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正武

戚正武

戚正武,男,1932年4月生於浙江寧波,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研究員。現任《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以及國際《血栓研究》雜誌的編委。

生平簡介


戚正武在曉光中學(后併入震旦附中,即今向明中學),從抗戰勝利后1946年念初三起至解放前夕1949年念完高二,這是動蕩的三年,內戰的三年,在這樣惡劣環境下,曉光中學仍能嚴以治學,以德育人,培養出不少優秀人才,戚正武上下年級的同學有3人後來成為中科院院士,還有不少著名教授,學者和工程師。戚正武在曉光中學所受到的教育,不僅僅是獲得了一些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使戚正武懂得該如何做人,如何做學問,確立了戚正武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當時每周一第一課是周課,大家先跟班主任背誦孫中山先生的遺囑,接著老師從“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談起,結合社會上一些事例,教導戚正武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當然,當時不可能講什麼共產主義思想,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共產主義,引用的則是先哲名言,諸如“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老戚正武老以及人之老,幼戚正武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等,總之環繞一個中心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要修身,要求大家今後在社會上做一個有用的人。
戚正武們對一些著名的古文詩詞都得背誦,戚正武至今仍熟記不忘,在學校做作文要用毛筆書寫。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國光輝燦爛歷史悠久的文化,這對戚正武後來寫作時如何以簡潔明了的字句表達起很大作用。包括科技論文的寫作,地理老師褚紹唐知識淵博(解放后受聘於華師大,他編寫的“中國地理”曾譯成多國文字,今已86高齡,2007年戚正武還曾拜訪過他),他把需死記硬背的地理講得非常生動,一進教室很快在黑板上畫好全國及分省地圖,並形象地描述甘肅省像金魚,有一大尾巴,安徽省像哈巴狗有兩大耳朵,全國主要的山脈河流,名山湖泊,礦產資源,城市交通像網路一樣展示在戚正武們面前,解放前戚正武雖未曾離開上海一步,卻能熟悉每一省份的山河名勝,諸老師介紹長江三峽時,提到按孫中山的建國大綱建世界第一大壩,最大的水電站,他那激動興奮的神態戚正武至今不忘,戚正武認為了解祖國的錦繡河山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改革開放后戚正武有機會多次出國訪問,但在國外戚正武的心總是嚮往著自己的祖國。
戚正武 的數學老師楊德隅(解放后即受聘於天津大學教微積分),講幾何時在黑板上一筆呵成,能畫出非常漂亮的任何大小的圓、直線,根本不需圓規直尺,圖形完美,推理嚴格,並啟發大家用不同方法去論證,這對少年戚正武影響很大,做學問就要像做數學那樣嚴格認真,善於思考,鍥而不捨,至善至美。
總之在曉光中學的三年,戚正武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做學問。
戚正武
戚正武
1949年5月上海面臨解放,戚正武正好年滿17歲,解放軍已兵臨城下,國民黨反動派還作垂死掙扎,城內已可隱約聽到炮聲,戚正武高二尚未結束,由於戰事而停課。戚正武在家裡閑得無聊,心惦著一年後戚正武將考大學,該儘早作些準備。當時上海的公費理工科大學只有交大與同濟,競爭非常激烈。由於每校都自出考題,考期也不是同日,優秀考生都能錄取,把名額佔了,這樣歷年來積壓了不少“范進”式的考生。私立大學學費昂費,不敢問津。戚正武決定先去體驗一下考場氣氛,以同等學歷報考同濟大學化學系,為下一年正式高考累積些經驗。其實戚正武的真正志願是想學工,理由很簡單,從戚正武出生起中國人民一直在列強蹂躪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戚正武還記得幼年時在寧波,日軍用細菌戰投下鼠疫菌,整個小區的人都死了,慘絕人寰。敵偽時在上海念書,過蘇州河橋必須向日本鬼子低頭鞠躬,心中的忿怒是無法抑制的。解放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戚正武們只有走工業化道路才能興國興邦,建立強大的國家,再也不受列強欺侮。報考化學系純粹是考慮到,當時工科的錄取分要高於理科,戚正武高三的課目,如大代數、解析幾何都未念過,物理也未念完,只好屈而求其次報考理科。其實戚正武在中學時對化學並不感興趣,但化學還多少與工業沾點邊。沒想到戚正武原是考著玩的,結果僥倖被錄取了。這是戚正武一生中第一次機遇,也是很關鍵的機遇,從此決定了戚正武今後成長的道路,戚正武不是像戚正武哥哥那樣學工(交大造船系),而是從事了基礎研究。
戚正武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1959年獲蘇聯醫學科學院副博士學位。1981-1982年以及1987年、1995年分別於美國Purdue及NotreDame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後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多年來對酶、蛋白酶抑製劑、活性多肽進行了軟深入的研究。所負責的綠豆胰蛋白酶抑製劑的研究,在某些方面曾處於國際領先地位。舒緩激肽增強因子結構與功能的研究,曾在國際激肽會議上獲優秀論文獎。從中草藥天花粉中又發現新的多種胰蛋白酶抑製劑,並完成了結構測定。合編有《蛋白質化學研究技術》。

研究方向


戚正武院士長期以來從事酶蛋白結構與功能的研究,
戚正武
戚正武
七十年代後期又擴展到活性多肽的研究領域,又開展蛋白質工程研究。蛋白酶抑製劑,蠍神經毒蛋白與凝血纖溶有關的蛋白酶及其抑製劑的研究居國際前沿。在國內外主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已越百篇,三次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99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現已招收培養博士生7名,碩士生19名。1993年曾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1999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蛋白質,活性多肽,尤其是蛋白酶及其抑製劑的研究。系統研究了三種不同家族蛋白酶抑製劑的結構與功能,其中慈菇抑製劑為首先發現的新抑製劑家族,成為國際上研究蛋白酶抑製劑的重要研究中心之一。此外,協作克隆了凝血因子FVIII及vWF的全cDNA,並進行了表達。又解析了中華馬氏鉗蠍毒素中多種Na+通道毒素的氨基酸序列及其基因結構,通過基因突變研究其結構與功能的關係,並開展了其它K+,Ca++及Cl-通道神經毒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