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

2011年由菲利普·諾伊斯執導的美劇

《復仇第一季》是由菲利普·諾伊斯執導,由艾米麗·萬凱普瑪德琳·斯托領銜主演的都市劇情美劇。

該劇主要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孩隻身回到曾經住過的漢普斯頓鎮復仇的故事。

該劇於2011年9月21日在美國ABC電視台首播。

劇情簡介


這個鎮上的人們漂亮、富有、身份顯赫,但有個女孩決心要復仇毀滅所有人。艾米麗(艾米麗·萬凱普飾)新搬到了漢普斯頓鎮,她認識了有錢的鄰居,結交了新朋友,看上去她完全融入了這個小鎮,但對於一個年輕女孩隻身住在富人小鎮來說總有那麼點奇怪。事實上,艾米麗並不是鎮上的新居民,這裡曾是她的家,直到噩運降臨到她的家庭里毀了他們的名譽和一切。艾米麗現在再次回到了這裡,她要更正這裡的錯誤,她清楚最好的只有一種方法——復仇。
復仇海報
復仇海報
參考資料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艾米麗·萬凱普艾米麗
瑪德琳·斯托維多利亞·格雷森
亨利·科澤尼康拉德·格雷森
喬什·鮑曼丹尼爾
加布埃爾·瑪恩諾蘭
阿什麗·瑪德克薇阿什莉
尼克·維切斯勒傑克
安貝·瓦萊塔莉迪亞
康勒·帕奧羅Declan Porter
James McCaffreyRyan Huntley
布萊恩·古德曼Carl Porter
麥克斯·馬蒂尼Frank Stevens
真田廣之Satoshi Takeda
希·龐德Warden Sharon Stiles
Mel FairMale Reporter

職員表


出品人Mike Kelley
製作人菲利普·諾伊斯、Salvatore Stabile、Gretchen J. Berg、Aaron Harberts
原著Fil Eisler 
導演蒂姆·亨特、Tim Hunter、菲利普·諾伊斯、科林·巴克西
副導演(助理)Glenn Steelman、Carlos De La Torre、Margot Coleman
編劇Salvatore Stabile、Liz Tigelaar、Dan Dworkin、Elle Triedman 
攝影辛西婭·普謝克、John Smith 、Chris Manley
剪輯Conrad Smart、John M. Valerio、Sue Blainey 、Martin Nicholson
藝術指導Bruce Alan Miller 、John Hansen 
美術設計Christopher Burian-Mohr 、Colin De Rouin 
服裝設計Jill M. Ohanneson、Marie-Sylvie Deveau
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Emily Thorne

    Emily Thorne

    演員Emily Van Camp

    剛剛搬到漢普頓。她擁有鄰家女孩般清純靚麗的外表,人又很友好,那些家財萬貫的富豪鄰居們很快和她交上朋友。可是一個如此年輕的女孩獨自一人在富人天堂里生活不讓人感覺奇怪嗎?事實上,Emily對這裡的一切都不陌生--她曾經在這裡出生、成長,直到十七年前的一天,她父親最信任的鄰居Grayson夫婦以卑鄙的手段陷害她父親,令他蒙冤入獄被判終身監禁。從那以後,Emily再也沒有見過父親。這些年她孤苦伶仃地流浪在外,她回來了--帶著虛假的身份,帶著滿腔的怒火,帶著復仇的慾望。她唯一的目標就是讓曾經毀掉她家庭、顛覆她家族聲譽的仇人血債血償。但她必須小心謹慎,步步為營,否則很可能和父親一樣成為仇人手中的玩物。

  • Victoria Grayson

    Victoria Grayson

    演員Madeleine Stowe

    是Grayson家族的女主人,也是漢普頓的無冕女王。她是一個權力經紀人,在政界和商界都很有名望。Victoria曾一手毀掉了Emily的家庭,迫使當時年幼的Emily流落異鄉。這個黑暗的秘密一直是Victoria的心病,讓她寢食難安。

  • Conrad Grayson

    Conrad Grayson

    演員Henry Czerny

    是Grayson家族的掌門人,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商人。他很在意自己在名利場上所處的位置,一旦有一絲一毫的「不舒服」,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採取措施。第三季末尾被David殺死。

  • Daniel Grayson

    Daniel Grayson

    演員Josh Bowman

    是Grayson夫婦的兒子,Grayson家族產業第一繼承人。Daniel對美麗典雅的Emily一見傾心,他也成為Emily接近格雷森家族的一枚帶有感情色彩的棋子,第二季中他逐漸由大男孩變成越來越帶“格雷森”作派的商人。第四季第10集季中,丹尼做出了抉擇,為救Emily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長眠於Emily懷中。最終,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自己一直想要完成的事,成為了自己一直希望成為的人,而不是“Grayson”。

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曲目AvenueYou'Re Too WeirdLeave No TraceBugs
Full moon songBy the SeaBlue OrchidsRiverside
Little HurricaneWaltz for the faithlessCredit CardsDaydream
MelissaBenedictionCheek To CheekYou Take Everything for Granite When You’re Stone
Know What I MeanRed TanA Twist In The SkyWoe Is You And Me
TwiceSecond FriendSimbaHome
All In OneWildernessMr. Little JeansBloodhound
ApostropheLet U DownBlonde, Bad And BeautifulCatamaran
Peace Of MindI Raise UpUndercoverNo Nostalgia
Bonjay - ShottaSummer DustAnyone'S GhostBaby'S Arms
參考資料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類別獲獎方結果
2012第69屆美國金球獎電視類-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瑪德琳·斯托提名
2012第38屆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劇情類新劇《復仇第一季》提名
2012第14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劇情TV女演員艾米麗·萬凱普提名
2012第14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劇情劇集《復仇第一季》提名
2012第14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突破TV劇集《復仇第一季》提名
2012第14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突破TV男星喬什·鮑曼提名
2012第14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搶戲TV男星加布埃爾·瑪恩提名
參考資料

播出信息


製作公司
公司類型公司名稱地區時間備註
製作公司1.Page Fright---
2.Temple Hill Entertainment---
3.ABC Studios---
發行公司1.美國廣播公司美國2011電視台
2.Film1 Series荷蘭2012-
3.Citytv加拿大2011電視台
4.DiziMaxMore土耳其2011電視台
5.E4英國2012電視台
6.FOXlife保加利亞、希臘、馬其頓、義大利2011-2012電視台
7.Fox西班牙2012電視台
8.Magyar Televízió匈牙利2012-
9.Orbit Showtime Network中東2011電視台
10.Prime Series比利時2012付費電視台
11.Ríkisútvarpið-Sjónvarp冰島2011電視台
12.Seven Network澳大利亞2012電視台
13.Sony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阿根廷、巴西、智力、哥倫比亞、厄瓜多、墨西哥、巴拿馬、秘魯、委內瑞拉2011電視台
14.TV3挪威、瑞典2012電視台
15.Net5荷蘭2012電視台
16.ABC Studios美國2012DVD
17.Dlife日本2012電視台
18.Walt Disney Studios Home Entertainment荷蘭2013DVD
19.Walt Disney Studios Japan日本2012DVD
參考資料
收視率
《復仇第一季》首集吸引1015萬觀眾收看;該季在18-49年齡段平均收視率2.8,每集平均吸引880萬觀眾。

作品評價


《復仇第一季》不僅風格上黑暗陰鬱,還充滿了各種陰謀猜忌,只要用心看下去,觀眾們便會發現這個層層剝繭的故事其實遠不像它的劇名那樣來得簡單明了,全篇開頭引用孔子的話“攻乎異端,斯害也已”,便已經初步展示了ABC這部復仇劇力求往人性的深刻處進一步挖掘的決心。 (《新京報》評)
復仇海報
復仇海報
《復仇第一季》具有鮮明美式肥皂劇特點,將豪華時尚的上流社會畫面和縝密精巧、大快人心的復仇故事融合在一線貫穿的劇集中,為久缺新鮮血液的美劇市場殺出了一條老酒翻新的血路,也被中國美劇迷們譽為現代少女版《基督山伯爵》。 (人民網評)
《復仇》將上流社會的奢華、隱秘背後的骯髒和權益、無法稀釋的仇恨和悲傷、高智商人群爭奇鬥豔等元素集中在養眼的畫面和慎密的故事架構中,每一集故事都會有主人公舊的回憶閃回,給觀眾以新的線索,具有鮮明美式肥皂劇特點,為久缺新鮮血液的美劇市場殺出了一條老酒翻新的血路,被稱作“現代少女版《基督山伯爵》”。(搜狐娛樂,人民日報 評)
劇集中存在漏洞,比如女主角似乎不夠謹慎,作為一個有著強烈復仇慾望的智慧型女人,因仇恨不擇手段,常用手段就是入侵對手電筒腦,偷窺文件和篡改數據,可明明知道維多利亞懷疑她,作為鄰居,竟仍在裝有透視玻璃門的客廳里招搖地擺放著藏有身份秘密的木箱。(新華網 評)
雖然有原著光環在前,可《復仇》有著鮮明的美式肥皂劇特點,簡單到可以用一句簡短的“知音體”概括,幾個世紀后原著的架構依然能將觀眾大愛的元素全都被套在“復仇”的外殼中:罪案劇的懸疑、後宮劇的腹黑,還有偶像劇的愛情,儘管《復仇》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一個不能迴避的事實是——它成功了。
《復仇》中有很多純美劇中遺留下來的元素,故事很簡單,但能很明顯地感覺到,正義與邪惡的戰場拓寬了許多,不再只是一味呈現“腹黑少女與仇家”宿命般的對抗,更多的則是將觸角伸向了主人公人性維度的挖掘上,正如片中台詞所言:“對真正的受害者而言,真正的滿足只能通過兩種方式實現:徹底的寬恕,或者用死亡洗脫罪孽。”於是我們看到,艾米麗不再是為了復仇殺紅了眼睛的冷血少女,她也有因仇家丹尼對自己一片真心而心中小鹿亂撞,差點放棄復仇的時候,甚至當丹尼涉嫌謀殺時,艾米麗反而還主動上前搭救。照此發展,結局會否相逢一笑泯恩仇成了不少網友爭執的焦點。
作為一部改編劇,很明顯地看出導演不停地做出努力,不僅要伺候好廣大熱衷狗血劇情的觀眾,還要尊重那被奉為經典的原著劇情,更重要的是,一集幹掉一個仇人的模式雖然簡單有效,但這種闖關遊戲式的情節看多了容易引起審美疲勞,畢竟,光靠你死我活動物式的殺戮是撐不起一個好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