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雁門太守行的結果 展開

雁門太守行

相和歌辭·雁門太守行

《雁門太守行》是唐代詩人張祜創作的一首詩。此詩重點在於寄語後方“少年妻”,前方戰事吃緊,兇險異常,少年喋血沙場,前途未卜,“我”只得以“寄語”的形式勸慰“少年妻”,古來征戰幾人回?倘若少年可以載譽歸來必當皆大歡喜,如若不能,“雁門山邊骨成灰”,他鄉埋骨自風流?為國盡忠本就是英雄男兒之宿命所在。這種“寄語”的形式亦從側面表達了對戰事的積極關注與無限惆悵之情。

作品賞析


雁門山】“雁門”。亦作“鴈門山”。1.山名。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山海經·北山經》:“又北水行五百里,至於鴈門之山,無草木。”袁珂校註:“《海內西經》云:‘鴈門山,鴈出其閒。在高柳北。’即此山也。”《淮南子·墬形訓》:“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2.山名。在今江蘇南京附近。唐李白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詩:“緑水向雁門,黃雲蔽龍山。”王琦註:“《景定建康志》:‘雁門山在城東南六十里,周迴二十里,高一百二十五丈,西連彭城山,南連大城山,北連陵山。山勢連綿,類北地雁門,故以為名。’……《江南通志》:‘雁門山在江寧府上元縣東南六十里。’”漢

作者簡介


張祜(hù)(約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縣)人,詩人。
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早年曾寓居姑蘇。長慶中,令狐楚表示,不報。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詩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寓居,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