鯮魚

鯉形目鯉科動物

鯮魚又稱尖頭鱤、劍鱤、俗名馬頭鯨,體細長、呈圓筒狀,下頜稍長於上頜,齒既尖又長,鱗片密而細小,側線鱗在140~170片之間。吻扁平形似鴨嘴、尾鰭大分叉深,下葉略長於上葉、背部灰黑色,胸鰭微紅色,生活在水體的中下層,屬大型的肉食性兇猛魚類,以捕食個體較小的魚蝦及其他水生動物為生。游泳能力強,生長速度快,一齡魚可達50厘米長,體重1千克;三齡魚可達66厘米長,體重3.5千克。

形態特徵


鯮魚體甚長,略側扁,腹部圓。頭前半部細長,稍成管狀,吻端平扁似鴨嘴形。口上位,下頜向上傾斜,且長於上頜,上頜骨末端達眼前緣之下。眼中等大,距吻端較近,向兩側面突出,兩頰很寬,眼後頭長為吻長的2~2.5倍。下咽齒1行,細長。鱗細小,側線向腹面微彎;側線鱗140~170。背鰭Ⅲ8,無硬刺,起點在腹鰭之後。臀鰭Ⅲ9~11。尾鰭分叉很深,下葉梢長於上葉。背部深灰色,腹部及兩側下半部銀白色,胸鰭淡紅,背鰭、尾鰭灰色,腹鰭、臀鰭灰白,尾鰭后緣呈黑色,在側線之上有一微黑色縱紋。

生活習性


活動規律

屬於中下層魚類,幼魚多在湖泊、水庫等自然水域里生長,性成熟后每年上溯到江河上游等有急流的地方產卵繁殖。有江湖洄遊習性。
鯮魚
鯮魚

食性

在體長只有20毫米時,就開始吞食其它魚類的魚苗,小鯉魚、鯽魚,常常是它吞食的對象。為江河中大型的兇猛魚類。
當體長在30cm以前,都以游弋方式在水的中上層掠取其他魚類為食,成魚則以長形的吻部在石縫中覓食小魚。雖然消化管內已充滿了食物,仍不斷吞食,終至將半消化的食物,從肛門處擠出。

分佈範圍


鯮魚資源在我國分佈較廣,珠江、黑龍江、紅河、黔江潯江等水系均有存在,尤其是在長江流域中,不論是上中下游,還是干支流及附屬的大中小型湖泊、水庫都有鯮魚的蹤跡。

生長繁殖


生長

鯮魚以捕食個體較小的魚蝦及其它水生動物為生,它的游泳能力強,生長速度快,一齡魚可達50厘米長,體重1千克;三齡魚可達66厘米長,體重3.5千克。尤以5冬齡魚生長更加迅速。最大個體可重達50kg以上,為大型的兇猛性經濟魚類,天然產量不及鱤魚。因它自魚苗期即大量吞食其他魚苗,對青魚、草魚、鰱、鱅等四大家魚為害頗大,因而被養殖業列為必須清除的對象。

繁殖

生長速度較快,性成熟年齡在5齡以上,生殖期為4-7月。成熟的親魚於春季即上溯至江河流水較急的江段進行繁殖。幼魚期至湖泊中肥育,在幼魚階段食枝角類和魚苗;成魚轉為食魚類,常以其管筒狀的長吻在石縫或水草叢中現食小型魚類。

主要價值


醫藥功效

鯮魚的功效介紹:鯮魚(《食療本草》)。
補五臟,益筋骨,和脾胃。其肉入葯鮮用,有益筋骨、和脾胃的功效,主治腰膝酸軟、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等症。

食用價值

鯮魚肉質鮮美,肉質細嫩、少刺,加之個體較大,為上等食用魚品。屬經濟性魚類,是著名的江鮮之一。
性味
①《食療本草》:平。
②《綱目》:甘,平,無毒。入脾、胃、腎三經
鯮魚餅
鯮魚鯮魚體甚長,略側扁,腹部圓。鱗細小,側線向腹面微彎;側線鱗140~170。分佈較廣,不論是上中下游,還是干支流及附屬的大中小型湖泊、水庫都有鯮魚的蹤跡。鯮魚為沿海地區季節性魚類。體形細長、側扁、腹圓、頭部細長呈管狀,鯮魚形似黃魚,約長6~9厘米,鱗細鰾大,魚鰾可製成干“魚肚”,為名貴食品。清朝末年,一張姓廚師在傳統的清燉、紅燒食用方法基礎上,大膽創新,製成了魚餅,流傳上百年。鯮魚餅的製作方法是:去魚頭,洗凈內臟,剖開魚肚,將豬肉剁成茸,以醬生薑、香蔥、醬瓜切成細末,加入適量的精鹽、綿白糖、白鬍椒粉、黃酒等拌勻成餡,放入魚肚內,兩面合攏,製成橢圓狀的內心,用麵粉蛋清和成稀糊備用。將平底鍋置火上,燒熱后刷上豬油,將魚餅心逐個裹上面糊入鍋煎烤,烤至兩面乳白色時取出冷卻,將邊緣修齊成形,再投入熱油中煎至兩面呈金黃色,這時起鍋裝盤,淋上麻油、香醋,趁熱食之,皮脆肉嫩,鮮美無比。

施釣方法


釣友們把它作為對象魚施釣,能增進垂釣的樂趣和刺激。
鯮魚
鯮魚
施釣鯮魚的方法大致有三種:一是真餌定點浮釣,二是擬餌拋釣,三是拋竿船上拖釣。本文著重介紹釣法簡單、有效、刺激的拋竿真餌定點浮釣的釣法。

釣具

鯮魚為大型的肉食性兇猛魚類,施釣時要選擇調性好、長度在3.6或4.5米、竿體較粗、抗拉力強的拋竿,配用可儲直徑0.5毫米、長度為150米的強力尼龍釣線的大型漁線輪,釣鉤可選擇長柄有倒刺的13號大鉤。鉛墜可用50~80克的大墜。魚漂選用醒目短柄的球漂或傘形漂,漂的浮力應大於墜的重力。

釣餌

鯮魚主要以捕食魚類為生,用餌應針對它愛食活魚的特徵,使用鯽魚、翹嘴鮊魚,餐條、麥穗魚,泥鰍、等鮮活的小魚作餌,裝鉤時鉤尖自餌魚的背部表皮穿過,不要重傷到餌魚,以確保餌魚存活的時間長,增加誘惑力,避免多次上餌的麻煩。

釣點

鯮魚遊行的速度很快,喜歡棲息在水面開闊、四周無水草的曠亮水域,且善於長距離地追捕獵物。因此,它活動範圍較廣,常常穿行江河支流或河汊附近,在湖泊的靜水水體中,水面寬敞的湖灣里也常常看見它捕食獵物時,小魚被驚跳出水面的情景。此外,?魚還會利用它吻部長的優勢,將口探入水下石縫或洞穴中捕食裡面的小魚,因此選擇江中水下有石塊或是江堤下有防波椿的環境場所作為釣點,效果較顯著。

釣法

使用真餌定點浮釣,鉤、墜要用多向連接器連接在主線上,系墜的線連結在最下端的環上,鉤組連結在多向連接器的側環上。考慮到鯮魚所處的泳層是中下層,所以鉤餌不應落底,要懸在墜子的上面,離墜子應有30~50厘米距離,如果所選的釣點為水下多亂石的水域,墜子容易卡在石縫裡,可用棄墜來解決這個問題。當魚咬鉤出現黑漂時,須用力揚竿,使鉤有足夠的力量保證穿透魚唇,從而減少脫鉤。因釣鯮魚的咬鉤頻率較低,故在施釣過程應精神集中,千萬不要輕易放棄每一個魚訊。

遛魚

鯮魚個體較大,生性兇猛,力道較大。它咬鉤的方式為,一口吞掉獵物,迅速遊離釣點邊游邊吞餌。故此用拋竿釣取它時,事前就必須定好漁線輪的泄力裝置,使出線的阻力不必過大,否則會因出線不及時而拉斷釣線。
鯮魚中鉤到遛乏需要很長時間。引遛中應將竿尾頂在自己腹部,拋竿竿梢綳成45度以上的角度,當魚增大力量往水體中間竄時,應將竿梢略微放低一些,使漁線輪的泄力裝置自動放線。魚竄逃后略鬆勁時,應立即將拋竿挑起繃住,同時搖輪收線,以備下個回合的引遛。引遛鯮魚是個很長的過程,也是釣者與之拼體力鬥智的過程,遛魚的時間與魚的大小成正比,魚越大所遛的時間越長。魚不被遛至翻白千萬不能抄魚。當感覺到魚的衝撞力明顯減弱時,方可收至近岸。遛魚的過程中,釣者應始終保持拋竿的調性與線的作用一致,避免魚不負荷的情況下出線,造成炸線跑魚。此外,還應注意觀察腳下的地形,防止摔倒落水。

保護現狀


種群現狀

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江湖阻隔而影響其幼魚進入湖泊生活與肥育、大江河中魚類資源總體下降而使大型兇猛肉食魚類的食物短缺等原因,導致鯮魚的種群個體數量顯著減少。已經很難見到其個體。
鯮魚
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