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角龍

鳥臀目角龍科動物

原角龍(屬名:Protoceratops)在希臘文意為“第一個有角的臉,是種角龍下目恐龍,生存於上白堊紀坎潘階的蒙古。原角龍屬於原角龍科,原角龍科是一群早期角龍類。不像晚期的角龍類恐龍,原角龍缺乏發展良好的角狀物,且擁有一些原始特徵。

為短肢四足動物,體長2米,體重1.5噸。齒長而鋒利。頸部有骨質殼皺,頜部肌肉碩大。可能以棕櫚葉為主食。

物種簡介


打鬥中的原角龍與迅猛龍
打鬥中的原角龍與迅猛龍
原角龍外形和著名的三角龍極為相似,但是體形較小,而且頭上也沒有長角,在我國內蒙古地區曾發現大量原角恐龍的骨骼、巢穴、蛋及小恐龍的化石,因而轟動全世界。原角龍的蛋是世界最早發現的恐龍蛋,此一發現,使原角龍在恐龍界的名氣不亞於巨大的雷龍、暴龍,你知道事情的經過嗎?
在民國11年到14年這段期間,紐約自然史博物館組成了一支探險隊到蒙古戈壁大沙漠調查,結果於1923年夏天,在火焰崖附近挖出大量化石,由於學者們認為這批化石應屬於角龍的祖先,所以後來便把它們命名為原角龍。這些化石包括有幼龍和成年的恐龍,而其中最令人興奮和訝異的是還有恐龍的蛋,這是第一批被人類挖到的恐龍蛋,除了讓不主張恐龍生蛋的學者感到吃驚外,也讓主張恐龍生蛋的學者感到欣慰。
角龍類中的原始種類,全長不到3米。頭上還沒有演化出角,只是在鼻骨上有個小小的突起。頸部的骨板已經變得很大,形成頸盾。嘴鼻部很像鸚鵡嘴龍,但要大一些。嘴的前部生有牙齒,用來採食植物的枝葉以及多汁的莖根。四肢短小,身軀肥胖。人們曾發現過一個原角龍的墓地,裡面有從成年到幼體的許多骨架化石,說明原角龍是一種以家族為群體生活的動物。
原角龍
原角龍
原角龍身長1.5到2米,體型接近綿羊。它們有大型頭盾,可能用來保護頸部、使頜部肌肉附著、用來辨認同種類動物,或綜合以上功能。原角龍在1923年由沃特·格蘭傑(Walter Granger)與W.K. Gregory所敘述,當時被認為是北美洲角龍類的祖先。研究人員現在根據體型,分別出原角龍的兩個種:安氏原角龍(P. andrewsi)、巨鼻原角龍(P. hellenikorhinus)。已發現數十具原角龍標本。
在1920年代,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Roy Chapman Andrews)發現一個偷蛋龍化石正位在一群恐龍蛋的上方,而這些恐龍蛋被認為屬於原角龍。但現在已發現這些原角龍的蛋,其實是偷蛋龍本身的蛋。

所屬分類

原角龍是第一個被命名的原角龍科恐龍,所以也成為原角龍科的名稱來源;原角龍科是一群草食性恐龍,比鸚鵡嘴龍科先進,但比角龍科原始。原角龍科的特徵是它們與角龍科的相似處,但原角龍科有更善於奔跑的四肢比例,以及較小的頭盾。
在1998年,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將原角龍科定義為:冠飾角龍類中,所有親緣關係與原角龍較近,而離三角龍較遠的物種,所組成的基群演化支。這個演化支包括:弱角龍、矮腳角龍、雅角龍、喇嘛角龍、巨嘴龍、扁角龍、巧合角龍等屬。但在2006年,彼得·馬克維奇與馬克·諾瑞爾公布了新的系統發生學研究,將數個屬移出原角龍科。貝恩角龍可能是原角龍的次異名。

獅鷲神話起源

原角龍
原角龍
科學史與民俗學家阿德里安娜•梅約(Adrienne Mayor),提出角龍類與原角龍保存良好的化石,被居住於中亞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的挖掘金礦游牧民族賽種—西徐安發現后,成為奇幻動物如獅鷲的形象來源。獅鷲被描述成有獅子的身體、大型爪、以及鷹頭;牠們在地面築巢產卵。西徐安游牧民族告訴希臘人與羅馬人,這些獅鷲發現於西徐安陸地上,也就是現在的中國西北與蒙古西南。獅鷲被敘述成在山上,與沙漠中的砂岩,守衛者地底的黃金。該地區有許多原角龍化石,而鄰近山脈有許多金礦,因此產生理論認為原角龍化石是獅鷲神話的來源。
獅鷲獸-格里芬(Griffin)的傳說:這種特別的生物也是人類老祖宗一路傳遞下來的傳說之一。獅鷲獸簡單的說來就是百獸之王獅子和鳥中霸主老鷹的集合體。這種特殊的生物可說是結合了老鷹的遨翔能力和獅子的兇猛殺氣,因此在許多神話中都扮演著特殊的地位。
獅鷲獸由於擁有銳利的視線和爪牙,因此有時會被當作寶藏的守護者。在不少近代的奇幻作品中,獅鷲獸都扮演著精靈守護者的角色,他們雖然兇猛,但卻可以透過心靈感應的方式和精靈溝通,甚至成為他們的交通工具和武器。不過,不知道什麼原因,獅鷲獸似乎相當喜歡吃馬肉,因此經常獵殺野馬。
不過,獅鷲獸的神話緣起一直讓人感到相當疑惑,有些專家認為是來自公元前三千年的埃及,甚至可能時間比這個更久遠,有些人則認為這是來自於印度地區的神話。而原角龍的發現地點,蒙古的阿爾泰山也是獅鷲獸發源地之一。

形態特徵


原角龍的腦袋和軀幹都很大。它的喙長得像鳥的一樣,嘴的前部沒有牙,但在嘴裡兩側長著牙。原角龍的頭上長著個褶邊一樣的裝飾,雄性的比雌性的大些。喙像鳥,頭上長著褶邊,但沒有角。
原角龍是種四足恐龍,頭部後方有大型頭盾,沒有角。頭盾由大部的顱頂骨與部分的鱗骨所構成。頭盾本身則有兩個顱頂孔,而頰部有大型軛骨。頭盾的正確大小與形狀隨者個體而有所不同;有些標本有短小的頭盾,而其他的頭盾接近頭顱的一半長度。有些研究人員,包括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將頭盾的不同大小與形狀,歸因於兩性異形以及年齡變化。
原角龍殘留有許多角龍已無的牙齒,它的“手腳”較細,尾巴較寬並呈魚鰭狀,頭上長著一個褶邊形裝飾,頸部骨板較大,形成一個頸盾,雄性比雌性較大,像摺扇一樣張開。
原角龍骨骸
原角龍骨骸
原角龍身長約1.8米,肩膀高度0.6米。成年原角龍的體重約180公斤。高度集中的大批標本,顯示原角龍是群居動物。
原角龍是種小型恐龍,但頭顱佔了大部分。原角龍的頭顱骨有大型喙狀嘴、四對洞孔。最前方的洞孔是鼻孔,可能比較晚期角龍類的鼻孔還小。原角龍有大型眼眶,直徑約50公釐。眼睛後方是個稍小的洞孔,下顳孔。

生活習性


原角龍是草食性動物,但似乎嘴部肌肉強壯,咬合力高。嘴部有多列牙齒,適合咀嚼堅硬的植物。
過去曾有理論認為它們是夜行性動物。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恐龍、現代鳥類與爬行動物的鞏膜環大小,提出原角龍可能屬於無定時活躍性的動物,覓食、移動行為跟白天黑夜沒有正相關,只休息短暫時間。另外,生存於同一環境的伶盜龍可能是夜行性動物,著名的原角龍、伶盜龍打鬥化石,可能是發生在夜間或光線昏暗的清晨、黃昏。原角龍是群居生活。它們把小恐龍生在自己的窩裡。原角龍的腦袋中等大小,所以它們比較聰明。它們走路用四隻腳,走得比較慢。

生長繁殖


在1920年代,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在蒙古戈壁沙漠發現了第一批恐龍蛋化石。這些蛋的直徑為8吋。因為接近原角龍,所以這些恐龍蛋一度被認為屬於原角龍。
附近的獸腳亞目偷蛋龍化石,位於一個蛋巢上方,因此被推論偷蛋龍偷竊並吃了原角龍的蛋。這個偷蛋龍的頭顱骨破碎,被認為是遭到保護蛋巢的成年原角龍所攻擊的。
然而在1993年,馬克·諾瑞爾(Mark Norrell)等人在一個被認為是原角龍的蛋中,發現了一個偷蛋龍的胚胎。因此這個偷蛋龍其實是位於自己的蛋巢上方,在保護、孵化自己的蛋。
原角龍
原角龍
在2011年,蒙古發現一個原角龍蛋巢,內有15個原角龍的幼年個體。這是第一個已確定的原角龍蛋巢,並顯示原角龍有親代養育習性,會養育剛孵化幼體,直到它們成長至某種年齡。由於原角龍是相當原始的角龍類,後期角龍科可能會繼承這種親代養育行為。

下級分類


在1922年的一個由美國人組成的尋找人類祖先挖掘團隊,攝影師J.B. Shackelford在戈壁沙漠(內蒙古、甘肅省)發現了原角龍的第一個標本。這次由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Roy Chapman Andrews)帶領的挖掘活動沒有發現早期人類化石,而發現了許多原角龍、鸚鵡嘴龍化石,以及獸腳亞目的迅猛龍、偷蛋龍化石。
在1923年,沃特·格蘭傑與W.K. Gregory正式地敘述、命名模式種安氏原角龍(P. andrewsi),種名是以安德魯斯為名。化石的地質年代是上白堊紀坎潘階(8350萬年前到7060萬年前)。研究人員注意到原角龍的重要性,認為原角龍是三角龍的祖先。這些化石組於保存良好的狀況下,有些標本甚至保有了鞏膜環(Sclerotic ring),鞏膜環是一種易碎的眼睛骨頭。
在1971年,在蒙古發現了一個化石,一隻迅猛龍正攫取一隻原角龍。一般認為它們在打鬥中同時死亡,可能因為沙塵暴,或是沙丘倒塌在它們身上。
在1972年,波蘭古生物學家Teresa Maryanska與Halszka Osmólska敘述了原角龍的第二種,柯氏原角龍(P. kozlowskii),化石發現於蒙古坎潘階。然而,這些化石由不完整的未成年體化石構成,被獨立為新屬,柯氏矮腳角龍(Breviceratops kozlowskii)。
在2001年,命名了第二個有效種,巨鼻原角龍(P. hellenikorhinus),發現於中國內蒙古的巴音滿達呼組(Bayan Mandahu),也是來自於上白堊紀的坎潘階。巨鼻原角龍的體型明顯大於安氏原角龍,並擁有稍微不同的頭盾,以及更結實的顴骨角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