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社會形態研究

先秦社會形態研究

《先秦社會形態研究》是2003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晁福林

內容介紹


先秦社會形態的系統研究,是一個龐大的學術工程。本書只能選取若干我自以為重要的問題進行初步探討。如果本書的探討能為這個工程的基礎增加一個小土塊,我將十分欣慰。回憶起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關注和探討,時常感慨系之。20世紀七八十年代交會之際,在北京師範大學編號為“學12樓”的研究生宿舍里,每當外面風雨大作而又不願意頂風冒雨奔向圖書館借書、看書的時候,大家就在鳥籠式的房間里高談闊論,讓思想衝破這鳥籠。限於當時學術發展的形勢,大家不可能就這個問題深入全面地進行研究,不少問題也就只能是說說而已。現在能夠就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實得盎于思想解放的大形勢,得盎于思想禁區的被逐步打破。現在雖然早已離開了那“鳥籠”,有的學友還住上了宮殿般的華屋,但是大家依然留戀那“鳥籠”和那風雨中的往事,憶念那“天下英雄”的氣概,並且一任在留戀與憶念中不知老之將至。

作者介紹


晁福林,中國著名先秦史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主任,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兼任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歷史學系教授。並擔任國務院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

作品目錄


自序
緒論:探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形態理論
第一章 先秦時代社會形態的理論研究
一 亞細亞生產方式及其與氏族封建制的關係
二 關於封建
三 中國古史的氏族時代一——應用“長時段”理論的一個考察
四 商周史研究中的幾個理論問題
五 原始時代的社會觀念與“圖騰”
六 中國早期國家的若干理論問題
第二章 先秦時代社會性質綜論
一 夏商時期的社會性質
二 禹的時代社會觀念的轉變
三 我國文明時代初期的社會發展道路及夏代的社會性質
四 商代的社會性質
五 關於宗法制
六 戰國時期宗法制的發展及衍變
第三章 先秦時代社會權力結構特色
一 殷代神權
二 周代卿權
三 戰國相權
四 先秦時代爵制的起源及其初步發展
第四章 夏商時期社會結構與社會制度的若干問題
一 夏代社會結構
二 盤庚遷殷
三 從方國聯盟的發展看殷都屢遷原因
四 殷墟卜辭中的“示”和“宗”及其與宗法制的關係
五 殷墟卜辭中的商王名號與商代王權
六 殷商制度的若干問題以及甲骨文封、餼、衰、*等字的釋義
七 甲骨文“堂”字釋義以及商代祭祀制度的若干問題
第五章西周時期的社會結構與社會觀念
一 從甲骨卜辭看姬周族的國號
西周分封制
周代社會結構與“鄉遂制度說”
四 關於“共和行政
五“共和行政”與西周後期社會觀念的變遷
六 周代的“輿”和“輿人”
七 周代國人與庶民社會身分的變化
第六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形態及其變遷
一 春秋時期土地賦稅制度的變化
二 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的發展
三 春秋時期的奴隸制
四 關於“初稅畝”
五 春秋戰國時期的“質子”與“委質為臣”
六 春秋時期禮的發展與社會觀念的變遷
戰國授田制
戰國時期的土地私有化及其社會影響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