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江淮官話的結果 展開

江淮官話

江淮官話

江淮官話(Jiang–Huai Mandarin),又稱下江官話(Lower Yangtze Mandarin)、淮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官話。

江淮官話分佈在江蘇省大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東北部、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局部及其它省份的個別方言島,使用人口為7000多萬,主體分佈於江蘇、安徽兩省的江淮地區。

江淮官話自東向西分為江淮官話泰如片(通泰片)、洪巢片、黃孝片(包括竹柞片),其中以洪巢片人口占絕大多數。

起源歷史


李葆嘉著(節選)
李葆嘉著(節選)
江淮官話,又稱下江官話、淮語,屬南方官話,通常將南京話作為江淮官話的代表音。通行於江蘇省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長江南岸鎮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區;安徽省淮河南部、長江兩岸地區,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帶。包括江蘇省南京(除溧水南部、高淳)、揚州、淮安、鹽城、泰州(除靖江)、鎮江(除丹陽和部分丹徒區外)、南通(除海門、啟東、通州、崇川、如東部分)以及連雲港和宿遷兩市大部分地區、徐州市新沂市的小部分地區;安徽省合肥(長豐縣北部除外)、安慶市(小部分)桐城市,樅陽縣、蕪湖(除繁昌和蕪湖縣全部、南陵部分地區)、六安、滁州、馬鞍山(除博望區)、池州(除部分地區)、淮南(東部上窯、洛河地區)、蚌埠懷遠縣(縣城周邊)、五河縣(澮河以南地區);江西省九江市的潯陽區、濂溪區、柴桑區、瑞昌市、彭澤縣局部;湖北省東部的武漢市黃陂區、新洲區,鄂州市、孝感市和黃岡市等地,使用總人口7000多萬。
江淮官話可分為洪巢片、通泰片和黃孝片,洪巢片的分佈範圍最廣,涵蓋大半江蘇省和安徽省。
江淮官話洪巢片,在語言學上是指淮語以中國五大淡水湖(五湖)之洪澤湖和巢湖為兩端的大片區域,包括今江蘇江淮之間地區:揚州(江都東除外)、淮安、鹽城等;江蘇沿江西部地區:南京(溧水南及高淳除外)、鎮江(丹陽除外)、常州市金壇西部;安徽省中部地區:合肥(長豐縣北部除外)、滁州、六安南部等;安徽南部沿江諸市:馬鞍山、蕪湖的部分城鎮地區等。洪巢片四面分別與中原官話(北)、淮語通泰片(東)、吳語太湖片(東南)、吳語宣州片(南)、贛語懷岳片(西南)、淮語黃孝片(西)等方言接壤,在方言交接地區與各方言互相影響,呈現出豐富的過渡特徵。
揚州話為例,以揚州市區(老城區)方言為標準。古全濁聲母在揚州話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聲讀送氣清音,仄聲讀不送氣清音,與多數官話方言以及普通話一致。但是普通話的平捲舌,揚州話里是不分的,揚州話用z、c、s、l來代替zh、ch、sh、r。揚州方言的聲母歸類與普通話大致相同。

語言特點


江淮官話的主要特點是:
• 區別於其他官話方言的主要特點是保留入聲,洪巢片、通泰片有入聲韻和入聲調類,黃孝片多數地區無入聲韻但有獨立的入聲調類。
• 聲母濁音清化,古全濁聲母逢塞音、塞擦音,洪巢片、黃孝片一般平聲讀送氣清音,仄聲讀不送氣清音;通泰片不論平仄一律讀送氣念清音。
• 除通泰片及鹽城地區和湖北的蘄春黃梅武穴外大部分地區[n]、[l]不分,疑母[ŋ]、影母[∅]混同。
• 韻母系統較華北官話更接近明代早期官話的代表——《韻略易通》音系。

分佈地區


總體分佈

江淮話分區
江淮話分區
江淮官話分3個次方言區,分別為洪巢片、通泰片、黃孝片(淮語最西邊,有爭議,又被稱為楚語)如下:
江蘇省:
南京市:市區(除高淳區全境及溧水區南部)
揚州市:市區、儀征、高郵、寶應
泰州市:市區、泰興、興化、靖江(沙上)
鹽城市:市區、建湖、射陽、濱海、響水、阜寧、東台
淮安市:市區、漣水、洪澤、金湖、盱眙
宿遷市:市區(中揚鎮、屠園鄉等地區)、泗陽、沭陽、泗洪(西北部除外)
連雲港市:市區(除贛榆區)、灌雲、灌南、東海(南部)
鎮江市:市區(除丹徒區局地)、句容、揚中
南通市:市區(除通州區東部,崇川區南部)、海安、如皋、如東
常州市:金壇(西部)
徐州市:新沂(東南部)
江淮官話
江淮官話
另外:金壇西部(隸屬常州市)屬於吳、淮混合方言;
安徽省:
合肥市:市區、肥西、肥東、巢湖、廬江、長豐東部
安慶市:市區(不含大觀區海口鎮,山口鄉;宜秀區五橫鄉)、桐城市
蕪湖市:市區、無為、南陵大部分地區
馬鞍山市:市區(除博望區)、當塗(除大公圩地區)、和縣、含山
銅陵市:市區、樅陽
滁州市:市區、來安、定遠、全椒、明光南部、天長
池州:市區,青陽縣大部分地區
六安市:市區、霍山、舒城、金寨南部、霍邱(南部)
宣城市:市區,郎溪(部分地區)、旌德(縣城),廣德(縣城)
淮南市:市區(東部九龍崗、上窯、洛河,中部陳家崗等地區)、壽縣(瓦東地區)
蚌埠市:懷遠縣(縣城周邊)、五河縣(澮河以南部分地區)
黃山市:黃山區(城區),祁門縣(城區)
江西省:
九江市:市區(潯陽區、濂溪區、柴桑區)、瑞昌市(南部除外)、彭澤縣局部
湖北省:
武漢市:黃陂區、新洲區
黃岡市:紅安、麻城、英山、羅田、浠水、蘄春、團風、黃州:其中蘄春東部、武穴、黃梅三縣屬於淮贛夾雜方言
孝感市:大悟、孝南、孝昌、安陸、雲夢、應城北部
隨州市:廣水、隨縣東部
十堰市:竹山、竹溪(這是兩個縣級方言島、現在是否是江淮話還有待考證)
黃石市:下屬四個市區
鄂州市:鄂城
河南省:
信陽市:新縣、商城、光山(部分地區)、羅山(部分地區)
陝西省:
柞水、鎮安、平利、白河、嵐皋等地

洪巢片分佈

洪巢片(洪澤湖-巢湖片)是最典型的江淮官話,南京(除南部)、鎮江(除丹陽)、揚州(除江都東部)、鹽城、淮安、合肥、蕪湖(除部分地區)、滁州、馬鞍山(除博望區和當塗縣大公圩地區)等重要城市的方言均屬於此區。洪巢片大體上按蘇皖兩省省界分為淮東話(又叫淮揚方言)和淮西話(又叫寧廬方言)兩種。
安徽省:
池州市:市區,青陽縣大部分地區
合肥市:市區、肥西、肥東、巢湖、廬江、長豐東部
蕪湖市:市區、南陵縣大部分地區、無為、蕪湖縣(灣沚)、繁昌(城區)
馬鞍山市:市區(除博望區)、當塗(除大公圩地區)、和縣、含山
銅陵市:市區
滁州市:市區、來安、全椒、定遠、明光(南部)、天長、鳳陽(東南部)
六安市:市區、金寨(南部)、霍山、舒城、霍邱(南部)
宣城市:市區、涇縣(城區)、旌德(城區),廣德(城區)
淮南市:市區(限東部九龍崗、上窯、洛河,中部陳家崗等地區)、壽縣(瓦東地區)
蚌埠市:懷遠縣(限縣城周邊)、五河縣(澮河以南部分地區)
黃山市:黃山區(城區),祁門縣(縣城)

通泰片分佈

安徽江淮官話語音研究
安徽江淮官話語音研究
通泰片(南通-泰州片)分佈在泰州市(除靖江)、南通市(除啟東、海門、如東兵房一帶)、鹽城市南部的東台和大豐兩市以及揚州市江都區的嘶馬浦頭一帶,此片和普通話差異非常大,和洪巢片也有很大差異,帶有吳語底層色彩。
分佈地區:
江蘇省:
鹽城市:大豐(南部)、東台
泰州市:市區,泰興,興化,靖江(西南角)
揚州市:江都(武堅至嘶馬一帶),高郵(東南部)
南通市:市區,海安、如皋、如東(東南角除外)、通州(西部)
鎮江市:揚中
無錫市:江陰(利港沿江)
蘇州市:張家港(段山沿江)
常州市:孟河、春江沿江

黃孝片分佈

黃孝片(黃岡-孝感片)分佈在湖北東部和江西省九江市的潯陽區、濂溪區、柴桑區、瑞昌市(南部除外)、彭澤縣局部一帶,是否屬於江淮官話存在爭議,趙元任稱其為楚語,它的江淮官話特點最不鮮明,正逐漸向西南官話轉變。
黃孝片,又稱江淮官話黃(岡)孝(感)片,是否屬於江淮官話存在爭議。只有東部黃孝片是無疑問的江淮官話,因為語音特點和江淮官話一致。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北、大別山南麓的湖北東部、東北部的黃岡和孝感地區。劃分楚語區的依據:趙元任:"這第二區(指黃岡,孝感一帶方言)可以算典型的楚語。"周振鶴:湖北東部歷來被稱為最具'楚香楚色'.趙元任曾稱之為“楚語”,自1988年《中國語言地圖集》之後,划入江淮官話。但是其語音特點與江淮官話有較大差別,如入聲不是短調,而是長調,比其他聲調還長,這在江淮官話洪巢片和通泰片中是絕對沒有的;再如江淮官話的古咸山攝一般按主要母音分成兩個或三個部分(黃梅縣、九江市區、九江縣等地三分),而黃孝片的西部咸山攝主要母音只有一個,和普通話相同。聽感上,西部黃孝片和江淮官話差別也較大。
黃孝片方言的主體位於長江以北、大別山南麓的湖北東部、東北部以及與其毗鄰的河南省、安徽省。
分佈地區:
湖北省:
黃岡市:黃州、紅安、團風、蘄春、英山、武穴、麻城、羅田、浠水、黃梅
孝感市:孝南、孝昌、安陸、大悟、雲夢、應城
武漢市:黃陂、新洲
隨州市:廣水
鄂州市:鄂城
十堰市:竹山、竹溪
安徽省:
安慶市:市區、桐城
銅陵市:樅陽
江西省:
九江市:潯陽區、濂溪區、柴桑區、瑞昌市(南部除外)、彭澤縣局部)
河南省:
信陽市:新縣、商城、羅山、光山、淮濱
陝西省:
商洛市:柞水、鎮安
安康市:平利、白河、嵐皋

通泰片


除了保留了獨立的入聲之外,和洪巢片相比,通泰片保留了更多的古音特徵,也有許多不同於洪巢片的獨特地方,比如:
①,古全濁聲母遇塞音、塞擦不分平仄一律送氣。而普通話和洪巢片是逢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
比如在古漢語裡面同音不同調的“瓶”“病”和“同”“動”兩組字,“瓶”和“同”是平聲,普通話就念成“ping”、“tong”,“病”和“動”是去聲(屬於仄聲),普通話就念“bing”、“dong”,和“並(合併的並)”、“凍”同音。但是在通泰口音理,他們仍然是同音不同調,“病”和“動”也是念成“ping”、“tong”,和“並”“凍”不混。同理,“舅”“就”念成qieu,“毒”念成“toq”,“袋”念成“tae”等等。這可以說是通泰最明顯的特徵。
②,麻開三讀a
比如說“車cha”“遮zha”“扯cha”“寫xia”“斜qia”“姐jia”“蛇sa”等字,在洪巢片里他們的韻母都是/iI/,這是洪巢片和通泰片的一個很大的區別,但是洪巢片鹽城話比較特殊,如鹽城話濱阜小片,“寫xia”“斜qia”,為麻開三讀a,“車”,“遮”,“扯”,“蛇”,韻母都是/ei/,“姐”韻母是/il/。鹽城市區和建湖等地,“姐jia”為麻開三讀a。
③,咸山分等,
淮語通泰片的咸山攝分類
暗un,寒hun ,看kun,官gun,干gun,卷jyun ,三saen,蛋taen,嵌kaen,限haen(白讀),限xiaen(文讀),關guaen ,先xin,天tin,欠qin,現xin
通泰片和洪巢片的不同在於:覃韻全部,談寒韻的牙喉字讀un。比如:“敢”通泰是gun,和“管”同音,而洪巢是gaen(正好跟通泰的“減”的口語讀法類似),和“管”不同音。同樣的例子還有“甘干安暗蚶看”等字。但是通泰西部靠近揚州的地區,口音已經開始向洪巢片靠近了。泰州人基本上都把“敢”念成“gaen”了。
④,通泰片的聲調,通泰片的聲調有6~7個。分佈如下:
7調:興化、如東,南通,通州西部
6調:泰州、姜堰、海安、如皋、東台、大豐、泰興,江都東部,揚中,靖江西南。
7調區的聲調為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陰平:天先拼廳歸
陽平:田賢瓶停葵
上聲:舔顯品挺鬼
陰去:掭線聘信貴
陽去:埝縣病定跪
陰入:貼歇撇踢客
陽入:敵舌別笛軋
6調區則是在7調區的基礎上,將陽去併入了陰平,所以“地”“梯”同音,“丈”“昌”同音,“病”“拼”同音。

洪巢片


除了具備江淮官話的共同特徵外,洪巢片淮語又具有許多獨立的特徵:
⑴、聲母方面:
①除了建鹽等少數點外,絕大多數地區n/l不分。
②南京小片,合肥小片,巢湖小片是南京型平翹,南京市區除外;其他小片平翹不分。
③疑母“ng”:,濱阜小片,巢湖小片有聲母ng,但是影疑相混,其他部分地區ng脫落,併入零聲母。
⑵、韻母方面:
①大部分地區能區分an/ang。由於普通話的影響,不分an/ang的地區正在減少。例如:南京等地的新派口音已有an/ang的對立。
②en/eng,in/ing相混,其中以念en、in者為多。

音系概況


總述

江淮官話的主要特點是,聲母濁音清化,古全濁聲母逢塞音、塞擦音,洪巢片、黃孝片平聲讀送氣清音,仄聲讀不送氣清音;通泰片不論平仄一律讀送氣清音。除通泰片和黃孝東南部及鹽城地區外大部分地區n、l不分,疑母[ng]、影母混同;舒聲韻母系統較華北官話更接近早期官話的代表——《中原音韻》音系,區別其他官話的主要特點即是保留入聲韻,複合母音和鼻音韻尾韻母有顯著單化。洪巢片通常有5個聲調,陰平、陽平、陰上、去聲、入聲,其中合肥小片廬江話依古清濁入聲分陰陽,有6個聲調。黃孝片部分地區和通泰片聲調有6~7個,存在入聲去聲分陰陽。

詳細說明

1、音系概況:
⒈淮語的聲母數量一般在17個[揚州]——24個[如東]之間:
①、洪巢片有17個[揚州]
即:b、p、m、f、d、t、l、g、k、h、j、q、x、z、c、s、○
少部分方言(建鹽方言)可以分清n/l,故有18個聲母;
濱阜方言既分清n/l,保留有疑母ng,故有19個聲母;
②、通泰片有18個[丰台]——24個[如東]聲母,其中以下16個為通泰方言所共有。
即:b、p、m、f、d、t、g、k、h、j、q、x、z、c、s、○
其他8個聲母根據方言不同而增減:l、n、ng、v、zh、ch、sh、r
⒉淮語的韻母數量一般在36個[懷遠]——54個[南通]之間,以45個韻母左右為多:
①洪巢片有36個[懷遠]——53個[高郵]韻母,
其中入聲韻韻母4個[懷遠]——16個[高郵]
②通泰片有48個[泰州]——54個[南通]韻母,
其中入聲韻韻母13個[泰州]——17個[海安]
⒊淮語的聲調數目在5個——7個之間:
洪巢片一般有5個聲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
通泰片有6個或者7個,即: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2、語音特點:
⒈淮語和普通話相比最大的語音特點就是有入聲:
絕大多數地區都只有喉塞音[-ʔ]一個入聲韻尾;
安慶市的桐城、銅陵市的樅陽只有[-l]韻尾;
唯有寳應一地有[-ʔ]、[-l]兩個韻尾;
還有極少地區入聲韻尾弱化或失去入聲韻尾的,如南京、新海連等地。
⒉咸山攝三分:
即:“関”與“官”不同音、“站”與“戰”不同音。
此兩攝北方話一般都已經合流,今只有一類韻母[an](不計介音)。而在淮語中,絕大多數都有兩組或者三組讀音。一般的演變規律是:一等合口呼歸桓歡韻;一等開口呼、二等歸寒山韻;三四等同歸先天韻。在具體分合上各地又有所出入,在此不一一贅述。
⒊陰平調值多為31或21的低降調:
除海州一地的陰平調值為214曲折調;合肥方言、高郵方言、金湖東南部方言、天長東北部方言為平調;其他地區陰平調值多為31或21。
⒋部分地區陰陽聲韻合流:
即陽聲韻韻尾弱化變為鼻化韻,陰聲韻鼻化變成鼻化韻,這樣陰陽聲韻之間有了交叉關係。
例如:在泰州方言中:“梅”≈“棉”、“冰”≈“邊”;
鹽城方言中:“姐”≈“剪”、“哥”≈“官”。普通話的影響,部分已合流的陰陽聲韻又有了分離的跡象。
⒌部分地區知三章三在咸山攝和假攝中保留j、q、x的讀法:
例如:淮陰、揚州、泰州,東台等地,“遮”、“纏”、“扇”的聲母分別為“j”、“q”、“x”。
⒍大部分地區無兒化韻er。

發展狀況


江淮官話人群尤其是新派的語音、辭彙及語法向普通話迅速靠攏,誤讀、異讀層出不窮,地方文化特色辭彙的逐漸消失。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⒈、新派“訛音”的主要特點:
①、入聲混亂:
⒈入→舒:肉、劇、郁、酷、麥、玉、薩等等,不可計數。
或將“麥當勞”誤讀如“賣當勞”,“鬱悶”誤讀如“遇悶”,可謂慘不忍聽。
⒉舒→入:賀、慕。
②、咸山攝三分混亂:
⒈寒山→桓歡:例如“患”,即把“患”誤念為“換”
⒉桓歡→寒山:例如“灌”,即把“灌”誤念為“摜”
⒊寒山→先天:例如“奸”,即把“奸”誤念為“煎”
⒋先天→寒山:例如“戰”,即把“戰”誤念為“站”
其中以“桓歡→寒山”、“先天→寒山”這兩組變化最為顯著,並且在江淮各地皆有體現:
●在洪巢片建鹽[建湖、鹽城]方言中,知組、章組咸山攝先天韻有明顯被同化成寒山韻的趨向。在30歲以下人群中,“展”、“纏”、“閃”等字多被誤讀為“斬”、“蠶”、“散”。
●在洪巢片蕪湖方言中,咸山攝桓歡韻一部分已經被同化成寒山韻。新派文讀常將“管理”誤讀為“guan3理”,而單用“管”字做動詞時仍讀作guon。然而在45歲以上人群中此兩韻仍然是嚴格區分的,與建國初方言調查的結果相一致。
③、普通話音泛濫:
文牘例如:在老派揚州方言中,“大家”只有“da4 ga1”這一個讀法;年輕人則受普通話的影響多讀為“da4 jia1”。[參見《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揚州方言詞典》第61頁]
再比如:受到洪巢片的影響,通泰方言的中西部地區大量的濁入字有陽入(白)一讀、又有陰入(文)一讀,有些則只有陰入一讀。其中泰州市最甚,如今有大量的濁入字只具文讀陰入,這項音變正在繼續並加快,也許在若干年後,泰州市的陽入會完全混同與陰入。[參見顧黔 《通泰方言音韻研究》第501頁]
⒉、地方特色的辭彙大量丟失,取而代之的是普通話辭彙:
新派常以“藏”代替“囥”、以“濺”代替“灒”、以“選”代替“揀”、以“撞”代替“牨”、以“按”代替“撳”…不計其數。究其原因,年輕人大多認為地方語言是土語,不好用文字來表達,更不要說進入書面語。但實際上恰恰相反,淮語的大多數方言字在歷朝歷代國家編纂的字典里都有收錄,是很正宗的漢語辭彙。

歷史沿革


概述

中國自古地分南北,江淮居其中,江淮之間,氣候物產、語言風土,其特點也都居南北之中。語雲“桔逾淮而北為枳”,應是地理環境使然。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云:“方言差別,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為巨異。或失在浮清,或滯於重滯。”揚雄《方言》記載顯示,早在漢代本省境內偏西地區,西接淮河南北是一個方言區。這個方言區居南北之中,受南北方言和其他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影響,逐步發展演變成為江淮方言區,橫亘江蘇、安徽中部、全省遂成為三個方言區。

商周到戰國

從商周兩代開始,黃河流域的華夏族向東向南兩個方向發展,現今江蘇方言的分佈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經過長期演變形成的。華夏族向南發展,從關中、中原出發首先到達江漢流域,《詩經》國風中《周南》有《漢廣》,《召南》有《江有記》,都是江漢地區的詩,可以稱為“楚風”,說明殷周之際這裡已被視為諸侯國之列,語言文化已經華夏化了。周初周公旦曾率軍東征,戰勝東夷,但是南面今江蘇安徽境內的徐夷、淮夷仍很頑犟,曾多次與周互有攻伐:戰爭使敵對雙方進行了語言文化的交流。到春秋時期,徐夷、淮夷才被吳國征服,今江蘇全境幾為吳國所有。這時吳國與中原諸國關係密切,與蠻夷各族共同接受華夏文化。東周以來楚國向東擴張,吳楚連年戰爭,雖然楚國失敗,但是由中原入楚的先進文化反倒因戰爭更多更快的傳入吳國,加速其華夏化的進程。這時吳國與中原內地的往來也頗為頻繁,公子季札訪問魯、齊、鄭、衛、晉諸國,表現了很高的華夏語言文化修養。晉國助吳攻楚,還派去戰車隊,教以戰法。齊國軍事家孫武訓練吳軍,齊景公還把小女兒嫁給吳王闔閭的長子。孔子有一位大弟子言偃(子游〕是吳人,曾在魯國任武城宰。此外,楚人伍子胥奔吳,過江時漁父唱歌示意,語言可通。還有文種、范蠡也是楚人,他們到越國做官,出謀劃策,語言上也沒問題。所有這些都表明吳越兩國已經放棄原來的蠻夷語言,成為與楚方言相近的華夏語的一個方言。戰國時期,楚國中心逐步東移,最後都城遷到壽春(今安徽壽縣〕,楚語對東部地區特別是江淮地區語言的影響更大了。

兩漢時期

江淮方言情況可以通過西漢揚雄《方言》的記載來了解。上文說過,當時省境偏西部西接淮河南北為江淮方言區,其他是吳方言區。這是因為《方言》記載辭彙的流行區域,總是江淮並舉,其中多次與楚國中心地區的郢相聯繫。表明楚是一個大方言區,並且隨著勢力向東擴張,楚語也向東發展,此後逐步擴大到長江下游以北地區,吳方言區則多吳越並舉,吳揚並舉。吳是包括江北的。揚州地域廣大,與江淮荊楚陳青徐都有並舉,可見當時在下江江東廣大地區已形成一種大體相近的華夏語方言區,即後來的吳方言

南北朝時期

全國處於分裂狀態,戰爭頻仍,加之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士民為避亂紛紛南遷,江淮和江南地區受到中原漢語的衝擊,尤以長江兩岸為重,江淮間是主要戰場,作為戰爭手段,軍事家往往採取遷民或屯墾的措施。江南鎮江以上則是南來難民的主要停留地區。聚居甚眾。所有這些情況都是最能引起語言變化的因素。自此以後,江淮之間逐步演變為江淮方言,甚至擴大到南京鎮江一帶。後來宋朝南渡,歷史重演,北人再度南遷,江淮之間為要衝,戰爭和人口變動促使語言發展,致使江淮方言與吳方言拉開距離,遂成本省三種方言鼎立的局面。
在江淮語言史上,通語和方言的消長,隨著帝王都邑的轉移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曾有兩次大變動,六朝時期的建康話和明代的南京話都曾上升為全國性的通語。
四世紀初,東晉政權在建康建立,北方大批南逃的人渡江集結於建康,並進而成為都城的主人。這些從以舊都洛陽為中心南來的人帶來洛陽話,他們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居於主導地位,這種外來語逐步成為建康的官話,士民在公共場合須說洛陽話。本來建康的本地話是吳方言,自從中原來的洛陽話入主以後,經過長期的融合,建康土語逐步被吸收,到南北朝時已基本演變為中原通語。南北朝時的語言學者顏之推云:“自茲(按指三國魏)厥後,音韻鋒出,各有風土,遞相非笑,指馬之喻,未知孰是。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核古今,為之折衷。榷而量之,獨金陵與洛下耳。”(《顏氏家訓·音辭》)金陵話與洛陽話相提並論,其實金陵話來自洛陽話,當時南北兩大都邑的話是基本相同的,都是高於方言的通語,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行全國的共同語。建康方言自來被稱為南方官話,是在東晉南朝時期奠定基礎的。但是當時南來的人以過江為安,所以大量集中在沿江南岸。江北地區,特別沿江北岸揚州、泰州、如皋一帶,吳語並沒有很快蛻變,直到隋煬帝游江都(揚州)時,還“好為吳語”。“帝自曉占候卜相,好為吳語。夜置酒,仰視天文,謂蕭后曰:‘外問大有人圖儂(按胡三省注云:吳人率自稱為儂),然儂不失為長城公,卿不失為沈后(胡註:長城公,陳叔寶,叔寶后沈氏),且共樂飲耳。’”(《資治通鑒》卷185)正如王導在建康時好為吳語,可知隋末揚州尚有吳語的存在。

明代以後

明代初期建都南京,南京又成為帝王都邑,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南京話也就因之取得官話的地位,江淮官話也就是全國性的通語。官吏、商人和知識份子必須學會官話,才能較好地到外地進行語言交際,這是勢所必然的。加之明初官修《洪武正韻》,頒行全國,作為讀音用韻的標準,在當時享有很高的權威。此書的語言基礎當是以南京話為主體,走“參校方俗,考核古今,為之折衷”的老路子,這就加犟了南京話作為通語的地位。此外,南京在地理上和語言系統上都接近中原話,比觀《洪武正韻》和《中原音韻》的異同可知,中原漢語自古為全國通語,這是南京話可以作為全國通語的重要條件。這時的中原話和北京話都已失去四聲中的入聲調。
明末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如利瑪竇、金尼閣等,他們看到中國的方言分歧,同時也發現有官話的存在,學會官話對於在各地傳教最為方便,據研究,他們認為當時南京話就是官話。利瑪竇和金尼閣都在南京學過漢語,並分別著《西字奇迹》和《西儒耳目資》,用他們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拼寫漢字,採用漢語傳統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五個聲調,是符合當時南京話的,直到清末鴉片戰爭前後,傳教士還認為南京話是漢語的代表。雖然明清以來,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官話的語音以北京話為標準,成為普通話的前身。但是,就漢語的傳統和歷史地理的地位而言,南京話始終有其重要地位。

方言爭議


江淮官話屬於漢語官話存在較多爭議的大區語言,主要的爭議包括:
1,江淮話尤其淮東一帶是否為屬於現代官話之範疇
江淮話普遍與現代官話差異顯著 相互之間不能直接交流 在音系辭彙文法上均有相當特色 在淮東一帶尤為昭著
2、黃孝片是否屬於江淮官話
黃孝片的鄂東部分,雖然有入聲調,但它的入聲調音長比普通聲調還長,與洪巢片、通泰片大為不同,黃孝片是否應屬江淮官話,都有爭議。
3、江淮官話與吳語的關係
有以下幾種看法:
所有江淮官話(或洪巢片、通泰片的全部)均由吳語演變而來;
只有部分江淮官話均由吳語演變而來;
江淮官話僅帶有吳語的底層,不一定是(或一定不是)從吳語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