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島
海門島
今天的海門島主要指福建雄鎮於九龍江出海口,北接廈門海滄,西鄰漳州龍海的島嶼。猶如鑲嵌在九龍江口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全島呈梭子形,好像在編織著大海的夢想。另亦指江蘇通州海門地區(今南通)古時形成的島嶼。
2021年2月3號,龍海市的行政區劃變為漳州市龍海區。
明閩四大商埠之一的海澄“月港”,地處九龍江入海處.因其港道從月溪至海門島“外通海潮,內接山澗,其形似月,故名。”(《海澄縣誌》)由於明朝政府厲行海禁,關閉了泉州官商對外貿易大門,民間走私商人便選擇月港,從這裡偷渡廈門島,進行對外貿易,逐漸發展成一貿易商港。據《海澄縣誌》記載:“月港自昔號巨鎮。店肆蜂房櫛篦,商賈雲集,洋艘停泊,商人勤貿遷,航海貿易諸番”,“農賈雜半,走洋如適市,朝夕皆海供,酬酢皆夷產”,遂為“閩南—大都會”。當時,漳州府所屬各縣,沿九龍江岸畔居住之民出洋過番,大都順流乘船至月港,再由海門島揚帆出海,所以,又有“閩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之說。由於月港的繁榮富庶,引起海盜夷寇的覬覦。據《海澄縣誌》載:“明正德間,豪民私造巨舶,揚帆外國,交易射利,因而誘寇內訌,法繩不能止”。“明嘉靖三十六年夏六月廿五日,海寇許朝光、謝策犯月港……焚千餘家,擄千餘人而去。”“明嘉靖二十八年至隆慶三年,先後二十一年,倭寇騷擾月港。”明政府為了防禦外夷與海寇之侵犯與騷擾,於是在月港置城堡設防,派兵駐守。嘉靖九年於海滄設“安邊館”,三十年於月港設“靖海館”,四十二年改為“海防館”。終於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說於隆慶元年,僅隔一年),明王朝於月港設置海澄縣,寓意“海疆澄清”,縣治在月港。清初廈門港興起后,逐漸取代了月港地位。近日,在海門島的一位漁民在九龍江出海口作業時,撿到一個陶罐,內裝6枚西班牙金幣,西班牙金幣被遺落在九龍江出海口,最大的可能是由菲律賓轉口輸入福建當時最繁榮的商港——月港的見證之物。根據歷史考證,廈門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94年。明末清初,“嘉禾嶼”、“中左所”、“廈門”三名並用,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以“廈門”統稱全島。 “廈”是從“下”字演變過來的,門是海峽的意思,“廈門”是對“下門”一詞的雅化。
歷史上,海門島曾經擔當過民間海商與西方遠征船隊開展交易的跳板,如今他又重歸原本的漁村形態。
海門島原是3個緊挨著的島嶼,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業學大寨時通過人工圍墾連在一起,形成如今丘陵和海積平原相間的地貌景觀。海門島面積3.8平方公里,是廈門鼓浪嶼的兩倍。進出海門島,船隻仍是惟一的交通工具。交通的不便,使海門島沒有了城市的繁華與浮躁,卻保留了桃花源般原始的田園風光。島上有兩個村,約6200人。村民以打漁為主、養殖和種植為輔。漁樵耕讀,民風純樸。
海門島位置
一上海門島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蜿蜒的小流穿過寬闊的草地,顯得靜謐極了,成群的牛兒愜意地吃著草,島上南北夾山,山勢平行,山上種滿各種果樹和林木,樹影婆娑、風姿綽約,一年四季,花果飄香,好一派田園風光。
海門島是鳥類的樂園,鳥兒穿梭飛翔,優雅的身姿和五彩的羽毛美麗極了。在海門島可以看到40多種鳥類,有灰鷺、棕背伯勞、八哥、蒼鷺、翠鳥等。電線桿上、岩石上、灘塗上、水田邊、池塘邊、牛背上,處處都有鳥兒的身影;海門島的岸灘和淺灘上長著成片的紅樹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紅樹植物種類有秋茄、桐花樹、白骨壤、老鼠勒和廈門老鼠勒5個種。紅樹林遮天蔽日,高達6—7m,極適合鳥類及小生物生存棲息,“土筍”就是其中的一種,海門島盛產“土筍”,一年四季都可挖掘,新鮮的“土筍”價格高達每公斤100多元。 “土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製作成“土筍凍”是宴席上一道美味佳肴。鄧公視廈時,特請浮宮的師傅製作這道閩南名小吃--“土筍凍”。如今海門島的紅樹林依然以“海岸衛士”的偉岸的身軀堅然地支撐日益縮小的“地球之腎”---濕地。
島的東面有一片沙灘,上面礁石嶙峋,千奇百怪,其中一塊上尖下寬,酷似高昂的雄雞,被稱為“雞冠礁”當地人多稱“雞母岩”。另有一塊形似巨大的蛤殼,叫“文蛤石”。在海邊,您可觀海聽濤,信步沙灘,讓海水輕吻您的腳跟,看潮起潮落,聽淺唱低吟,領略海濱哪天水相連的秀麗與神奇。
海門島的捕撈業和養殖業較為發達,捕撈主要產品有對蝦、牡蠣、蚶、鮑魚、扇貝、石斑魚、鰻魚、黃花魚、膏蟳、文蛤、海蟶、馬鮫等名貴海產品,經濟魚類數百種,年產百萬擔。這裡鹹淡水交接,水質優良,浮游生物特別豐富,出產的水產品:螃蟹、魚類、蝦類,具有味香色美的特點。海島的漁船,猶如浮動的家園,船開到哪裡,家就在哪裡,周圍的海面就是勞作的田園。漁民們雖已告別了“連家船”“三分命“的生活,但風裡來雨里去的海上艱辛依然連著我們可愛的漁民朋友。
海門島,據說是一個較大的島嶼,是死囚獲生后發配(去煮鹽)的地方,島上還有屯兵(駐軍)。明《嘉靖海門縣誌》(1537年)明確記載:“海門島在縣治北海中”。但現在海門島在那裡?明史記載的到底正確不正確?在海門的新一輪修志中要不要把海門島記載進去?這些問題對關心海門歷史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渴望了解。為此筆者收集了有關研究資料,以饗讀者。
目前對海門島的認識大體有四種意見:海門島確實存在;根本沒有存在過海門島;古海門縣就是海門島;蠣岈山就是已經消失的海門島。
1、有歷史記載。海門島在多部歷史著作中有記載:最早的關於海門島的記載是在宋朝的《方輿胂覽》中“……犯死獲貸者多配登州沙門島、通州海門島……”;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為抗倭而編纂的《籌海圖編》中,標有海門島位於黃洋沙和甜水港東北的海中(今如東縣豐利鎮外);明《萬曆通州志》(1577年)記載:“海門島在州(今南通市)東北海中,宋犯罪者都有配於此,……今沒於海。”以上記載說明:海門島在明萬曆年以前確實存在過。
2、有地域概念。清咸豐年間通州人曹長恩在《東洲偶聞錄》中描述:“海門島居東海中,其形如傘如菌蕈,流人又稱之為菌子洲,菌柄對陸地,菌傘對大海,柄長十四、五里,寬可三、四里,傘最寬處八十里,漸向海外伸展緊縮呈一穹窿形。”以上記載說明:海門島的島境面積還較大。
3徠、有時間概念。據明《萬曆通州志》(1577年)記載:“海門島在州東北海中,……今沒於海”,而《嘉靖海門縣誌》(1537年)則記載為“海門島在縣治北海中”,未有“沒於海”的記載,說明海門島在1537-1577年間沒於海中,之前曾有海門島。
1、所謂海門島,乃“江海門戶口的島嶼”之謂,是對長江口眾多古沙洲的總稱。宋末元初的《文獻通考》中記載到犯死罪獲貸發放到海門島時可以去兩個地方——“而海門島中凡兩處,豪強難制者,隸崇明鎮,懦弱者隸東洲鎮”。說明當時的海門島包括崇明鎮和東洲鎮。
2、僅憑一些文件的依稀約酌記載,不能說明確實存在海門島。就海門島的位置問題也眾說紛紜,有人說在今如東縣豐利鎮外,也有人認為在“呂四東北海域”,也有人認為在“秦潭(呂四東)以東”海域,還有人乾脆說“呂四就是海門島”等等。關於清人曹長恩對待海門島的描述也不可信,因清朝時已不存在海門島。
3、尚無任何地質證據和實物證據證明海門島的存在。
在海門成陸之前就有許多沙洲,這些沙洲也可以稱為島。在崇明設縣(公元1208年)之前曾在西沙設了崇明鎮(公元907年),後來東、西沙等沙洲連接變成了崇明島。而在海門設縣(公元958年)之前也曾在東洲(沙)設了東洲鎮(約公元907年),後來東、布洲等沙洲連接就成了海門島(后與大陸相連未成為島)。因此海門縣就是海門島。
蠣岈山是近幾年炒熱的島嶼,有人認為這就是已消失了數百年的海門島。但從歷史上記述的島的位置、島的範圍的大小等看不十分吻合,島上也沒有發現過人居的痕迹,地質資料也顯示不出這裡曾有綠洲的痕迹等等。
海門歷史之謎——海門島,希望有更多的人去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