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大學人文學院
江漢大學人文學院
江漢大學人文學院是江漢大學的主要院系之一,設有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文化產業系、新聞傳播學系,開辦了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影視文化)、漢語國際教育(對外漢語)、歷史學、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廣告學6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並有新聞學、廣告學2個專科專業。
江漢大學人文學院是在原江漢大學中文系、政法系歷史學專業,原武漢教育學院中文系、政史系歷史學專業,原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社科部的基礎上於2000年組建而成。學院設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新聞傳播學3個系,並設有黨政綜合、教學管理、學生工作三個辦公室和《學語文報》報社和普通話測評中心等五個機構。學院有教職工95人,其中專任教師71人。
人文學院有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影視文化)、歷史學、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廣告學五個專業及專業方向,並有新聞學、廣告學兩個專科專業。人文學院形成了以下特色:
1.科研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合理。
人文學院教師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學術水平等在江漢大學處於領先地位。學院有教授4人、副教授36人,高級職稱者佔到教師總人數的58%。學院還擁有一批有相當知名度的專家、學者,他們的科研實力強,並獲得包括各類政府津貼在內的多項獎勵與肯定。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人,武漢市管優秀專家3人,武漢市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4人,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4人,武漢市“213人才”1人等等。他們的科研水平和學術地位已得到學術界和社會的廣泛認同。
人文學院積極鼓勵中青年教師的進修學習,並提供相應的物質與精神支持,年輕教師迅速成長,擁有較為合理的學術和學科梯隊。學院40歲以下的年輕副教授已佔學院副教授總數的三分之二。學院有博士后1人,博士4人,碩士30人,中青年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占絕大多數,學院的科研後勁足。
2.學科優勢明顯,科研成果豐碩。
人文學院的傳統專業辦學歷史悠久,經過長期的積澱,已形成一批在國內具有一定學術地位的學科和專業。中文系教授多,各學科都有其獨到之處。其中漢語言文學為武漢市品牌專業立項建設專業,文藝學為武漢市重點學科、湖北省碩士學位點建設立項學科,語言學為校重點學科、省碩士學位點建設立項學科。歷史系和新聞系則以教師年輕、博士和碩士多而具有強勁的發展勢頭。學院還設置有生態文藝學研究所、社會語言學研究所、黃興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學院主辦的《學語文報》是全省發行量最大的專業性報紙。
人文學院以科研立項多、論著多、獲獎多、質量高而著稱。學院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科研項目1項,文化部科研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15項,市、校級科研項目21項;出版專著、教材6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500多篇。已有成果中,有7項獲得省部級獎勵,有16項獲得市級獎勵。《新華文摘》、《語言文字應用》、《文學評論》、《魯迅研究月刊》、《史學理論研究》、《拉丁美洲研究》等國家級刊物經常可以見到人文學院教師發表的論文。
3.教研風氣濃厚,教師學有所長。
“九五”期間,人文學院教師人均發表論文在5篇以上。學院的教學科研獎勵機制促進了教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積極性的普遍調動提高了學院教學科研的整體氛圍。學院教師競相使用多媒體教學和雙語教學,積極申報各類科研立項。目前,學院的“現代漢語”為湖北省優質課程、精品課程建設立項課程,“中國文化概論”、“世界現代化進程”、“文藝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廣告學概論”為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立項課程。
學院教師在長期的教學與科研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各自的科研方向,構造了獨特而出色的研究領域。如中文系周建民教授的廣告語言學研究、皇甫積慶教授的魯迅研究、王立教授的社會語言學研究、劉超班教授的中國敬語研究、王仁銘教授的《紅樓夢》后四十回研究、吳艷副教授的文學評論、呂幼安副教授的文學創作、彭松喬副教授的生態文藝學研究等在學術界都有較大影響;歷史系鄧正兵教授的民國時期地方主義研究、宋傳銀博士的歷史地理研究、程洪副教授的拉美史研究、趙炎才副教授的中國近代倫理研究、張克蘭副教授的史學理論研究等也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新聞系阮衛副教授等人的廣告藝術研究還吸引了傳媒的注意。
4.學生思維活躍,素質及成材率高。
人文學院著力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不斷進行教學課程體系和授課模式的改革。漢語言文學和歷史專業實行3+1模式,即前3學年學習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第4學年根據社會需求和個人志願,再分流設置師範專業培養方向,學習高等師範教育必備的專業課程。各專業注重實踐環節,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學院還開辦了“人文大講堂”等第二課堂,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學術和文體活動。學院在校生思維敏捷,勤奮好學,勇於開拓,積極參與校內外各項活動,並獲多種獎項。
人文學院有學生近1200人,不斷有韓國、泰國留學生前來就學。多年來,人文學院的學生以知識面廣、理論性強、敬業奉獻等素質而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學院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在學校居於前列。新聞系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在90%以上。
5.教師奮發努力,前景更為光明。
學院現有在讀博士18人,在讀碩士6人,教師均在積極為提高學歷、職稱層次和學術水平而努力。學院也在大力加強學科和專業建設,大力加強本科教育,鞏固優勢專業,積極申辦新興專業,不斷尋找新的專業增長點。同時,積極申報碩士學位點。
新聞與傳播學系簡介
新聞與傳播學系是新江漢大學組建之後,在原江漢大學新聞廣告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的一個新系,充滿青春的活力。下設新聞學教研室、廣告學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15人,其中副教授4人,擁有碩士以上學歷者8人,目前有3名教師正在攻讀博士學位。教師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等較為理想,並擁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近年來出版著作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參與2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主持4項省級科研項目。“廣告學概論”為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立項課程。
新聞系招收廣告學專業本科、廣告學專業專科和新聞學專業專科學生,人才培養計劃中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近年來,廣告學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0%以上。
新聞系專業介紹:
一、廣告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傳播學與廣告學理論和操作技能、能在廣告公司、媒介廣告部門、市場調查與信息諮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製作、影視廣告創作、廣告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信息諮詢工作的廣告學實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傳播學、廣告學、廣告策劃、廣告史、廣告文案寫作、廣告經營與管理、廣告媒體應用、廣告設計、電腦圖文設計、廣告調查與效果測定、公共策劃、市場營銷學、影視藝術基礎、廣告攝像與攝影等。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
二、新聞學專業(專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合在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通訊社、雜誌社等新聞媒介從事記者、編輯工作專門人才,適合其它機構從事宣傳與公共關係工作的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熟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初步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了解中國國情,熟悉黨的方針政策;能夠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社會活動能力強;熱愛並願意獻身於黨的新聞事業,系統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基礎厚實,知識面寬,並掌握一門外語。
主要課程:
新聞學概論、新聞史、新聞採訪和寫作、新聞作品分析、編輯學、廣播電視技術基礎、電視攝像和編輯、網路音頻製作、網路視頻製作、文藝學概論、新聞欄目策劃、廣告創意和製作等。
歷史與文化學系簡介
歷史與文化學系系共有專職教師14人,以職稱高、學歷高、隊伍年輕、科研能力強而著稱。其中,有副教授以上職稱者7人,有博士4人、碩士7人,且全部為45歲以下年輕教師,發展後勁足。
目前,歷史系承擔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文化部科研項目1項、湖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6項、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教師每年在多種權威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在中華民國史、拉丁美洲史、近代思想文化史、歷史地理、史學理論等研究領域均有一定影響。除承擔專業課程外,教師還承擔了人文學院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全校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中國文化概論”、“世界現代化進程”為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立項課程。多年來,歷史系畢業生以基礎紮實、知識面廣、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而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歷史與文化學系專業介紹:
一、歷史學專業(本科)
歷史學專業是江漢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專業之一,自1977年開始招生至今,已有26年歷史矣。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歷史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能在黨政機關、學校、新聞出版、文博檔案以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史學研究、教學和史學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中國史學史、中國文化概論、世界文化概論、專業英語、史學概論、歷史文選、訓詁與版本目錄學、歷史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歷史教學論等。
授予學位:歷史學學士
二、公用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專業(本科)
公用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本科專業是江漢大學新近開辦的本科專業,也是湖北地區手個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本科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文化學、經營管理學寬廣的理論知識和紮實的專業技能,畢業后能在文藝演出業、影視業、音像業、網路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遊業、藝術培訓業、藝術品業、文物博物業、出版業、會展業、諮詢業等文化產業及政府文化管理部門從事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文化學概論、管理學原理、管理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心理學、文化經濟學、文化市場概論、文化貿易學、文化政策學、文化投資學、知識產權概論、文化產業概論、文化資源學、文化產業項目策劃、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案例分析、經濟法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中國語言文學系簡介
中文系是江漢大學歷史最悠久的系之一,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40人,其中教授4人,雙聘教授2人,副教授22人,有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者1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省市政府津貼8人,市優秀專家3人,市學科帶頭人3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獎4人,近幾年發表論文4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20餘部,編寫教材10餘種,是人文學院的大系之一。
中文系學科分佈合理,設有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對外漢語、寫作與教材教法7個教研室,並社有文藝生態學研究所、社會語言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中文系學術力量較強,漢語言文學為武漢市品牌專業立項建設專業,文藝學為市、校兩級重點學科、湖北省碩士學點建設立項學科,文藝現代漢語為學校重點學科、湖北省碩士學點建設立項學科。“現代漢語”課程為湖北省優質課程、精品課程建設立項課程,“文藝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為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立項課程。
中文系專業簡介:
一、中國語言文學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班(本科)
培養目標:
本試驗班是適應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充分體現學生個性發展和具有特色的交叉型、複合型、創新型具有基礎紮實及綜合素質較高的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競爭意識的漢語言文學高級人才。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採取新的教學方法,使用國家優秀教材或外語原版教材,部分課程實行雙語教學。在管理上,實行完全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可提前或推遲畢業,同時實行淘汰制,鼓勵學生冒尖。
主要課程:
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漢語史、中外語言學史、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論文導引、語言文學優秀博士論文導讀、英語夏令營等。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成績優異者可本碩連讀。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能在新聞出版部門、中等學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實行3+1模式,即前3學年學習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第4學年根據社會需求和個人職員,再分流設置師範專業培養方向,學習高等師範教育必備的專業課程。
主要課程:
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美學、民間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漢語史、中外語言學史等。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
三、漢語言文學(影視文化)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電影電視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及其變化發展的規律,具有較高文學藝術修養,能在電視台、電台、電影製片廠、文藝團體、文化管理機構、報刊雜誌社、高等院校及相關單位獨立從事影視創作和評論、影視文化傳播、管理、教學、研究以及影視製品流通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中外電影史、影視藝術概論、影視鑒賞、西方電影理論思潮、影視劇創作與評論、網路傳播、廣播電視新聞采寫、大眾傳播學、文化市場與管理、文藝學概論、比較文學、影視語言、中國文學史、中國漢語通論等課程。
授予學位:
文學院機構設置圖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