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月港
漳州月港
月港位於福建漳州,是明朝中後期“海舶鱗集、商賈咸聚”“農賈雜半,走洋如適市,朝夕皆海供,酬酢皆夷產”的著名外貿通商港口。
月港地處九龍江入海處,因其港道(海澄月溪至海門島)“一水中塹,環繞如偃月”,故名月港。它與漢、唐時期的福州港,宋、元時期的泉州港,清代的廈門港,並稱福建歷史上的“四大商港”。
月港瀰漫著海洋文化的氛圍。這裡自古就有造船通番的習俗。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說:“閩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從15世紀末期至17世紀,這裡曾是“海舶鱗集,商賈成聚”的對外貿易商港,市井十分繁榮,是閩南的一大都會。明初,朝廷施行“海禁”,但月港由於天高皇帝遠,所以施行不力,反而成了沿海對外經濟貿易的中心。
徠月港興起於明景泰(1450-1456年)年間,盛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衰落於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終止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廈門成立海關。月港與泰國、柬埔寨、北加里曼丹、印尼、蘇門答臘、馬來西亞、朝鮮、琉球、日本、菲律賓等47個國家與地區有直接商貿往來。又通過菲律賓呂宋港為中介,與歐美各國貿易。當時有許多詩篇讚美月港,其中有句云:“市鎮繁華甲一方,古稱月港小蘇杭。”
漳州月港徠是古代福建四大商港之一。明景泰到天啟年間(1450~1627年),月港從一個民間自由貿易港口發展成為我國東南沿海外貿中心,其興起到繁榮昌盛近200年。它與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以及朝鮮、琉球、日本等47個國家和地區有直接貿易往來,並以呂宋(菲律賓)為中轉,與歐美各國相互貿易,在我國外貿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月港一名“月泉港”,位於九龍江下游三角洲九龍江的出海口,今龍海縣海澄鎮。該處江面開闊,“外通海潮,內接山澗”,“一水中塹,環繞如偃月”,故名“月港”。
月港
月港自然條件優越,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21℃~21.4℃。它屬強潮型河口內港,潮流為往複流半日潮淺海潮港。海潮由港口濠門(嶼仔尾)、海滄兩峽入,流分三脈:一脈入柳營江(江東橋),沿北溪上溯至龍津溪交匯處蓬洲頭,今河床淤淺,潮流影響僅抵郭坑;一脈入浮宮港,沿南溪上溯抵白水營止;一脈由月港入福河。沿西溪上溯繞漳州城南抵茶鋪,今河床淤淺,潮流影響僅抵薌城下游碧湖。每月初三、十八為大潮水。潮汐規律:“日潮大於春夏,夜潮大於秋冬,潮之極漲,常在春秋之中,濤之極大,常在朔望之後”。
月港水陸交通便利,經濟腹地廣闊,不僅包括九龍江流域,還可以延伸至汀州、贛南、湘南以及閩北、浙江、江淮等地。腹地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糧食、水果,素有“魚米、花果之鄉”美譽。經濟作物有甘蔗、水果(荔枝、龍眼、柑桔、蜜柚、香蕉)、木棉、煙草、茶、花生、黃麻等,馳名中外。明代的礦冶、製糖、制茶、紡織、陶瓷、造紙、造船等手工業比較發達,尤以紡織為最。當時漳州產的天鵝絨、漳紗、漳緞、漳絨等,皆暢銷國內外市場。其他如鐵銅器、牙雕等手工藝品也是不可多得的外貿重要商品。
漳州月港,是明代福建四大商港之一,位於今龍海縣海澄鎮。它與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以及朝鮮、琉球、日本等47個國家和地區有直接貿易往來,並以菲律賓的呂宋港為中轉,與歐美各國貿易,在中國外貿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月港一名月泉港,附近海域,古名圭海,因港口圭嶼而得名。圭嶼又稱雞嶼、龜嶼,它屹立海中,是水路入海門戶。月港西鄰九龍江北溪、西溪的交匯處三叉河,港口圭嶼東向廈門港。
月港主航道西起普賢,沿南港往東,經海澄港口、大泥尾、圭嶼,由浯嶼擔門出海,而後分東、西洋航線。月港的停泊點,北岸有嵩嶼、海滄、石美、玉洲、澳頭,南岸有嶼仔尾、海門島、浮宮、海澄月港、石碼、福河等。主要港口是海澄月港,為當時進出口貨物的主要集散地。據遺址考察,明清時期月港溪尾不足1公里的海岸就設7個碼頭,即餉館碼頭、路頭尾碼頭、箍行碼頭(又名中股碼頭)、容川碼頭、店仔碼頭、阿哥伯碼頭、溪尾碼頭。其中餉館碼頭在港口右側,民國9年(1920年)改建為海澄客運碼頭;容川碼頭在港口左側,明萬曆年間(1573年至1620年)建,當時為大型碼頭,新中國成立後為農運碼頭。
明隆慶元年(1567年),明政府在月港開設“洋市”,“准販東西洋”。萬曆年間,月港盛況空前。每年進出月港的大海船達200多艘。輸出商品有絲綢、陶瓷、布匹、茶、鐵銅器、砂糖、紙、果品等;輸入商品有胡椒、香料、香藤、象牙、西洋布、檳榔、樟脂、猿皮等124種。明天 月港興起於明景泰(1450-1456年)年間,盛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衰落於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終止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廈門成立海關。月港與泰國、柬埔寨、北加里曼丹、印尼、蘇門答臘、馬來西亞、朝鮮、琉球、日本、菲律賓等47個國家與地區有直接商貿往來。又通過菲律賓呂宋港為中介,與歐美各國貿易。當時有許多詩篇讚美月港,其中有句云:“市鎮繁華甲一方,古稱月港小蘇杭。”月港位於九龍江入海處,因其港道(海澄月溪至海門島)“一水中塹,環繞如偃月”,故名月港。它與漢、唐時期的福州港,宋、元時期的泉州港,清代的廈門港,並稱福建歷史上的“四大商港”。月港瀰漫著海洋文化的氛圍。這裡自古就有造船通番的習俗。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說:“閩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從16世紀末期至17世紀,這裡曾是“海舶鱗集,商賈成聚”的對外貿易商港,市井十分繁榮,是閩南的一大都會。明初,朝廷施行“海禁”,但月港由於天高皇帝遠,所以施行不力,反而成了沿海對外**貿易的中心。
15世紀末期至17世紀中期,隨著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發展,月港一度成了“海舶鱗集,商賈咸聚”的外貿商港,與漢、唐時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時期的泉州后渚港和清代的廈門港,並稱為福建的“四大商港”。
1567年,隆慶帝登基決定推行新政。福建巡撫涂澤民希望“除販夷之律”,為海上的貿易活動開啟綠燈,允許當時船商巨賈“准販東西二洋”貨物。最初選擇詔安梅嶺作為開放大明海關,后改於海澄。從此月港成為明朝唯一合法的海上貿易始發港。
明末清初,鄭成功、鄭經父子與清軍在閩南沿海對峙拉鋸,爭戰近四十年,戰火殃及月港。清廷為扼制鄭氏,在沿海實行“遷界”。海澄一帶劃為“棄土”,繁華的月港航運商貿一時蕭條。歷時有明一代的古月港,到了清代,由廈門港起而代之。
西班牙商人的“馬尼拉大帆船”(Manila galleon),把福建月港運來的明朝商品運往美洲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港,當大帆船抵達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后,就在當地舉辦盛大的集市,明朝價廉物美的生絲、絲綢深受歡迎,十分暢銷。以至於當時墨西哥絲織廠一度依靠中國的生絲維持生產。1637年,墨西哥一家以中國生絲為原料的絲織廠擁有一萬四千名工人,由此可見運抵墨西哥的中國生絲數量是何等巨大。據社科院統計,當時美洲流入中國的白銀可達12620噸,接近當時美洲白銀產量的一半。
當年的港市遺址,今仍依稀可見。江岸一里多的古港口,還能見到七個古碼頭。東岸是督餉館的附屬機構,徵收商品稅的餉館碼頭,西岸是供船隻停靠的六個商用碼頭(路頭尾碼頭、中股碼頭、容川碼頭、店仔尾碼頭、阿哥伯碼頭、溪尾碼頭,其中阿哥伯碼頭也作軍用碼頭),在不到一公里的江岸線,密密麻麻地分佈著七個碼頭,可見當年月港的繁榮。海澄縣城地區曾經有五個商市(港口市、舊橋市、霞美市、縣口市、南門外市,其中南門外市是在清興起,其他商市皆在月港開關時期達到極盛),現在依稀可以辨認其位置,但是留下古店鋪的只有舊橋市的帆巷和港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