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連

牽連

牽連,漢語辭彙,拼音是qiān lián,基本解釋為;牽涉,關聯,聯繫;牽扯,連累,株連。

引證詳解


1、關聯
①康濯《春種秋收·牲畜專家》:“我不知道劉春堂跟牲口市上的買賣有什麼牽連。”
②《淮南子·要略》:“理萬物,應變化,通殊類,非循一跡之路,守一隅之指,拘系牽連之物,而不與世推移也。”
③《朱子語類》卷七五:“參伍是相牽連之意。”
例句:他與這筆買賣有牽連。
2、連接;聯繫
①明·唐順之《敘廣右戰功》:“公兵與百戶兵牽連行至城,城中人讙,始知柳州兵之能戰賊也。”
②艾青《雙尖山》詩:“使南北的居民保持了一線牽連。”
③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3、株連;連累
①清·方苞《獄中雜記》:牽連佐證法所不及者。
②宋·歐陽修《鎮安軍節度使程公神道碑銘》:“自仲淹貶而朋黨之論起,朝士牽連出,語及仲淹者,皆指為黨人。”
③清·昭槤《嘯亭續錄·牧庵相國》:“后因閩中事牽連,謫戍西域。”
④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若與此輩理論,可以被牽連到白費唇舌,一事無成。”
4、留連;牽掛
①《紅樓夢》第五回:奴去也,莫牽連
②唐·韓愈《劉統軍碑》:“既葬,將反柩於京師,舍於墓次,故吏文武士門人,送客訖事,會哭將退,咸顧戀牽連。”
5、拖延
杜牧《雪中書懷》詩:“北虜壞亭障,聞屯千里師;牽連久不解,他盜恐旁窺。”
6、猶聯袂
清·錢泳《履園叢話·景賢·書周孝子事》:“子善書畫,而無門可投;吾多交遊,而無物為贄,盍牽連南行,彼此各有所濟。”
7、猶纏綿
元·朱孟翁《春日田園雜興》詩:“牧兒懶散騎牛過,遊子牽連信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