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壓積

一種細胞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種細胞,也是血細胞中最小的一種,平均直徑只有2~4微米。由於它的形狀呈兩面微凹、橢圓形或圓盤形,所以被稱為血小板。血小板是從骨髓巨核細胞的細胞質脫落之片段所形成的。當我們受傷或者其他的原因引起血管破損的時候,大量血小板會馬上聚集在血管破損處,聚集成團,形成血栓,堵在血管裂口的地方;另外,血小板還會釋放出促使血管收縮和血液凝固的物質,防止血液從破損的地方流出。血小板壓積(PCT)是血小板平均體積(MPV)與血小板計數(PLT)的乘積。臨床上做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和血小板分佈寬度(PDW)測定,PCT受到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和血小板分佈寬度(PDW)的影響。

臨床意義


● 血小板壓積的變化與血小板數量有關。
● 1.升高
● 可能是MPV升高,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急性白血病緩解期、妊娠晚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血栓病等。也可能是PLT升高,見於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失血、急性溶血、脾切除術后等
● 2.降低
● 可能是MPV升高,見於急性白血病化療期、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等。也可能是PLT升高,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放射治療和化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等。

正常值參考範圍


● 血小板壓積的正常參考值為:0.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