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城遺址
箕城遺址
![箕城遺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7/mc7101b2e23a1396a67740a224dec214d.jpg)
箕城遺址
遺址東西長約600米,南北寬約500米,分佈面積300000平方米,出土了與商文化高度融合的粗柄盤形豆,繩紋口侈沿深腹鬲,翻緣鬲等。另出現了房址9座,陶窯3座,灰坑390座,還出土了商代晚期金耳飾1件,陶靴1隻。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晉侯敗狄於箕。”《春秋輿圖》謂,箕,晉地,在今山西太谷縣東三十五里。《明萬曆志-太谷縣誌》:“箕城:在縣東三十五里。商時紂封箕子於此。《左傳》:魯僖公三十三年,晉敗狄於箕。杜預註:太原陽邑縣南有箕城。古陽邑城在縣東二十里。春秋時,晉大夫陽處父食邑。秦漢時為縣治。北周建德六年西徙。故治遂廢,城址微存。”明確表明太谷縣是由陽邑城遷徙而建,而古箕城就在太谷縣東三十五里。
按照古書的記載箕子的封地箕城就在古陽邑城之中,也就是現今的太谷縣境內。而在1953年秋或1954年秋,小白鄉的王村的村民們在挖紅薯窖時,挖出一古墓,除屍骨外,還有一塊方形碑,上有“葬於箕城之內故塋以北”的字樣。后據調查王村旁邊的白燕存正是古箕城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