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學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Tsinghua University High School )是一所由北京市海淀區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學,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學校成立於1915年,前身是“成志學校”;1952年,成志學校的中學部與燕京大學附屬學校中學部合併,更名為“清華大學附設中學”;1958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併入清華大學附設中學;1960年,清華大學附設中學擴建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
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2020年5月,入選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名單。
![清華附中](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c/macc5ca342871dbdac7e4336251dd190c.jpg)
清華附中
1939年,學校隨清華大學南遷成為“西南聯大附中”的一部分。
1946年,學校遷回北平復校,分為初中、小學兩部分。
1952年,學校的初中部與“燕京大學附屬學校”中學部合併,更名為“清華大學附設中學”。
1958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併入學校。
1960年,學校擴建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增設高中,初高中均面向全市招生,成為一所完全中學。
1978年,學校成立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二部,后更名為“清華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簡稱清華二附中。
1988年,清華大學和清華附中共同創辦了以田徑為主的馬約翰體育特長班(簡稱“馬班”)。
1994年,學校與“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共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分校(高中部)”。
1999年,清華二附中併入學校。
2000年,學校開始在高一年級招收美術特長班。
2002年,學校與“深圳清華研究院”、“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一起在深圳創辦了“深圳清華實驗學校”。
2003年,學校成立民辦公助性質的“清華大學附屬初級中學”。
2004年,學校終止同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的共建,撤銷清華附中分校。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1/md1b411fb528e1e3815e419463896df03.jpg)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2009年,學校成立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
2010年,學校與朝陽區教委合作創辦“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
2010年,學校與昌平區教委合作創辦“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昌平學校”。
2012年,學校與海淀區教委合作,承辦“北京市永豐中學”,更名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永豐學校”。
2012年,學校與海淀區教委合作,承辦“北京市上地中學”,更名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上地學校”。
2013年,學校和陝西省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管委會簽訂合作辦學意向,成立“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秦漢學校(陝西省秦漢中學)”,2014年開始招生。
2014年,學校與丰台區教委合作,承辦“太平橋中學”和“首科花園小學”,更名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丰台分校”。
2015年,學校奧森校區、將台路校區建立,兩校區都屬於清華附中由清華附中直接管理。同年,“北京市海淀區豐聯小學”併入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永豐學校,並改稱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永豐學校小學部”。
2016年,學校發起並設立了“北京市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教育基金會”。
2017年,學校承辦“北京市海淀區清河第五小學”,並更名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上地小學” 。
2020年10月11日,加盟“傅任敢教育思想實踐聯盟”。
據2019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120畝,建築面積50000餘平方米,有高中教學班30個,學生1200餘人,初中教學班36個,學生近1500人,全校教職工共近300人。
清華附中學校一體化名單:清華附中朝陽學校、清華附中永豐學校、清華附中上地學校、清華附中西安學校、清華附中丰台學校、清華附中上地小學、清華附中文安驛學校、清華附中雲南學校、清華附中文昌學校、清華附中廣華學校、清華附中合肥學校、清華附中鄭州學校、北京海淀凱文學校、清瀾山學校
![教學設施](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b/m2b866845dee23eb974846f720a9ca40a.jpg)
教學設施
據2019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共近300人,其中有20位特級教師,有60餘人是北京市和海淀區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高級教師占近50%。
北京市特級教師(23位):孔令頤、顏家珍、邵光硯、郭玉珊、趙謙翔、崔琪、郭玉珊、秦洪明、張小英、尹粉玉、王英民、孟衛東、閆夢醒、張觀成、周建國、田佩淮、程惠雲、王俊婷、楊建宇、杜毓貞、陳紅、孫曉佳、陳新福
北京市中青年骨幹教師(10位):邱道學、白建娥、邱曉雲、徐慧琳、俞家新、朱培、劉景奎、宋薇、趙愛軍、王金玉
北京市學科帶頭人(4位):關勁松、趙鴻雁、徐文兵、鞠紅
海淀區骨幹教師(18位):葉春芳、朱亮、唐潔、范永春、張波、黃瑩、易春麗、謝慧艷、陳建榮、李玉國、吳丹丹、陳華、劉貝貝、張馨月、張偉、唐秀梅、李秋實、孫書明
海淀區學科帶頭人(49位):張彪、王麗麗、周欣、邱曉雲、徐慧琳、劉建鈺、邱道學、陳媛媛、鄒明、趙鴻雁、倪斯傑、徐文兵、李勁松、周建軍、黨勝軍、張蘇、張欽、王歆、呂娜、黃麗梅、周喆、陳彥竹、劉輝、朱瑩、趙洪英、潘天俊、俞家新、陳桂芬、祁麗萍、羅雷生、王田、白建娥、李書霞、武敬泉、胡雷、羅霞、郎艷、向麗、關勁松、朱培、宋薇、劉景奎、鞠紅、胡軍、趙愛軍、劉向軍、王峰、劉桂章、王金玉梅
海淀區德育帶頭人(1位):辛穎
海淀區班主任帶頭人(2位):曾建川、白雪峰
據2019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美國、日本、法國、德國、紐西蘭、英國、俄羅斯、韓國、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中學建立了友好關係,長期互訪、交流和學習。
• 高考成績
2018年高考
學校學生理科700分以上共6人,最高分713分,排名北京市第三名;文科最高分701分,並列北京市第四名。理科數學滿分1人,文科數學滿分1人。文、理科本科一批上線率均為100%。
2016年高考
學校理科統招生本科一批上線率100%,文科統招生本科一批上線率96.2%。理科最高分2人以實考分705分位居北京市並列第3名,文科最高分1人以實考分698分位居北京市第3名,文科1人以實考分691分位居北京市第6名。理科1人理科綜合成績287分位居北京市第一名,數學成績獲得滿分150分。
2014年高考
學校1人以704分獲得北京市文科實考總分第一名,其中語文141分,數學145分,英語143分,文科綜合275分,獲得北京大學2014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1人以實考716分獲海淀區理科第一名,其中語文144分,數學148分,英語145分,理科綜合279分,含加分為726分,是北京市理科投檔分第一名。
2012年高考
學校學生本科上線率達到98%以上(其中北京市統招生上線率100%),600分以上學生21名,590分以上學生33名。1人以651分名列北京市第十三名,並且物理獲得滿分,成為海淀區唯一單科獲得滿分的學生。
• 中考成績
2017年中考
學校學生1人考取裸分最高分575分,排名海淀區第一名,2人考取裸分574分,並列海淀區第二名。海淀區前100名,學校約佔15%,海淀區前200名,學校約佔13%,海淀區前800名,學校約佔17%。語文滿分1人,數學滿分16人,英語滿分65人,物理滿分6人,化學滿分17人。
• 素質成績
時間 | 學生人數/學生團隊 | 賽事名稱 | 獲獎情況 |
2017年 | 1名 | 2017丘成桐中學科學獎 | 計算機學科金獎、科學金獎 |
1名 | 計算機學科優勝獎 | ||
1名 | 2017丘成桐中學生物獎 | 生物學科優勝獎 | |
1名 | 生物學科入圍獎 | ||
3名 | 2017丘成桐中學數學獎 | 數學學科入圍獎 | |
1名 | 2017丘成桐中學物理獎 | 物理學科入圍獎 | |
2018年 | 2名 | Robofest世界機器人錦標賽中國賽 | 未知賽冠軍 |
2名 | 第四屆RoboRAVE國際機器人大賽亞洲公開賽 | 初中組相撲挑戰賽亞軍 | |
清華附中將台路校區 | 第六十二屆朝陽區中小學生春季田徑運動會 | 男子4×100米接力季軍 | |
100米第八名 | |||
北京市中小學生啦啦操比賽 | 花球第三名 | ||
2019年 | 1名 | 第十九屆北京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創意比賽 | 一等獎 |
時間 | 教師名錄 | 賽事名稱 | 榮譽/獲獎情況 |
2016年 | 舒遲、楊玲、周若卉、劉威、宋薇、周喆 | 2015-2016年度北京市基礎教育科學研究論文評選活動 | 一等獎 |
謝慧艷 | 二等獎 | ||
白建娥、李明娟、楊樺、吳丹丹、熊學勤、李秋實 | 三等獎 | ||
2017年 | 李琳、劉珏、邱道學、熊學勤 | 海淀區第十四屆教育科研優秀論文評選 | 一等獎 |
宮睿哲、劉威、姚佳、張偉、譚晨 | 二等獎 | ||
王佳妮、許菡、唐中雲 | 三等獎 | ||
2018年 | 文軒、申大山、王靜、張偉、陳彥竹 | 2017-2018學年度北京市基礎教育科學研究論文評選活動 | 一等獎 |
姚佳、許姍姍、謝慧艷、尹然、尹麗娜、謝慧艷、譚晨、張欽、王文贊、張曉瓊 | 二等獎 | ||
雷紅娟、楊樺、熊學勤、張博、許菡、許姍姍、張麗輝、李良芳、葉海波、劉貝貝 | 三等獎 |
授予時間 | 榮譽名稱 | 授予單位 |
2008年 | 北京市金帆藝術團 |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
2016年 | 北京市基礎教育科研先進學校 | 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
北京市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 |
2017年 | 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 | |
2019年 | 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 |
2020年 | 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 |
校國際部2018年躋身京領新國際所發布的“2018年中國國際學校競爭力排行榜300強”榜單中,位列第113名。
• 校徽
![校徽](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5/m15701f65336201f976340338ae3c0df8.jpg)
校徽
英文字母內容為“清華附中”,與中間“附中”二字連綴呼應,“附中”二字下面“1915”標明學校創辦的年份。
中間的大鐘,一方面時刻警示著莘莘學子要珍惜時光,珍惜自己的大好年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另一方面,教育學生時刻正直為人。人之成長,不只是充實知識,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做高尚之人。鐘鳴聲聲,時聞在耳,為學、為人都應兢兢以勤。
大鐘上部醒目的“清華”二字,暗示了清華附中與“清華”的血緣關係。
“清華”二字為篆體,水木清華,景昃禽集,智者樂水,人傑地靈,有清泉甘霖陽光雨露,草木自然朝氣蓬勃欣欣向榮,一派生機勃勃之景象。
• 校訓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校訓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 校風
團結、進取、樸實、奉獻
• 校歌
西山腳下,圓明園旁,白楊叢中,一片春光。
田徑場上,龍騰虎躍,教學樓里,攻讀華章。
辛勤的園丁,哺育我茁壯成長。
啊,清華附中。啊,清華附中。
你求實,進取,生動,活潑,
就像那日夜守衛你的白楊。
西山腳下,圓明園旁,白楊叢中,一片春光。
全面發展,勇於開拓,振興中華,志在四方。
祖國的未來,召喚我獻身沙場,
啊,清華附中。啊,清華附中。
你質樸,忠誠,勇毅,堅強,
就像那日夜守衛你的白楊。
啊,清華附中!啊
姓名 | 職務 |
王殿軍 | 主任 |
方妍 | |
施平 | 副主任 |
杜毓貞 | |
解巨釗 | |
趙鴻雁 | |
張潔 | |
白雪峰 | |
徐文兵 |
(註: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姓名 | 職務 |
王殿軍 | 校長 |
方妍 | 黨委書記 |
張潔 | 黨委副書記 |
施平 | 副校長 |
杜毓貞 | |
解巨釗 | |
趙鴻雁 |
(註: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社會領域 | 姓名 | 社會地位/學術成就 |
科研 | 李德平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張滂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楊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楊衛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李鶚鼎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鄧稼先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劉軍 | 考普斯“總統獎”獲得者、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 |
文藝 | 張承志 | 作家 |
史鐵生 | 作家 | |
吳小燕 | 音樂家 | |
李文玲 | 影視表演藝術家 | |
陳國星 | 導演 | |
媒體 | 張宏民 |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 |
陳魯豫 | 鳳凰衛視主持人 | |
杜憲 | 鳳凰衛視主持人 | |
政經 | 陳小悅 | 國家會計學院院長 |
段永基 | 四通集團、中關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註:以上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