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題小像

魯迅創作的七言絕句

《徠自題小像》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的第一句作者傾吐自己內心蓄積的愛國感情,第二句敘述自己愛憎的原因,第三句總括前兩句內容,並作了轉折,流露出感到“同胞未醒”的苦悶憂慮,尾句是為國獻身的誓言,表達了作者同帝國主義列強鬥爭的決心和為國捐軀的精神。全詩誠摯懇切,雄健激昂,結構嚴謹。

作品原文


自題小像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自題小像:這首詩原無題目,詩題為作者好友許壽裳在其發表的《懷舊》一文中所加。
2.靈台:指心,古人認為心有靈台,能容納各種智慧,語出《莊子·庚桑楚》:“不可內(納)於靈台”。郭象註:“靈台,心也。”
3.神矢:愛神之箭。據《希臘羅馬神話故事》記載:“丘比特是小愛神,也有人叫他做弓神,……他的箭有些是金子造的,箭頭非常尖銳,凡是被射中的人,無不立刻就深深地發生了愛情。可是另外有一些箭,是用沒有光彩的鉛造成的,箭頭很鈍,那些被它射中的人,就只有彼此互相憎恨。”作者魯迅在這裡,是把中了愛神丘比特的神箭比喻為自己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和對當時帝國主義的憎恨感情。
4.風雨如磐:風雨,在這裡指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統治。磐,扁而厚的大石。風雨如磐,比喻國家和民族災難的深重。
5.故園:故國、祖國。
6.寄意寒星:語出宋玉《九辯》:“願寄言夫流星兮”。宋玉以流星比賢人。這裡的寒星從“流星”轉化而來。寄意寒星,是說作者當時遠在國外,想把自己一片愛國赤誠寄託天上的寒星,讓它代為轉達於祖國人民。
7.荃(quán)不察:語出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衷情兮”。荃,香草名,古時比喻國君,這裡借喻祖國人民。不察,不理解。
8.薦:奉獻。
9.軒轅:即黃帝,是古代傳說中的氏族幫落酋長。《史記》記載:中國歷史,是從黃帝開始的。黃帝複姓軒轅,所以軒轅黃帝被稱為漢族始祖,由此引審為“中華民族”或“中國”。

白話譯文

我的心無法逃避愛神射來的神箭,我熾愛著仍遭受侵略和封建壓迫的家園。
這份情感寄託給天上的星星卻沒有人明了,我誓將我的一腔熱血報效我的祖國。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1903年前後,這個時候是中國處於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人民生活異常痛苦的年代。自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閉關自守的局面被衝破之後,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日益顯露,不斷進行瘋狂的侵略。富有革命傳統的中國人民則不甘忍受凌辱和壓迫,英勇的抗擊八國聯軍,反對帝國主義侵略。1901年,鬥爭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孫中山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運動蓬勃發展。這時革命黨人以日本東京為活動中心,大力宣傳推翻清朝建立民國的政治主張和革命思想,愛國的留日學生紛紛響應,出版報紙、雜誌、書籍,進行革命宣傳,號召人民決不做“清政府刀頭之餓鬼”,要充當“革命之驍將”。作者魯迅在1902年懷著滿腔愛國熱忱到日本。他一到日本,就積極投入到這一反清愛國革命活動。1903年,他在《浙江潮》上發表了《斯巴達之魂》歌頌斯巴達人以生命和鮮血抗擊侵略者,藉以抨擊清朝統治者的喪權辱國,喚醒中國人民起來鬥爭,並毅然剪掉象徵封建傳統和種族壓迫的辮子,在一張剪掉辮子的照片背面題寫了這首詩送與好友許壽裳,以表達自己為國捐軀、矢志不移的決心。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靈台無許逃神矢”,詩一開頭就用希臘神話白虹神箭射心這個形象的比喻,傾訴了作者魯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思。作者魯迅還在南京求學時,就努力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密切注視當時的政治局勢,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民族命運;到日本后,又接受了孫中山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潮影響,因而祖國的垂危、人民的苦難,更象神箭一樣射中了他,使他無時無刻不為祖國和人民的命運擔心和憂慮。這句詩展示了作者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把挽救國家危亡看作自己神聖職責的革命胸懷,表現了魯迅積極戰鬥的人生觀和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義立場。
“風雨如磐暗故園”,是說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侵略和壓迫,猶如磐石壓頂,使祖國暗無天日,景象慘淡,岌岌可危。這句詩,高度概括了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黑暗悲慘的現狀,是產生“靈台無計逃神矢”這一強烈感情的客觀原因。作者魯迅這時雖身居異域,遠隔重洋,但萬裏海天,並沒有隔斷他同祖國人民息息相通的聯繫。他遙念在帝國主義列強宰割蹂躪和清王朝反動統治下的祖國。災難重重,危機四伏,內心的憂憤溢於字面。“暗”字不但寫出了黑暗動蕩的祖國的政治形勢,而且寫出魯迅無法遏制的憤慨和深沉的憂慮。
“寄意寒星荃不察“,“意”,指作者的救國救民的理想。“荃”,指人民。這裡,作者用浪漫主義的想象表達自己拯救祖國的希望,希望他的救國救民的理想能為“荃“所理解,即希望祖國人民覺醒起來。作者魯迅當時對人民群眾的力量是有一定認識的,但是另一方面,由於歷史的局限,魯迅對人民群眾的革命積極性還估計不足,因此發出了“寄意寒星荃不察”的慨嘆。魯迅慨嘆“荃不察”,是迫切希望祖國人民能儘快覺醒,以便擔當起拯救祖國的任務。
最後一句“我以我血薦軒轅”,是魯迅對祖國、對人民發出的莊嚴誓言,決心為祖國、為人民而獻身。雖然人民暫時還未覺醒,但他要盡自己的努力,喚醒群眾,和群眾一起參加戰鬥,甘灑熱血寫春秋。這一肝膽照人,氣貫長虹的詩句,字字傾注了作者魯迅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心,表現了青年時代的魯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英雄氣概,將詩的感情升華到了一個激昂慷慨,熱血沸騰的高度。
這首詩,聲調激越,感情強烈。作者運用頓挫跳躍的筆法,有曲折、有波瀾、有起伏地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抒發得深刻真切。全詩四句,先寫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繼寫由熱愛而引起對處在“風雨如磬”之中的祖國的憂慮,再寫由憂慮而感到“寄意寒星荃不察”,心情不免有點沉重,最後躍上一個新的高峰,激昂慷慨,熱血沸騰,迸發出“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最強音,充滿著激勵的力量。這首詩,還通過典故運用和比喻、象徵的手法,使所抒發的感情形象化。如“神矢”這個典故的運用,就把抽象的愛國主義感情表現得更具體。“風雨如磬”這個富有象徵性的比喻,十分形象地表現出黑暗勢力的強大,民族危機的深重,國家處境的險惡。以“荃”這種芳香的草比喻人民,表現了魯迅對人民熱愛讚頌的感情。最後,用“軒轅”代祖國,並以血來奉獻,更使愛國主義的思想得到最形象最突出的表現。

名家點評

鍾敬文:“魯迅這首七絕,是他滿腔火熱的憂憤和奮鬥激情的表現。而這一句(我以我血薦軒轅)又是這種表現的噴火口。”
茅盾:“他的《自題小像》就表示了把生命獻給祖國的決心。”

作者簡介


自題小像
自題小像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稱為“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