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觀彖

周易觀彖

李光地撰。十二卷。《李文貞公全集》本。此書用孔穎達周易正義》本,大旨在闡述《易》理,兼參《易》象。

古籍簡介


《周易觀彖》·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國朝李光地撰。光地嘗奉命纂修《周易折中》,請復用朱子古本。是編乃仍用註疏本,蓋成書在前也。其《語錄》及《榕村全集》所載,頗申明《先天》諸圖。而是編則惟解《說卦傳》“天地定位”一章,附舉此義,然亦不竟其說。餘皆發明《易》理,兼證以《易》象,而數則略焉。蓋亦謂邵子之學為《易》外別傳也。其解《繫辭傳》“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二句,曰“《彖辭》所取,或有直用其爻義者,或有通時宜而爻義吉凶准以為決者。故以是觀之,不中不遠。惟其合始終以為質,故時物不能外”云云,《觀彖》之名蓋取諸此。其解九四“重剛而不中”句,不以重字為衍文。解“履霜堅冰,陰始凝也”句,不從《魏志》作“初六履霜”;解“后得主而有常”句,不從程《傳》增“利”字。解“蓋言順也”句,不以順為慎,以及“比,吉也”句、“比之匪人”句、“同人曰”句、“小利有攸往,天文也”句、“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句、“漸之進也”句、“上九鴻漸於陸”句與“地之宜”句,皆不從程《傳》、《本義》脫誤之說。惟據《漢律曆志》移“天一地二”二十字從程《傳》“能研諸侯之慮”句,“侯之”二字衍文,從《本義》耳(案光地謂諸為侯之合音,想以古經旁註字切而誤增,不知反切始自孫炎,古經安得注字切,其說殊誤。謹附訂於此)。蓋尊信古經,不敢竄亂,猶有漢儒篤守之遺。其大旨雖與程、朱二家頗有出入,而理足相明,有異同而無背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