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撒托斯

克蘇魯神話中的一個外神

阿撒托斯(Azathoth)是克蘇魯神話中的至高神明,他居住於宇宙之外的混沌王庭,眾多無形的蕃神環繞著他的王座。阿撒托斯也是所有神明的源頭,在洛夫克拉夫特所寫的族譜之中,自阿撒托斯中誕生了“奈亞拉托提普”、“無名之霧”和“黑暗”。因為其盲目痴愚的特性,阿撒托斯幾乎沒有信徒,只有夏蓋蟲族為他修建了許多金字塔模樣的神殿。

阿撒托斯的形象很可能來自於鄧薩尼勛爵筆下的裴伽納神話中的主神瑪納-尤德-蘇夏(Mana-Yood-Sushai)。在裴伽納神話中,瑪納-尤德-蘇夏創造了世界后陷入了沉睡,而鼓手斯卡爾(Skatl)則永恆地敲打著自己的鼓,確保主神不會醒來,否則世界將步入毀滅。

設定


宇宙誕生之初,只有阿撒托斯存在。從阿撒托斯生出了“黑暗(Darkness)”、“無名之霧(The Nameless Mist)”和“奈亞拉托提普(Nyarlathotep)”。
盲目痴愚的阿撒托斯最初生出的是“黑暗”,而“黑暗”產生出了“至高母神”莎布·尼古拉絲(Shub-Niggurath),她擁有很強的生育能力。有說法稱,她生出了包括克蘇魯在內的幾乎所有舊日支配者,乃至一切生命。“無名之霧”產生出了“門之鑰”猶格·索托斯(Yog-Sothoth),知曉一切的時間和空間,是銀之門鑰匙的存在。而奈亞拉托提普(Nyarlathotep),常被稱為“信使”,嘲笑與矛盾的象徵。
第617號信件。《洛夫克拉夫特信件摘選》中第617篇
第617號信件。《洛夫克拉夫特信件摘選》中第617篇

歷史淵源


阿撒托斯
阿撒托斯
阿撒托斯是舊日支配者和外神們的領袖,它的別名又叫“盲目之神”(The Blind Idiot God)、或“痴愚之神或“魔神之首”(the Daemon Sultan),有時也被稱為“萬物之主”(Lord of All Things)。撒達·赫格拉(Xada-Hgla)是它的化身。有一種說法將阿撒托斯等同於蘇美爾神話里的魔神“阿扎格·托斯”(Azag-Thoth),但這是不正確的。所謂“Azag-Thoth”出自西蒙的《死靈之書》,而那只是那本書建立在蘇美爾神話、以及別的一些神話上的虛構而已。

情節


阿撒托斯
阿撒托斯
阿撒托斯被描述為一個完全憑本能運行的神。它的形象為黑暗、混沌的巨大不定形團塊,置身於宇宙中央的宮殿之內,瘋狂地敲打著無形的巨鼓,吹著只會發出令人作嘔的、單調的音色的長笛,身邊伴隨著舊日支配者們瘋狂的嚎叫。作為它的信使,奈亞拉托提普(Nyarlathotep)在宇宙中執行它的命令,遵照它的意志行事。
撒達·赫格拉(Xada-Hgla)是阿撒托斯的化身之一,被夏蓋蟲族崇拜。它的形象就像是一隻巨大的變形蟲,一張長著綠色眼睛的人臉從體內向外窺視著。
夏蓋蟲族在夏蓋星(Shaggai)上建築了金字塔形的神殿,神殿中有幾扇巨大的門,以供撒達·赫格拉進出。夏蓋星毀滅之後,奉獻給阿撒托斯的最後一座錐形神殿被建立在英格蘭的斷谷(Severn Valley)之中。

介紹


“在他眼前顯現出了一系列萬花筒般的幻象,然後所有這一切又不時地溶解在一片深不可測的遼闊黑暗深淵裡,無數更深的黑色世界與太陽就在這片深淵裡旋轉。他想起了古老傳說中提到的終極混沌——在那混沌的中央蔓生著盲目痴愚之神,萬物之主阿撒托斯。他被大群毫無心智也沒有固定形狀的舞者鬆散地環繞著,隨著由那抓握在無可名狀的爪子里的可憎長笛所吹出單調低音而安頓平歇。”
——H.P.洛夫克拉夫特《夜魔》
阿撒托斯
阿撒托斯
阿撒托斯
阿撒托斯(Azathoth)是克蘇魯神話中的外神之一,別稱“盲目痴愚之神、原初混沌之核”,是已故恐怖幻想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在克蘇魯神話中創造的一個重要角色。在1927年的《夢尋秘境卡達斯》中,洛夫克拉夫特這樣描述它:“它存在於有序的宇宙之外,一個任何夢境都無法觸碰到的地方;這股沒有確定身形的毀滅力量存在於最深的混沌里,在一切無限的中心翻滾沸騰、褻瀆萬物——無羈的魔君阿撒托斯,沒有唇舌敢高呼其名。在時間彼端的不可思議的幽暗廳堂之內,在可憎邪鼓低沉瘋狂的擊打聲和駭人魔笛空洞單調的嚎叫聲中央,它飢餓的侵蝕著”。
在1931年的《暗夜呢喃》中,洛夫克拉夫特再次提到了阿撒托斯。故事中的敘述者提到“那個位於角度空間之外的可怖核心混沌(nuclear chaos)——那個《死靈之書》仁慈地用‘阿撒托斯’這個名諱掩蓋其可怕本質的混沌”。這個稱號後來在某些情況下被解釋為阿撒托斯代表了核能,但這裡洛夫克拉夫特想要表述的其實是阿撒托斯的核心地位罷了。
之後,在1932年的《魔女屋中之夢》中,主人公沃爾特·吉爾曼夢見巫婆凱夏·梅森告訴他:“他必須去覲見‘黑暗之人’,並且與他們一同前往位於終極混沌中心、屬於阿撒托斯的王座。因為他已經獨自探索了太多了東西,所以他必須用自己的血在阿撒托斯之書上籤下自己的名字,並且挑選一個新的秘名”。但有件事情讓吉爾曼決不會跟著她,因為他曾在《死靈之書》上見過“阿撒托斯”這個名諱,他也知道這個名字象徵著一個原始的,太過於恐怖而無法描述的邪惡。吉爾曼從另一個夢中醒來,回想起了“一群不斷跳躍的巨大陰影,一種似乎能被聽到的恐怖脈動,還有從一隻看不見的長笛里吹奏出來的纖細可怕笛音——”,並確定“後半段夢境肯定起源於自己在《死靈之書》里讀到的內容。那本書曾經提到過一個名叫做阿撒托斯的瘋狂存在,它待在混沌中央的黑色王座里,統治著一切時間與空間”。
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最後一次提到阿撒托斯是在1935年的《夜魔》,它講述了“古老傳說中提到的終極混沌——在那混沌的中央蔓生著盲目痴愚之神,萬物之主阿撒托斯。他被大群毫無心智也沒有固定形狀的舞者鬆散地環繞著,隨著由那抓握在無可名狀的爪子里的可憎長笛所吹出單調低音而安頓平歇”。

形象


阿撒托斯最早在洛夫克拉夫特於1922年完成的短篇小說《阿撒托斯》當中登場,但那僅僅是名義上的。這篇作品與我們所熟知阿撒托斯的沒有任何聯繫,洛夫克拉夫特也沒有解釋標題究竟為何意。
隨後,在1927年初創作的《夢尋秘境卡達斯》中,洛夫克拉夫特詳細描述了阿撒托斯。這篇作品中對阿撒托斯的描寫已經概括了我們對於他所有印象:無限中央,邪惡長笛與污穢巨鼓的聲音不斷回蕩,一大群盲目痴愚而又陰暗無聲的神明翩翩起舞。而後洛夫克拉夫特在《夜魔》、《魔女屋中之夢》等作品中又為阿撒托斯補充了一些信息,並暗示了他的王庭並不存在於人類所能夠理解的宇宙空間之中。克蘇魯神話研究者羅伯特·M·普萊斯(Robert M. Price)認為,阿撒托斯的形象很可能來自於鄧薩尼勛爵所著的《裴伽納的諸神》(The Gods of Pegāna)中的瑪納-尤德-蘇夏(Mana-Yood-Sushai) 。在鄧薩尼勛爵的筆下,他是裴伽納(Pegāna)的第一位神明,他創造了其他所有神明,然後便開始沉睡,而當他再度醒來時,他就會開始創造新的神明與世界並毀滅那些他已經創造出來的一切。諸神中有一位名叫斯卡爾(Skatl)的神創造了一面鼓,而瑪納-尤德-蘇夏在鼓手斯卡爾的敲打下永恆沉睡著。這一形象通常被認為是阿撒托斯的靈感來源。
許多神話作家在他們的故事中提到了阿撒托斯。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在他的小說《居於戶口之物》(The Lurker at the Threshold)中,將這個實體描繪成一場宇宙巨變中的領導者,類似於基督教神話中撒旦的反叛。在這篇故事中,德雷斯提到:“……舊日支配者們與舊神展開了大戰,而指揮他們的乃是阿撒托斯,盲目痴愚之神,以及猶格·索托斯,萬物歸一,一生萬物者……”。據德雷斯後來所述,舊神們對阿撒托斯施以懲罰,使他變得盲目痴愚 ;在亨利·庫特納(Henry Kuttne)1939年的作品《海德拉》(The Hydra)中,阿撒托斯被描述為造物主般的存在。庫特納在故事中這樣寫到:“在那個地方,思想模糊地與能量和物質聯繫在一起,因為一種瘋狂而尖利的笛聲不斷地從閃爍著顏色的帷幕中過濾出來。那裡非常靠近中心,混沌的中心,萬物之主阿撒托斯的居所。所有的存在皆由阿撒托斯的思想所創造……”。 
在拉姆齊·坎貝爾1964年創作的小說《夏蓋妖蟲》(Insect from Shaggai)中 ,坎貝爾將“夏蓋蟲族”這一外星種族描述為“可怕的阿撒托斯的崇拜者”,在錐形的阿撒托斯神廟裡進行“瀆神的儀式”,其中包括“對活著的受害者施以暴虐”。在逃離已毀滅的家園夏蓋(Shaggai)后,夏蓋蟲族在宇宙中尋找合適的居所,最終降落在英格蘭塞文河谷地區的Goatswood附近的森林中。故事的主角羅納德·謝伊(Ronald Shea)在進入阿撒托斯神廟后,發現了一個20英尺高的雕像,它代表了阿撒托斯被放逐到外界前的姿態:“它基本上是由一個雙瓣膜殼組成,由許多對靈活的腿支撐。從半開的殼裡冒出幾根有關節的圓柱體,頂端有多瘤的附屬物,在黑暗中,我想我看到了一張可怕的野獸般的、沒有嘴的臉,深陷的眼睛和閃閃發光的黑髮”。在故事的高潮,謝伊瞥見了盲目痴愚之神如今的姿態:“一個淺灰色的東西,它膨脹著,皺巴巴的,像凝膠般閃爍著,搖曳不定,就像仍在運動的粒子自由落下一樣,但這只是短暫的一瞥,在那之後,只有在噩夢中我才會想象自己看到了阿撒托斯的完整模樣”。之後在同年創作的《猶格斯礦井》(The Mine on Yuggoth)中,坎貝爾提到了阿撒托斯存在有另一個秘密名字“N——”(故事中並沒有將它完全寫出來)。當有人面對某個神話存在時,如果說出這個名字,對方就會落荒而逃。 
在林·卡特1976年的作品《畫廊的恐怖》(The Horror in the Gallery)中,卡特將阿撒托斯與烏波·薩斯拉描述為孿生子,稱他們在很久以前被舊神創造出來作為奴隸使用,但阿撒托斯和烏波·薩斯拉背叛了他們的主人,而正是烏波·薩斯拉從舊神那裡偷走了石碑《Elder Records》,他把它藏在了“灰色光輝的伊卡(gray-litten Y'qaa)”。當舊神們憤怒地尋找遠古圖書館隱藏的地方時,烏波·薩斯拉喚起了他從《Elder Records》中習得的宇宙力量,地球和它的原始居民從他們最初的平面或維度墜落到我們現在的宇宙中。此後不久,阿撒托斯和他的長子,奈亞拉托提普, 猶格·索托斯, 克賽克修克魯斯,以及其他原始實體緊隨其後。阿撒托斯和他的後代穿越了浩瀚的恆星,從我們的宇宙邊緣到達了地球現今所在的區域,一路上還產生了他們地獄血統的其他存在。 
美國恐怖與奇幻作家加里·克萊頓·麥爾斯(Gary Clayton Myers)經常在他的作品中提到阿撒托斯。在1977年的作品《The Snout in the Alcove》中,身為造夢者的主人公在發現自己身處幻夢境后,發誓再也不會踏入此地。他之所以發誓是因為預言中提到:“不久的將來,仁慈的舊神將被無垠的蕃神們所廢黜,他們將會把世界拖入一個黑暗螺旋漩渦,來到惡魔之王阿撒托斯在黑暗中飢餓的侵蝕著的虛空中心……”。在1995年的《The Last Night of Earth》中,幻夢境的巫師漢(Han)短暫地思索道:“寓言中所提到的阿撒托斯乃是最初的邪神,在時間誕生之初就孕育了星辰。據某個晦澀的傳說所述,群星將在終焉之時被他吞噬殆盡”。在2003年的作品《The Web》中,兩位少年從網路版的《死靈之書》中讀到了這段話:“阿撒托斯乃最偉大的神,他在混沌中央的王座中統治著一切無限。他的身體是由宇宙中可見的所有明亮辰星構成的,然而他的容貌卻籠罩在黑暗之中”。 

化身


撒達·赫格拉
撒達·赫格拉(Xada-Hgla)是阿撒托斯的化身 ,被夏蓋蟲族所崇拜。它的外形就像是一隻巨大的貝殼,從半開的殼內伸出數條多節的圓柱狀偽足,一張長著凹陷眼窩的無口面孔從體內向外窺視著。夏蓋蟲族在夏蓋星(Shaggai)上建造了金字塔形的神殿,神殿中有極巨大的門以供撒達·赫格拉出入。夏蓋星毀滅之後,奉獻給阿撒托斯的最後一座錐形神殿被建立在英格蘭的塞文河谷(Severn Valley)之中。

子嗣

阿撒托斯的家譜(出自洛夫克拉夫特的617號信件)
宇宙誕生之初,只有阿撒托斯存在。從阿撒托斯生出了“黑暗(Darkness)”、“無名之霧(The Nameless Mist)”和“奈亞拉托提普(Nyarlathotep)”。
盲目痴愚的阿撒托斯最初生出的是“黑暗”,而“黑暗”產生了“至高母神”莎布·尼古拉絲(Shub-Niggurath),她擁有很強的繁殖能力。有說法稱,她生出了包括克蘇魯在內的幾乎所有舊日支配者,乃至一切生命。“無名之霧”產生了“門之鑰”猶格·索托斯(Yog-Sothoth),他知曉一切的時間和空間,是銀之門鑰匙的存在。而奈亞拉托提普(Nyarlathotep),常被稱為“信使”,嘲笑與矛盾的象徵。 
眾神之族譜(出自史密斯1934年6月16日的信件)
在克拉克·A·史密斯1934年寫給羅伯特·H·巴洛(Robert Hayward Barlow)的信件中提到,阿撒托斯通過自發裂變產下了一位名為克賽克修克魯斯(Cxaxukluth)的後代,它的外觀為具有雌雄同體特徵的不定型體,無性繁殖出了赫祖爾誇伊耿扎與基茲古斯(Ghisguth),兩位都是舊日支配者。

信仰

很少有人會崇拜阿撒托斯,因為那是徹頭徹尾的瘋狂之舉。召喚阿撒托斯是可能的,但那一定會帶來災禍;儘管有著這樣的危險,但夏蓋蟲族(Insects from Shaggai)依然是阿撒托斯的狂熱崇拜者。它們在夏蓋星和其他星球上建造了供奉阿撒托斯的金字塔形神廟,神廟中有著與阿撒托斯相連的多維門。屆時它們會將所有多維門相連接,而後通往阿撒托斯王宮的大門就會打開,彼時萬物之主會以他原本的姿態進入這個宇宙。

系列作品


1995年,混沌元素(Chaosium)出版社出版了《The Azathoth Cycle》 ,這是一部集中於與阿撒托斯有關或受其啟發的作品的克蘇魯神話選集。這本書由洛夫克拉夫特的研究者羅伯特·M·普萊斯(Robert M. Price)編輯,書中包括了普萊斯的導言,以及關於盲目痴愚之神起源和發展的追溯。內容包括:
● "Azathoth" by Edward Pickman Derby
● "Azathoth in Arkham" by Peter Cannon
● "The Revenge of Azathoth" by Peter Cannon
● "The Pit of the Shoggoths" by Stephen M. Rainey
● "Hydra" by Henry Kuttner
● "The Madness Out of Time" by Lin Carter
● "The Insects from Shaggai" by Ramsey Campbell
● "The Sect of the Idiot" by Thomas Ligotti
● "The Throne of Achamoth" by Richard L. Tierney & Robert M. Price
● "The Last Night of Earth" by Gary Myers
● "The Daemon-Sultan" by Donald R. Burleson
● "Idiot Savant" by C. J. Henderson
● "The Space of Madness" by Stephen Studach
● "The Nameless Tower" by John Glasby
● "The Plague Jar" by Allen Mackey
● "The Old Ones’ Promise of Eternal Life" by Robert M. P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