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皇帝朱元璋

2006年由李前寬、肖桂雲執導的電視劇

《傳奇皇帝朱元璋》是由李前寬肖桂雲執導,陳寶國、徐帆、唐國強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

全劇圍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生的歷程為線索,描述了朱元璋從17歲到71歲的傳奇人生;並再現了1368年朱元璋稱帝后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該劇在2006年cctv8播出。

劇情簡介


《傳奇皇帝朱元璋》劇照
《傳奇皇帝朱元璋》劇照
大明王朝洪武十五年的重陽節,朱元璋(陳寶國飾演)攜妻率隊重遊皇覺寺,當他看到巍峨壯麗的皇覺寺甚感欣喜,回憶起了當初從皇覺寺起家的種種艱辛歷程:在濠州皇覺寺里,朱元璋是一個挑水做粗活的小和尚。寺廟佛性大師見他聰明伶俐,但人在佛前,卻沒有禪心,於是教他熟讀史書。由於連連征戰,災荒頻頻,寺廟沒有足夠的粥供給眾僧了,朱元璋只好雲遊四方,開始了長達四年的討飯生活。他幾次餓昏倒地,被人救起。儘管食不果腹,卻暗察時態變遷;在元朝統治風雨飄搖之時,他斷定這是亂世出英雄的大好機遇,於是投身郭子興紅巾軍,做了郭子興(唐國強飾演)親兵。
郭子興被歹匪趙均用劫持,朱元璋設計假扮郭子興女兒馬秀英(徐帆飾演)前去成親,乘機打敗趙均用,救出郭子興,郭子興感動之下,將養女馬秀英嫁給朱元璋為妻。朱元璋帶兵打仗,屢立戰功,威望越來越高,許多仁人志士都投奔在他的旗下。郭子興聽信讒言,要將朱元璋手下的將士全部收歸己有,朱元璋恬退隱忍,欣然同意,獲得郭子興信任,更博得將士們的同情,郭子興病亡后,朱元璋統領了這支軍隊,他善待謀士,籠絡大將,深得民心。時值天下幾分:西面有陳友諒(李慶祥飾演),東面有張士誠,北面有小明王與元軍作戰,朱元璋於是向江南挺進,逐漸擁
《傳奇皇帝朱元璋》劇照
《傳奇皇帝朱元璋》劇照
有江淮、湖廣、閩浙等大片土地,他開始招納賢士以謀求大業。這時,佛性大師(辛靜飾演)向他推薦“浙江四賢”。軍隊在打下懋州后,部分官兵開始淫亂,為了穩定軍心,朱元璋誤殺將士進獻給自己的美女——江南才女蘇坦妹潘雨辰飾演),從而掀起了一場讀書人對他的討伐。為了彌補過失,朱元璋痛心疾首,毅然在蘇坦妹墓前立下“罪己碑”,坦誠懺悔,終於贏得了“浙江四賢”的歸附;此時,各路義軍風起雲湧,紛紛稱王稱霸,朱元璋攻於心計,不露聲色,虛心接受佛性大師“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建議,對北方小明王俯首稱臣,潛心擴大自己的地盤和隊伍,等待時機,決不張揚跋扈。
朱元璋在謀士劉伯溫(洪濤飾演)的計謀下,打敗了陳友諒和張士誠軍隊。這時,北方小明王降旨要以金陵為京,朱元璋表面答應,興師動眾到江邊迎接,背地裡卻暗度陳倉,造成小明王溺水身亡。小明王一死,朱元璋順理成章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新國成立后,百廢待興,各州縣望風歸附。作為開國皇帝,朱元璋講求廉正清明,律法嚴明:丞相楊憲(王明智飾演)為其侄兒鄉試作弊,被朱元璋當場抓獲,將楊憲斬首示眾;大臣李善長(姜華飾演)侄兒收授賄賂,朱元璋責令剝皮實草,警示眾人;朱元璋親侄兒朱文正(王俊人飾演)賣官買官,私設家奴,朱元璋大義滅親,要兒女引以為戒。他恢復鄉試,唯才是舉,減免賦稅,懲治貪官,微服私訪,並親自躬耕于田畝,一時被百姓擁戴為青天。
然而,朱元璋的好色貪婪也隨著皇袍加身而急劇膨脹。他開始大選秀女,充實後宮。他強佔皇后丫鬟金菊(趙婉亦飾演),離散妻妹郭惠(邊蕭蕭飾演)和戀人藍玉(李翰均飾演)的愛情,才女楚方玉(鄧英飾演)女扮男裝參加鄉試,中得頭名狀元,朱元璋並不念當年楚方玉的救命之恩,貪其美色,強娶豪奪,最後逼迫楚方玉以死抗爭。儘管嬪妃眾多,朱元璋卻深感皇后馬秀英賢德,對她十分尊重,當聽到街頭百姓以燈謎辱罵皇后時,他一怒之下居然殺掉了全街百姓。
打下江山後,朱元璋並沒有高枕無憂,他時時感到宮廷四處危機四伏,君臣之斗、權利之爭猶如離弦之箭,一觸即發。陳友諒皇后達蘭(卡迪琳娜飾演)被朱元璋霸佔,腹中懷有陳友諒骨肉,生下遺腹子潭王朱梓后,發誓奪回江山,為陳友諒報仇,於是拉攏大臣胡惟庸(侯天來飾演),企圖使朱元璋廢太子立潭王;被朱元璋識破后,達蘭一不做二不休,利用萬壽節對朱元璋行刺;皇覺寺和尚如悟仇恨朱元璋割掉了自己的舌頭,對朱元璋進行瘋狂地報復;大臣胡惟庸趁朱元璋對自己信任之際,設計陷害忠良,建立朋黨,擴大羽翼,將朱元璋以前的仇人紛紛拉攏到其手下,以期搶奪帝權;大將軍藍玉駐守邊關,手握兵權,居功自傲,和朱元璋妃子私通,妄想叛亂朝廷。
朱元璋砸碎了蘇坦妹墓前的“罪己碑”,設立錦衣衛,大興文字獄,完完全全把皇權的威望和兇殘顯示得淋漓盡致。胡惟庸以家中古井噴酒為由,想趁機殺害朱元璋,朱元璋令六路羽林軍包圍胡惟庸府邸,將胡惟庸捉拿歸案,胡惟庸及黨羽3萬餘人全部被斬首;大將軍藍玉預謀謀反,朱元璋先下手為強,將其逮獲,五馬分屍,並將牽連的黨羽一萬多人全部殺戮。多疑和恐懼使朱元璋大開殺戒,他幾乎殺絕了開國元勛和功臣,在維護自己用血汗打下的大明江山的同時,他也感到了一份擁有皇權卻是”高處不勝寒“的孤獨。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朱元璋陳寶國大明開國皇帝,為人亦正亦邪,善用人。
馬秀英徐帆明太祖皇后,太祖朱元璋稱她“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
郭子興唐國強紅巾軍領袖,反元民族英雄,提攜朱元璋。
郭寧蓮 曾黎 明太祖之寧妃,女將且為人剛烈。
胡惟庸侯天來明朝最後一個宰相,后謀反被處死。
李醒芳馬躍
李善長姜華 明朝開國丞相,后獲罪抄家滅門。
朱標 潘粵明 太祖長子,為人仁慈,早逝。
達蘭卡迪琳娜 陳友諒美色皇后,後為朱元璋達妃。
劉基洪濤太祖開國軍師,為人足智多謀,且知功名身退。
宋濂石維堅太子師,后因牽涉胡黨被流放。
雲奇林柯
錢萬三李嘉存
錢大姜超
楚方玉鄧英元末明初,江浙一帶著名的才女,和蘇坦妹並稱“江南蘇楚”。
郭惠邊瀟瀟 郭子興之女,朱元璋之惠妃,本與藍玉兩情相悅。
藍玉李翰均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后謀反被殺。
汪廣洋史憲富
楊憲王明智谷峰
廖永忠杜振清明開國大將,殺龍鳳皇帝成就朱元璋。
金菊趙愷依馬秀英近婢,後為哀妃,一生命運悲慘。
張氏趙靜徐曉青
章溢李前寬谷峰
佛性辛靜芒萊
蘇坦妹潘雨辰 元末明初,江浙一帶著名的才女,和楚方玉並稱“江南蘇楚”。
徐達魯玉傑
湯和張興哲海頓
朱文正王俊人
朱允炆姜泰郎
馮國用閆沛
胡廷瑞孫修大
陸仲亨李士際
楊希聖姬鵬
費聚李學軍
朱棣高源
朱梓張兵
如悟張宏林
郭山甫劉廷堯郭寧蓮之父
陳友諒李慶祥谷峰
常遇春張林
馬二吳子崢
陳寧劉小寶
李存義劉和群
朱棟劉侃
劉三吾王士俊
沐英周航孫佳禾
朱文忠陳雨海頓
鄧愈徐連順海頓
麻太醫李士德
張子明石航
胡大海趙樂谷峰
胡正於樂
麥粉人薛喜龍
牢頭李敬平

職員表


出品人楊步亭 、王松山、朱永德、李康生、李博倫、李健
總導演李前寬 、肖桂雲
製作人韓三平、馬潤生、宋振山、李前寬
監製劉德宏、姜濤、卓伍、羅立平、王小川、程春麗、張敬、高建民
美術設計王子偉
造型設計楊樹棟、劉皎
編劇張笑天
服裝設計趙宏艷、李敬平
攝影粟力 、於長江
錄音宋寧寧
剪輯施萬春
場記張春榮、楊柳
道具程天、于振軍 、靳東、周曉寧 、姜鳳緣、劉炳義
布景師梁志德、劉長富、周世沛、孫學忠

角色介紹


  • 朱元璋

    朱元璋

    演員 陳寶國

    明朝開國皇帝,也是一個極富爭議的政治家。他出身卑微,是一個從歷史的夾縫中鑽出來的英雄。身上特有的平民氣質和自卑感一直伴隨著他的君王生涯。他是一個有七情六慾的皇上,同時他又是詭計多端的,他是一個集猜疑大度於一身的人,由於他出身“布衣”,有農民那種狹隘和妒忌,是個很矛盾,也很反覆無常的人。朱元璋有很強的佔有慾,君臣的妻子他也要佔有,他在制國的時候也敢於大刀闊斧。生性多疑善思,經常寫字條,記下自己要交辦的事情和自己的想法等。最後的結尾改成了沒有按照史料上的記載死在了病床上,而是死在金鑾殿龍椅上。

  • 郭子興

    郭子興

    演員唐國強

    元帥,馬皇后養父,性格豪爽,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人,地主出身。他信奉白蓮教,並加入其組織,散發自己的錢財。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他率眾起義,於次年攻克濠州,稱元帥。朱元璋投奔郭子興,深得其賞識,后將養女馬秀英嫁與朱元璋。至正十五年用朱元璋之計,郭子興取下和州,同年春在和陽病死。

  • 馬秀英

    馬秀英

    演員徐帆

    郭子興的養女,朱元璋的皇后,從小很聰明,長得也很漂亮唯一的“缺陷”就是一雙大腳。她和朱元璋成婚以後,感情也一直非常好,一心幫助朱元璋,和他共患難,深受百姓大臣愛戴。

  • 胡惟庸

    胡惟庸

    演員侯天來

    明朝謀臣之一,是個老謀深算的權臣,1355年投奔朱元璋,在明朝創建、發展的初期,得到朱元璋的信任,被任命為丞相,獨攬中書省大權。在他任相期間,憑藉皇帝的寵信,驕恣漸露,在朝中有恃無恐,並結黨營私,對皇權造成極大的威脅。為了罷中書省、廢丞相,朱元璋經過縝密的考慮和多方面的改革,逐漸削弱胡惟庸手中的權力,相權和皇權的鬥爭不斷激化。胡惟庸為此密謀起事,后被告發,朱元璋藉此誅殺胡惟庸及其家人。此後,朱元璋以肅清逆黨為名,大規模地屠殺,坐誅者3萬多人。

  • 郭寧蓮

    郭寧蓮

    演員曾黎

    郭子興的女兒,朱元璋的二夫人,喜歡舞刀弄槍,是一位陪朱元璋馳騁疆場、率兵打仗的巾幗英雄。

  • 李善長

    李善長

    演員姜華

    明朝開國丞相,后獲罪抄家滅門。因其侄李彬一事惹的龍顏不悅,遂寫謝罪表,以表悔意。又因賀壽向湯和調親兵修建丞相府,被朱元璋得知,使朱元璋更心生憤懣。后被罷丞相一職。

  • 劉基

    劉基

    演員洪濤

    配音 李立宏

    太祖開國軍師,為人足智多謀,且知功名身退。因遭胡惟庸詆毀,被朱元璋投入牢中。又因眾臣獄中探望劉伯溫,朱元璋得知,龍顏大怒,欲斬劉基,幸得寧妃相助,劉伯溫死罪得免。后朱元璋親赴刑場赦免劉伯溫。

  • 達蘭

    達蘭

    演員卡迪琳娜

    配音徐曉青

    陳友諒美色皇后,後為朱元璋達妃。生陳友諒遺腹子潭王朱梓后,發誓奪回江山,為陳友諒報仇,於是拉攏大臣胡惟庸,企圖使朱元璋廢太子立潭王;被朱元璋識破后,達蘭一不做二不休,利用萬壽節對朱元璋行刺。

  • 郭惠

    郭惠

    演員邊瀟瀟

    郭子興之女,馬秀英的妹妹。本與朱元璋旗下大將藍玉將軍情投意合,朱元璋謊稱其岳父臨終前口述遺囑將郭惠嫁予自己,拆散兩人。后郭母辭世,郭惠得知“遺囑”的真相后,與藍玉於寺中私會,最終被朱元璋斬首。

  • 藍玉

    藍玉

    演員李翰君

    本與郭子興之女,馬秀英的妹妹郭惠兩情相悅,被朱元璋拆散。藍玉性格跋扈,與朱元璋漸生隔閡,因深夜入元太子妃住所自感大禍臨頭,與詹徽密謀造反。后朱元璋命御林軍連夜突襲藍府,藍玉被擒,最終被五馬分屍於午門。

  • 金菊

    金菊

    演員趙婉亦

    皇后馬秀蓮丫鬟,被朱元璋強行霸佔。後為皇子朱棟義母,朱棟突發怪病時,幸得金菊相救。最終被封為哀妃。

  • 楚方玉

    楚方玉

    演員鄧英

    “江南楚、蘇兩才子”之一,因決心為蘇坦妹雪恥報仇,女扮男裝參加鄉試,中得頭名狀元。曾用半罐泔水救活朱元璋,朱元璋並不念當年楚方玉的救命之恩,貪其美色,強娶豪奪,最後逼迫楚方玉以死抗爭。

  • 蘇坦妹

    蘇坦妹

    演員潘雨辰

    名滿江南的才女“楚、蘇”之一,養子朱文正向朱元璋夜獻的“浙西”美女,被朱元璋誤殺。其後朱元璋為了彌補過失,毅然在蘇坦妹墓前立下“罪己碑”,坦誠懺悔。

音樂原聲


曲目名稱演唱者詞曲作者
《江南三月可問天》(片頭曲)朱海(詞)
《世事難料》朱海(詞)
《天下百姓說了算》朱海(詞)
《美人痛》劉德華劉德華(詞)

幕後製作


幕後花絮

• 該劇導演李前寬看中那個時候剛從學校畢業沒多久的曾黎,是因為她身上的“英氣”,因為郭寧蓮是一個敢說敢為的女性,還能征善戰,頗有些花木蘭的風範。然後導演說他一見就覺得她的氣質很合適。
• 曾黎因為與徐帆的大段對手戲太緊張,擔心自己的表演在其面前會特別幼稚,剛開始拍的時候怎麼都進入不了角色;聊天后發現跟徐帆她們都是湖北人,話題很多,慢慢的她就不緊張了。
• 劇中曾黎飾演的郭寧蓮男扮女裝,與穿著同樣裝束的陳寶國一起演對手戲時,陳寶國大嘆曾黎穿男裝更帥氣,倍感壓力。
• 潘粵明當初在拍攝《白蛇傳》的同時客串《傳奇朱元璋》。
• 據曾黎透露,在拍攝現場陳寶國總是保持一種很嚴肅的狀態,因為戲份特別重,大部分時間都在忙著研究劇本,私下很少有機會說笑。不過還是會像是一個大哥一樣照顧他們。
• 該劇中,曾黎和聶遠雖然是第一次合作,但已經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曾黎過生日時,聶遠還和全劇組的工作人員一起,幫她慶祝。

作品評價


在該劇中,“朱元璋登基大典”、“水鄉燈會”等大戲場面栩栩如生、氣勢磅礴。除了眾多歷史事件之外,該劇還在一些細節上下功夫,通過一些“新編故事”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使朱元璋的形象更加豐滿。
該劇播出后,遭到歷史研究者炮轟,《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稱看了《傳奇皇帝朱元璋》前兩集就挑出不少毛病,如開頭並沒有描述幼年朱元璋的場景,劇中有很多的重要歷史人物在史書上找不到原型等。當時明月認為發揮是應該以史實為基礎的,電視劇應該按照真實的人性去描繪歷史、描繪歷史人物。
該劇開播前被寄予厚望,而播出后僅兩天就有大批觀眾表達對史實過量篡改及演員表演空洞乏味的不滿,劇中設置的太多感情線索,保證了長度,卻沖淡了主題。許多觀眾紛紛表示,該劇的人物塑造過於主觀,是最大的敗筆。朱元璋的感情糾葛過多、而馬皇后卻小女人味道十足、胡大海簡直成了頭腦簡單的“愣頭青,角色很令人失望。一些觀眾表示,該劇多處情節與史實嚴重不符,甚至包括一些觀眾耳熟能詳的事。如該劇第一集中,與朱元璋相遇之後又送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箴言的恩師“佛性”歷史上並無此人,而上述九字箴言是出自朱元璋的謀士朱升;該劇顛倒了史實中一些人物的利害關係,如歷史上楊憲和劉伯溫是非常緊密的政治夥伴,而在該劇中劉伯溫卻成了朱元璋殺楊憲的幫凶之一。該劇號稱為描寫朱元璋政治生涯的歷史正劇,卻沒有從朱重八小時候父母雙亡,被迫靠乞討為生的經歷演起。次要人物方面的細節“弱智至極”,一些低級錯誤也讓觀眾摸不到頭腦。該劇播出僅4集,引發的爭議就足以令央視及《傳奇皇帝朱元璋》劇組汗顏。該劇集中統一了多部歷史正劇的通病:正劇不正,戲說過多。通篇的多角戀、後宮淫亂等劇情沖淡了朱元璋戎馬一生的赫赫戰功和各種名將的形象渲染。該劇存在著各種不足,戲說味道過濃,劇情胡編亂造,而且貽害後人,未能達到觀眾希望看到的逼真的史實、對歷史人物的貼近感,和對青少年的歷史教育啟蒙。(瀋陽晚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