僑胞約有1000萬人,分佈世界各地的50多個國家,其中以僑居東南亞(俗稱南洋)各地為最多。福建省旅居海外的華僑和祖籍為福建的外籍人約有800萬人,佔全國的1/3左右,僅次於廣東省居全國第二位,其中90%以上居住在東南亞,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為最多。早在唐龍朔元年(661年)南安縣人鄭國希卒葬於菲律賓的禮智省馬亞辛地方;明成化十年(1474年)漳州月港私商活躍,漳州地區商販大批移居菲律賓、新加坡、馬來亞、印度支那;宋元祜二年(1087年)泉州設市舶司,泉州人出國經商,僑居海外者逐漸增多;元聖正初年(1341年),泉州大舶商汪大淵隨商船出海,途經南海諸島和印度洋沿岸數十國,回國后撰成《島夷志略》一書,記述南洋諸國所見所聞;明正統三年(1438年)爪哇回使臣馬用良、通事文生上表曰:臣等本皆福建漳州龍溪縣人,因漁於海,飄墜其國,今殷南欲與家屬同來者還鄉,用良,文生欲為祭祖,造祠堂,仍回本國;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漳州龍溪縣人張燮撰成了《東西洋考》共十二卷,是一部研究中外關係列史、經濟史、海外交通史和華僑史的文獻資料;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下詔遷界令,把福建的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四府及福寧一府所屬19縣25940頃土地劃為界外,迫使沿海百姓逃難到海外謀生;清雍正七年(1729年)旅居區域的閩僑創立養濟院,為南洋華僑創辦最早的醫療慈善福利醫院兼養老院;漳浦人程日在吧城居留七年,撰寫《噶刺吧紀事略》;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龍溪縣人王大海船海聖爪哇、巴達維亞、三寶壟及兆加浪岸,將其見聞撰成《海島逸志》一書;1840年鴉片戰爭后,西方殖民主義者開始大規模地誘騙掠拐數十萬福建沿海百姓,充當殖民者掠奪,開發當地資源的苦力,出現了福建華僑出國的第二次高潮,從1876至1930年,福建華僑出國人數達到155萬多人。
閩南籍的華僑約200萬人,他們遵守祖先忠孝勤儉的遺訓,積余均寄回故鄉贍養父母、眷屬。由於當時航運不便,國內郵局、銀行尚未設立,飄洋過海的華僑識字不多,只得等待同伴或同鄉中忠厚老實且識字能代寫家書的人返鄉探家時,托其攜款並代寫平安家書一併帶回。這種替僑胞帶銀信回國的生意人就叫“水客”。水客在返南洋時,又常引領欲“過南洋”的鄉親前往,關照新客途中生活,代辦入關手續,到達后又為新客介紹職業等,從中收取一定數額的傭金,因而做了兩重生意,這種水客又稱“客頭”,此種客頭多由老“番客”充當,僅閩南就有數以千計的客頭。早期的水客乘坐的風帆木船需按季節往返於閩南與南洋之間,一年之中只能2~3次,每次到船,隨船的水客也成批到達。船一靠岸,僑眷們就會詢問水客是否有自己親人托帶的銀信。日久天長,“僑批”成為華僑寄託銀信的代名詞沿用至今。
1842年4月15日,英國在香港開辦郵局,1844年起又先後在上海、福州、廈門、廣州、汕頭等處開辦軍事郵政代辦所;1859年11月,法國也在上海開辦“中國遠征軍中央郵局”下轄四個軍郵分局,1862年改為上海公共郵局;1863年7月英國在上海開辦商埠郵政——上海工部局書信館,並於當年擴展到漢口、福州、廈門等幾個通商口岸,成立分支機構或郵政代辦處;1864年英國滙豐銀行成立,並於1873年在廈門設立分行。隨著這些客郵、商埠郵政和銀行的興起,早期的水客已不能適應華僑的通信匯兌的需要,一些較富有遠見的水客或華僑富商組織為華僑寄款寄信服務的批館應運而生。據日本人福田省三的《華僑經濟論》統計,1880年至1909年的三十年間,從廈門出境的僑民達2107012人。
起初的批館,專收水客帶回的銀信,再僱用若干“批腳”(即信差)轉送僑眷,並向收款人收取“批工”(即工資),但收取數額常憑信差苛索,一般要扣去10%~20%不等,遇上路途遙遠或難行則要索取“酒水”或“辛苦費”等。久而久之,僑眷煩言怨語日益增多,華僑也認為這種匯款雖有快捷,但僑匯損失較大。
根據龍溪縣流傳社嘉慶九年的《榴陽郭氏族譜》記載:肇基祖十二使公,字里之
天一總局
天一總局
號覽溪,乃世居光州固始縣,因高宗朝賊魁造反閩疆官軍莫敵我,隨唐歸得將軍陳政奉旨征閩,后卜居於漳榴山之南,築溪為田,曰榴陽。早在元末至正年間,就有榴陽郭氏家族的苗裔遷徙他鄉,明萬曆年間,十二使公的裔孫郭維源、郭汝愷、郭夢燕、郭大彩等人移居台灣、上海、蘇州、南京等地;清康熙年間,郭氏族人郭達禎、郭錫淡、郭錫德等前往南洋謀生,因清朝政府的海禁而客死蕃邦知汶、吧國、三寶壟等。天一批郊的創始人郭有品,字鴻翔,生於1853年(清文宗咸豐三年癸丑),十二使公的後裔,童年時聰穎好學,深得塾師器重而多學多識。1869年(清穆宗同治八年),年僅17歲的郭有品隨宗親漂洋過海前往呂宋經商,由於他忠厚老實、尊老敬賢且樂於助人,深得同鄉僑民的信賴。1874年(同治十三年),郭有品受一些富庶僑商委託,開始充當客頭專門替呂宋僑商及其僱用的華工攜帶銀信回國。學富心靈的郭有品在幾年客頭生涯中領悟到經營僑批收入的豐厚,便於1880年在家鄉龍溪縣流傳社創辦了漳州首家批館——天一批郊,主要經營呂宋(今菲律賓馬尼拉)與閩南之間的華僑銀信業務。
“天一批郊”的“天一”,取自漢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中的“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即“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合二為一,用(“天”字周圍用“一”呈圓形包圍著,頂部留一空白)作為批館徽志寓意天下一家,表達了郭有品創辦僑批局的仁愛之心,也縮短了海外僑民與家鄉眷屬的萬里之隔。

興衰歷程

郭有品創辦天一批郊初期,自已在菲律賓收取僑信,所有僑批均由匯款華僑自定匯費,並將所匯的款額直接寫到信封上。每批銀信均由郭有品本人親自收取押運回國,到家后便雇請族人作為固定信差投送,並不準信差苛求工資。
在一次押運僑匯途中,船遇颱風而沉沒大海,郭有品獲救后返鄉,便變賣田物兌成大銀,憑衣袋中僅存的名單款項一一賠償。自此,郭有品的名望譽滿南洋,華僑深為信賴,華僑銀信都願通過天一批郊匯寄,天一批郊的業務日益增多。1882年(光緒九年),郭有品回國完婚,便委派旅菲好友鄭仁水在菲律賓負責收寄,自己則在家鄉流傳社督辦投遞。在菲律賓收取的僑信通過客郵寄回國,銀款則由滙豐銀行匯兌寄送廈門,再由郭有品僱工投送,以避免運送僑匯的意外損失。
1892年(光緒十八年)廈門海關建立,郭有品在廈門港仔口街設立分號;又鑒於晉江華僑眾多以方便僑眷取銀寄信之故,也在晉江安海石埕街設立分號,不久又購置二艘小汽船開通廈門至流傳、廈門至安海兩條郵路。
天一批郊的銀信除由匯款華僑自定匯費之外,收發僑信及分發銀信也都有一定的程序,風聞所播,除呂宋外,菲島其它地方的僑民也紛紛將銀信通過呂宋分號匯寄,不久又在菲律賓的宿務、怡朗、三寶設立分號。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大清郵政局正式對外營業,並規定民間批局登記註冊,郭有品則將天一批郊正式註冊為“郭有品天一信局”,設總局於龍溪縣流傳社,外設廈門、安海、呂宋、宿務、怡朗、三寶等分局,后又增設香港、安南分局。
1901年5月12日(光緒二十七年辛丑三月二十四)郭有品因在廈門探望好友時不幸染疾病逝。郭有品去世后,17歲的長子郭用中接管了天一總局。郭用中子承父志,精心經營,幾年來天一總局業務銳增,盈利甚豐,分局也逐年增設。天一批館以“信譽第一、便民為上”成為閩南眾多僑批局中的佼佼者。天一總局的辦公樓址也幾經遷建,建成現存規模的天一總局大樓。
1911年,中國郵政與海關分離時,天一批館分局已達28家,並於1912年將郭有品天一信局改為“郭有品天一匯兌銀信局”,分設信匯部。從菲律賓的呂宋、宿務、怡朗、三寶擴大到蘇洛、怡岸、甲答育以及馬來亞的檳城、馬六甲、大吡叻,荷屬東印度的井裡汶、吧城、壟川、泗水、巨港、萬隆,暹羅(今泰國)的曼谷、通口扣,安南(今越南)的把東、西貢,新加坡的實叻以及緬甸的仰光等7個國家21個分局,國內從原來的廈門、安海、香港發展到漳州、浮宮、泉州、同安等7個分局,。
1915年5月20日,中國銀行福建分行廈門分號成立,天一批館開始兼營匯票生意,資金更為雄厚。1911年至1921年間又增設馬來亞的吉隆坡、柬埔寨的金塔及上海、港尾等4個分局。根據鄭林寬1940年的《福建華僑匯款》統計,1905-1911年福建華僑的匯款共14342萬元,年平均2049萬元;1912-1920年福建華僑的匯款共16338萬元,年平均1815萬元。天一批館的年僑匯總額有數百萬元之多,鼎盛期天一批館的年僑匯總額達千萬元大銀,近閩南一帶僑匯的三分之二。
1921年後,由於東南亞一帶因戰後經濟的變遷導致通貨膨脹,經濟的不景氣致使僑商經濟收入嚴重受挫,因而歇業回國的華僑日益增多,僑匯便不如往昔,外加同行業的激烈競爭,天一批館的利潤銳減。1923年(民國十二年),新加坡郵政局廢除民信包封並提高民信郵資;1925年,民國郵政總局又照會海峽殖民地總郵務局,又將民信郵資再增加一倍;1927年,軍閥統治的福建戰禍紛紜,民不聊生,軍政橫徵暴斂、濫發偽幣以支付龐大的軍費支出,又傳聞中國銀行準備改組為國際匯兌銀行,天一總局在常遭軍政勒借且香港、呂宋分局嚴重虧損的狀況下,於1928年1月18日宣布天一批館停業,並將分局房產轉賣以彌補虧空。天一批館的停業,曾引起閩南金融界的短時間波動。

經營之道

天一批館起初收發的僑匯,由華僑將批款交到呂宋分局,由呂宋分局將信紮成捆連同清單裝袋,托寄一些定期往返於南洋、廈門間增設託運貨物業務的客輪或由外國商埠郵局帶到廈門,匯款則由外國銀行轉匯兌付;廈門分局接到郵袋後分揀派送流傳、安海,由信差直接將批款登門送達僑眷手中,僑眷收到銀信后則將回批(或托信差代寫)交信差帶回,國內局在收齊回批后,按當邦發批款的查信單核查無漏遺后再將回信裝袋寄回呂宋分局,由呂宋分局再轉寄到僑民手中。
1892年(光緒十八年),大清海關郵政局廈門海關成立,天一批館每次僑批都得從廈門海關進出。1896年2月,大清郵政局成立,規定華僑的信件都必須通過大清郵政局郵寄,但由於大清郵局對寄往鄉下的信件不可能找到收信人的地址並將信件交到收信人手中,因而對民信局將寄往不同地點的信件放在同一郵袋郵寄的違章行為得予默許。據《廈門海關十年報告(1892~1901年)》中記載,僅1898年至1901年,進入廈門的外國輪船1086隻,帆船181隻,廈門海關共收郵件1018570件,匯票93442美元,近一半的郵件均是寄往天一批館而投遞的。
1900年2月(光緒二十六年),廈門郵政局成立,並於當年7月20日在漳州石碼設郵政代辦所。由於廈門郵政局當時職員僅23人,並對每封信收費達20~30銅錢,鄉下則高達200銅錢,華僑雖有將批款通過大清郵政局郵寄,但大多數華僑仍然依賴於民間僑批局。天一批館為了更好地競爭,專設信匯部,特別注重信用,講究規章制度。1912年,由於一些民間批信局盜用“天一局”商號,天一批館啟用統一的天一局信封和印戳,1921年又啟用啟用統一的新帳本和查信單,天一批館的經營從此更為規範。
天一總局
天一總局
僑民寄信,信匯部都發給匯款者票根以備查詢,總局造冊登記,註明第幾幫何港口寄發,待收到回信后核銷,分局與總局各執一聯核查。每次僑批到達后,天一總局便在樓前升天一旗,附近幾個村莊遠遠便能望見,僑眷便互相傳遞及時領取,未領取者天一總局便於次日投遞;遇有遠途來寄信往海外者,天一總局還專設休息室提供休息之便或招待食宿。
1912年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海漢口路的大清銀行舊址開業;1912年8月1日,中國銀行總行在北京成立;1914年1月5日,中國銀行福建分行在福州成立,鑒於當時年閩南僑匯量達2000萬元,中國銀行福建分行於1915年5月在廈門設立分號,郭用中胞弟郭和中主持廈門分局,郭誠中主持香港分局,分別與廈門中國銀行和香港滙豐銀行斡旋,將海外銀款儘快兌現併發至僑眷手中,同時利用市面上僑匯間匯水漲落行市通過銀行買賣匯單生意(匯水:即匯率),中國銀行廈門分行也曾在銀根緊張時從天一批館調拔。
天一總局
天一總局
1921年初,天一批館在《廈聲日報》刊登廣告,從殘存的民國十年十一月十三日和十二月十一日《廈聲日報》的中縫可以看到:“請君要加倍注意啟事此天一匯兌銀信局啟事”,中間印著天一批館的徽志。啟事正文分為三段:上段可辨的文字內容應是“……殊深感悲憫本局為顧全僑眷起見……信照數分送各屬僑……本局之票如遭損之者得由其家屬取保來領倘有假情冒領當由保認追究特此布告,辛酉二月啟”;中段為“那就請投……三十餘載專營南洋信匯票匯電匯……口碑載道茲為便利各界起見特……格外從廉辦理務臻完善各界諸君……匯款委託者本局無任歡迎特此布告民國十日群三年八月廈門住水仙宮街門牌二十六號內”;下段為“信匯地點龍溪、海澄、漳浦、長泰、雲霄、東山、詔安、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