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路街道

銅陵路街道

銅陵路街道,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下轄街道,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中東部,東起當塗路西,與七里站街道相鄰,西至銅陵路東,與三里街街道交界,南至淮南鐵路北,與城東街道接壤,北與新站實驗區毗鄰。

銅陵路街道面積約3平方公里,下轄銅南、銅陵新村、五里井、合浦北村、泗州路、花溪、花沖等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擁有銅陵新村、五里井小區、當塗小區、天都小區、快達小康苑、花溪新村等10個居民小區,常住人口59315人(2010年)。

市區長江東路、當塗路、銅陵路等主幹道於該街道相交會,東去連接合寧滬高速公路,與長江三角洲一線相連。坐落區內的合肥火車站、鐵路編組站、長途汽車站、合肥新港,穿境而過的合徐、合寧、合蕪等高速公路,僅10分鐘車程即可抵達的合肥駱崗機場,以及通江達海的南淝河水運,構成了立體交通網路。

建制沿革


銅陵路街道辦事處起於1960年9月成立的合肥市東市區人民公社花沖分社。
1963年6月,東市區人民公社花沖分社撤銷,改設花沖街道委員會。
1965年7月,花沖街道委員會更名為花沖街道辦事處。
1968年2月,花沖街道辦事處撤銷,成立五里井街道革命委員會。
1969年10月成立銅陵路街道革命委員會,1980年3月更名為銅陵路街道辦事處。
1997年,面積1.9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花沖、合浦南村、合浦北村、五里井、來安路、天長路、銅陵路、銅陵新村第一、銅陵東村、銅陵新村第二10個居委會。
2005年,來安路社區、天長路社區劃歸三里街街道管轄;城東街道的花沖社區劃歸銅陵路街道管轄。

行政代碼


[2006年代碼]340102005:~001五里井社區 ~002合浦北村社區 ~003泗洲路社區 ~004銅陵新村社區 ~005銅南社區 ~006花溪社區 ~007花沖社區

基礎設施


該街道還是合肥市的老工業區主區之一,先後在這裡建設的企業有合肥日用化工廠、合肥電池廠、合肥開關廠、合肥車輛廠、合肥被單廠、市一建公司、棉麻公司、禽蛋公司、合肥永康食品廠、合肥酒廠、合肥車橋廠、合肥畜產公司、合肥電機廠等40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2004年,伴隨產業結構調整,一批第三產業品牌企業相繼入駐該街道轄區。其中有環宇傢具廣場、日之惠超市、好又多超市、聚雅文化娛樂中心等。該街道轄區中小學密集,主要學校有合肥市第三十九中學、合肥市蚌埠路第三小學、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學、銅陵新村小學等。
該街道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依託其下屬的美景勞務服務有限公司,為有就業願望和勞動能力的“4050”人員一個不落地實現再就業。2004年7月至2005年,該街道先後與1000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業務聯繫,採集用工崗位9075個,簽訂勞務派遣協議1000多份,在推薦就業的2492人中,非“4050”人員的下崗失業人員731人,大中專畢業生65人,失地農民18人,退休和殘疾人等其它生活困難人員23人。並為“4050”人員辦理5項社會保險,對新增“4050”人員實行“出現一個,認定一個,安置一個,保障一個”。
截至2005年底,該街道先後被評為殘疾人維權示範崗光榮稱號,安徽省幫扶“零就業家庭”先進單位,合肥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單位,合肥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單位,合肥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合肥市“六個好”街道黨工委,合肥市瑤海區文明單位,合肥市人口和計生工作先進街道,合肥市再就業先進工作所(站),合肥市衛生先進單位,“合肥市容環衛杯”檢查評比先進街道(鄉鎮),合肥市社區建設先進集體,合肥市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單位,合肥婦聯繫統先進集體等。

支柱企業


轄區內現有28家單位,有合肥車橋有限責任公司、合肥三益電機電泵股份有限公司、環宇家居國際博覽中心等大中型工商企業,有花沖公園,花沖水上遊樂園等休閒遊樂場所。
隨著改期開放的不斷深入,轄區正由工廠區向商貿區轉型,台灣好又多超市、金太陽傢具廣場等重點建設項目已建成,五里井商貿區已初具雛形。
建材裝飾、汽車配件、糖酒百貨、花鳥古玩、糧油干雜、傢具等6大類41個市場,元一時代、古井賽特等15家大中型商業網點,合肥現代物流園等12家物流配送企業,共同構成了區域性物流中心的基本框架。
安徽大市場、長江批發市場、安徽國際汽車城、紅旗建材、裕豐花市等在省內外享有盛譽。以國美電器、易初蓮花、合家福、好又多、家得利等連鎖經營企業為依託的連鎖商業體系逐步完善。

社會建設


合肥調研對該市銅陵路街道開展的"無特困零待業"活動給予了高度讚揚,認為他們的做法具有創新和普遍意義,可在各地推廣他們的經驗和做法,不斷提升街道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整體水平,受到省委副書記楊多良的充分肯定。
減輕就業壓力,推動民心工程是這個街道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重要舉措。街道轄區面積5平方公里,人口4.2萬多人,由於東區是老工業區,破產企業很多,再加上拆違,據統計下崗失業人員就高達6000多人如何安置這批下崗失業人員就成為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街道黨工委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維護東區的穩定大局出發,突出"辦百家事、暖百家心","無特困零待業"的再就業"民心工程",組織社區對本轄區內所有居民進行上門摸底,全面掌握家庭成員就業和生活狀況,對有就業願望的"出現一個,認定一個,安置一個,保障一個",努力打造合肥第一家"無特困零待業"社區。
搭建就業平台,拓寬就業渠道是實現"無特困零待業"的根本保證,為了搭建就業平台,街道多方採集用工單位,多方組織就業援助招聘會、對接會,開展"送崗位、送服務"活動,先後與900多家用工單位建立業務聯繫,街道對所有有就業願望和就業能力的人員提供服務,增加就業機會,通過搭建眾多就業平台,使社區向"無特困零待業"的目標成為現實。三年來新增就業人數達5123人,實現了只要有就業願望和就業能力的人員都基本解決就業,何金賢是這個街道轄區一名失業人員,愛人也失業,小孩上學,她原先在東菜市租個簡易蓬做小百貨生意,勉強維持家庭生活,因簡易蓬屬違法建築於2005年8月被拆除,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為了解決她的實際困難,街道原先安排她到橡膠廠工作,她嫌橡膠氣味難聞和身體吃不消不願意去,後來通過了解得知她以前在單位從事過服務工作,立即從空崗信息中了解到錢江賓館急需招聘客房服務員,通過和錢江賓館聯繫,並派來人陪她到錢江賓館面試,使她每月有600多元的固定收入,她說在她求職感到絕望時是銅陵路街道幫她重新找到了希望,其實像這事例在銅陵路街道比比皆是,一樁樁、一件件、一個個"送愛心、送溫暖、送服務、送崗位"的感人故事,有力地促進了銅陵路街道打造成"無特困零待業"社區的進程。
建立長效培訓機製為用人單位輸送合格人才,是實現"無特困零待業"的必要條件。這個街道通過調查了解,用人單位對聘用者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有的甚至有很高的要求,為了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這個街道以美景公司為平台,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再就業技能培訓,截止目前街道共進行技能培訓30多期,培訓人員4500多人次,並在合肥市幫扶萬名4050人員再就業工程項目培訓班上作典型發言,受到市、區二級勞動保障部門表彰獎勵和用人單位的讚揚.

文化旅遊


文化底蘊深厚,是合肥市新興的旅遊休閑區。瑤海區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是洋務運動代表人物李鴻章、革命志士王亞樵的出生地,境內有李鴻章享堂、李氏祠堂、家廟、王亞樵墓地遺址等人文景觀和安徽省唯一一家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的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安美文化藝術中心,旅遊資源極具開發潛力。和平廣場、勝利廣場、新海廣場以及
瑤海公園、花沖公園、生態公園似一塊塊翡翠鑲嵌瑤海,南淝河風光旖旎,鴻章美食文化街徽派建築群、少荃湖景區、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等風景秀麗,古井假日酒店、元一大酒店、隆崗大酒店、希爾頓酒店等星級賓館,為南來北往的客商提供了舒適的住宿、餐飲環境。

發展規劃


“十五”期間,特別是區劃調整以來,區委、區政府始終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大力宏揚“求真務實、爭創一流”的瑤海精神,全力打造“工業瑤海、物流瑤海、生態瑤海”,全區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十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2.64%,人均生產總值翻了兩番多。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51.42%。財政收入同口徑年均增長25.8%;可用財力翻了一番多。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6%,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上升至39.4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原來的40戶增加到81戶,鋼鐵化工、機械電纜、紡織服裝、建材造紙四大工業基地基本建成。第三產業迅速擴張,共建成8大類41家市場、15家大中型商業網點、12家物流配送企業。
非公有制經濟不斷壯大,個體工商戶和民營企業年均增長18%和35%;年納稅額超百萬元的民營企業達到20多家,金鐘紙業、廣廈集團、信地房產、勝華電纜進入全省民企百強之列,非公經濟占區域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80%。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8.97%,城郊型農業格局初步建立。
200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43億元,比2002年增長75.69%,年均遞增20.67%;完成工業總產值73億元,比2002年增長59.15%,年均遞增16.75%;實現財政收入2.24億元,比2002年增長82.4%,年均遞增22.4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6億元,比2002年增長94.5%,年均遞增2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9684元和5350元,年均遞增9.2%和11%。
2002年8月,區委、區政府抓住區劃調整的機遇,規劃建設了瑤海工業園區,並在合肥市4個區級工業園區中始終處於領先地位。目前園區已建成32公里“六橫八縱”、內聯外接、暢通便捷的道路網路,首期10平方公里實現“八通一平”,初步形成以兩個環區生態走廊為依託,以新海廣場為重點,以道路綠化為紐帶的生態園區格局。四年來園區共引進項目95個,協議利用資金70億元,實際到位內資22億元,外資2000多萬美元,投資過億元企業的近10家,39家企業建成投產,初步形成了以勝華電纜、耀華電器為龍頭企業,以機電為特色產業,以精細化工、服裝鞋帽、印刷包裝、機械製造等行業為基礎產業的特色工業園區。
截至目前,園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7億元,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4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2.6億元,實現稅收7000多萬元。此外,磨店大興、城東三個鄉鎮工業集中區建設也取得較大突破,形成了“一大三小”工業園區錯位發展、良性互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