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保嘉
史保嘉
史保嘉1971年出身於幹部家庭,曾下鄉插隊。在1967—1970年,寫有舊體詩詞40餘首,詩作在各沙龍中流傳。1971年後,史保嘉在蘭州當工人,在“五一六”運動中被審查,由於受到政治打擊從此擱筆。
史保嘉出身於幹部家庭,在文革中參加了北京師大女附中“四三派”,后成為“二流社”成員。在1967—1970年,寫有舊體詩詞40餘首,詩作在各沙龍中流傳。她處女作《臨江仙》,因為表達了對文革運動的幻滅心態和人生喟嘆,曾引起廣泛共鳴,在北京中學生中廣為流傳。
1968年夏天,她和女附中的兩位學長戎雪蘭、潘青萍一同混入水木清華……晚上則趁著清涼的夜色,或荷塘賞月,或秉夜長談。有一次,她們還趁著月白風清潛入頤和園,她和戎雪蘭並排躺在排雲殿腳下一隻平底大船的艙底,聽微波拍岸,望斗轉星移,推心置腹,海闊天空,人彷彿與山,與水,與風,與月融化在一起,進入一種寵辱皆忘的無我之境,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升華。那時她十七歲。十七歲正是人的一生中的春天,是充滿詩情畫意的階段。”當她們三人被工宣隊隔離審查后,史保嘉仍然堅持寫詩,她和戎雪蘭在同一個時間要求上廁所,然後在廁所內悄悄互相交換詩作。
當時同史保嘉有過詩詞交流的,還有師院附中、28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的舊體詩詞愛好者。史這時開始在沙龍中享有詩名。史保嘉1970年贈詩戎雪蘭:“筆伐四月識君志,戈枕三載賴師尊。”戎雪蘭 則回有七律一首:“芳凄草迷歸路斷,綠綺久損恐難彈。捲紙雖感君意暖,無奈歲月易溫寒。靈旗空揚赤子縶,朱簾待秀正辛酸。去載玉關一掊土,勝似秋山楓葉丹。”
在1968年後,史保嘉和師大女附中的同學在哲里木盟扎魯特旗香山公社插隊期間寫有《滿江紅·答友人》和《紅花行》等,表現了她在內蒙古艱苦、惡劣的環境中,對青春理想的執著追求。
史保嘉的《滿江紅·答友人》一詞寄出后,唱和的人甚眾,約有30餘首,閏恆有“待來年再看史、青、蘭,在誰家?”句,這些詩都已散失。1969年下半年,史從內蒙古經河南、甘肅、山西走串達五個月,回京后在幾個朋友家輪流棲身,在圈子裡成為中堅人物。當時,寫有“滿江紅”答友人。
1970年史保嘉與師大女附中的戎雪蘭、潘青萍、武嘉范、陶雒誦、張雷、孔令姚等人,以及男4中的趙振開、曹一凡、史康成,還有清華附中的仲維光、宋海泉、鄭光召、甘鐵生、劉滿強、車宏生等形成一個圈子。1971年後,史保嘉在蘭州當工人,在“五一六”運動中被審查,由於受到政治打擊從此擱筆。
《臨江仙·記康寧的四條熱帶魚》1967.11 史保嘉
劍頭鳳尾翩翩舞,清漣顧影婷婷。
靜如秀玉動生瑩,彩鱗多婀娜,錦鰓自含情。
杯中有水樂便在,何必逐浪平生?
《滿江紅·答友人》1968於哲盟
茫途疲旅,此去豈必重披掛。憶流年,三度曇花,往事煙霞。一別小園春秋夢,畫中塞外今是家。欲浪跡三江尋故事,遍天涯。
《滿江紅·答友人》1970於北京
別來一載。晉中會,又值年殘。喜重讀,華章秀藻,韻簡毫寒。無能信筆任沉浮,有勞俯拾責與贊。看志得意滿文橫溢,曾何難。
春秋史,付笑談,血珠字,任千般。多才莫詫我,無意苦攀。躬耕未感天倫樂,凡心寧棄儒子冠。已秋風隔斷歸時路,是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