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害

三害

晉周處少年時危害鄉里,時人把他同南山虎、長橋蛟並稱為“三害”。

詳細釋義


典源

晉書》卷五十八〈周處列傳〉~569~
周處字子隱,義興陽羨人也。父魴,吳鄱陽太守。處少孤,未弱冠,膂力絕人,好馳騁田獵,不脩細行,縱情肆欲,州曲患之。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耶?」父老嘆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答曰:「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並子為三矣。」處曰:「若此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則一郡之大慶,非徒去害而已。」處乃入山射殺猛獸,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數十里,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人謂死,皆相慶賀。處果殺蛟而反,聞鄉里相慶,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吳尋二陸。時機不在,見雲,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將無及。」雲曰:「古人貴朝聞夕改,君前塗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處遂勵志好學,有文思,志存義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仕吳為東觀左丞。孫皓末,為無難督。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自新〉~627~
周處年少時,凶彊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同源典故


南山虎 周侯斬蛟 周處刀 周處殺蛟周處除三害 射殺白額虎 挾劍長橋 斬龍子 江中斬蛟 白額虎長橋 除白額

運用示例


作者詩題詩句
張祜晚次荊溪館呈崔明府況是無三害,弦歌初政成。
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李賀聽穎師琴歌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題春竹。
李賀送秦光祿北征周處長橋役,侯調短弄哀。
王維老將行射殺中山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羅隱夜泊義興戲呈邑宰溪畔維舟問戴星,此中三害有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