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蟆陵
蝦蟆陵
蝦蟆陵亦作下馬陵,古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學校園內。漢董仲舒葬於此。唐時為歌樓酒館集中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蟇陵下住。”清徐蘭《赤陵姐琵琶歌》:“宛似蝦蟆陵下人,潯陽江上傷潦倒。”參閱清顧炎武徠《日知錄·上下通稱》。
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宋敏求所撰《長安志徠》卷九【常樂坊】條下有這樣一段記述:“(常樂)坊內街之東有大冢,俗誤以為董仲舒墓,亦呼為蝦蟆陵。”所以,據說下馬陵的來歷與西漢著名的經學大師董仲舒有關。
如此一來,蝦蟆陵的具體方位便落在了常樂坊內十字大街的東邊。該書卷十一又云:“蝦蟆陵在縣南六里。”這裡的縣指萬年縣(后稱咸寧縣),其縣治所就在今西安市和平門內的東縣門街一帶。東縣門街至南沙坡村西的直線距離也正好是3000米,即六里路。
《類編長安志》是元代駱天驤所撰的一部地誌書。該書卷八【蝦蟆陵】條下如此記道:“本下馬陵。新說曰:興慶池南胭脂坡大道東有蝦蟆陵。”(關中方言"下"讀hà,故“下馬陵”漸訛作“蝦蟆陵”。)這就再次將這一古址的大方位限定在興慶宮南邊的胭脂坡上。在南宋程大昌的《雍錄》卷一之《漢唐要地參出圖》、卷三內之《唐都城內坊里古要跡圖》以及元代李好文的《長安志圖》中,均將“蝦蟆陵”的方位標在了興慶宮之南或胭脂坡旁,正位於西安交通大學興慶宮校區內。
1998年,交通大學校內古墓挖掘現場。
從前,沙坡村西有一高坡地帶,坡上曾有一大冢,其位置就在交大校醫院南側。又在1955年交通大學校址地形圖上,在校園南區有一東西長約600米,南北寬約240米的小原坡地。古稱其“胭脂坡”,宋又稱“沙坡”,明代稱此處為“鮑陂原”。在校址圖上,在這一小原坡地東端有一大土包,其高度為437.69米。
1998年10月25日,西安交大在修建浴池時,發現一座磚砌古墓。其墓坐北朝南,地表至墓室深9.24米,墓室南北進深6.3米,東西2.32米,高約2.7米。按形製為一中型漢墓;按方位,與上述大冢、校址圖中的土包完全重合。這一重合點即位於常樂坊內十字街之東沿,這與《長安志》的記載亦相吻合,此當為白居易《琵琶行》中“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皎然《長安少年行》中“翠樓春酒蝦蟆陵,長安少年皆共矜。”及歷代文獻所記載的蝦蟆陵遺址。
西安交大興慶宮校址承載著眾多厚重歷史文化。交大北依興慶宮,南眺青龍寺、樂游原,校園內又有西漢墓中壁畫形象生動的二十八宿天象圖、蝦蟆陵、胭脂坡和白居易故居東亭,不一而足。
交通大學白居易故居“東亭”,啟功題名。
史載,公元800年(唐貞元十六年),白居易中進士。公元803年,授秘書省校書郎,踏上仕途之路,來到繁華似錦的長安城,在常樂里租下已故關相國府的東亭作為落腳之地。
住進相國府的第二日,白居易漫步來到東亭的東南角下,眼見一片竹叢枝葉憔悴,無聲無色。經問一關府老人,才知這竹叢原是老相國親手所植。相國死後,府內房舍已為他人租用,編筐做帚濫伐值竹,所剩殘株已不足百根,其中連一根長竹竿都難以尋到,茂盛的雜草卻長滿了整個竹叢。
詩人目睹此景,感慨之情油然而生,遂揮筆作了《養竹記》這一著名篇章,詩中曰:“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竹性直,直以立身,……”並書寫在東亭的牆壁上。文中詩人盡情抒發、描述了竹子剛直、不倚的風格,托物寓意,把竹子喻為讀書人,養竹喻作用賢,以留給居住在這裡的後人和用人者借鑒。
當年,白居易在關相國府內還留下了《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兼寄》、《酬哥舒大見贈》、《早春獨游曲江》等詩篇。
從詩中“旦夕望軒車”“門外有酒沽”等句分析,詩人所住關相國府的方位應在常樂坊十字街西北方。唐代長安城25條大街交錯平行,把全城分為108坊(或以坊、里並稱)。因常樂坊之西是一條南北大道(朱雀門大街東第四街)可早晚望見軒車,坊西門外又是長安繁華的商貿中心——東市,也必有大大小小的酒店。
后據考古發掘證實,白居易故居常樂坊位於興慶宮南,今西安交通大學校址內;又據西安交通大學征地檔案查明交大校園正居唐代常樂、道政二坊之地,常樂坊位於今西安交通大學校園南部。
西安交通大學作為居古長安常樂坊之地者,已於學校1996年百年華誕之時,耗資15萬元在校園南區重建了東亭,其建築面積為一百餘平方米。這一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新型人文景觀,不僅為交通大學增加了文化氛圍,也為人們在古都西安緬懷詩人,憑弔詩人開闢了一個新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