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塔索的結果 展開
- 義大利詩人
- 李斯特交響詩
塔索
義大利詩人
塔索,T.(Torquato Tasso 1544~1595),義大利詩人,文藝復興運動晚期的代表。出身富有文化教養的家庭。大學時期學法律,但對古典文化和哲學十分熱愛,跟人文主義者交往甚密。先受阿里奧斯托影響,用浪漫情調寫騎士業績的長詩。繼又作為宮廷詩人寫牧歌劇。代表作是敘事長詩《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1575)。
詩紀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為背景,寫戈特弗里德·布留尼統帥十字軍從回教徒手中奪取耶路撒冷的故事。長詩貫串著十字軍騎士跟回教徒女戰士的愛情線索,著力描寫愛情對基督教信仰的勝利,歌頌 現世生活的歡樂,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閃耀著人文主義的思想光輝。但長詩讚美十字軍功績,客觀上反映了當時教會勢力反對宗教改革運動和鎮壓異端的要求。長詩曾引起持宗教保守觀念的學者的尖銳批評。寫過一篇未完成的喜劇,一篇模仿索福克勒斯的悲劇的《托里斯多國王》(1573~1586)但沒有被注意。跟環境及自我內在的矛盾也日益加深,終致精神失常,長期被禁瘋人院,貧困逝世。
《耶撒冷》 容簡介:
耶路撒冷的解放
這部長詩充滿鮮明的文藝復興走向衰落的時代特徵和詩人的個性特徵。塔索破除此前流行的騎士傳奇的題材套路,選擇了真實可信的歷史事件,作為貫穿全詩的主要情節線索。從 15 世紀下半葉開始,義大利國土充斥外來的強敵,西班牙控制了它的主權,土耳其的崛起切斷了義大利同東方的貿易和交通聯繫,出現了城市工商業衰敗,封建農業復興的倒退現象。基督教勢力十分猖獗,強化對進步文化和自由思想的控制,鎮壓宗教改革運動。塔索在《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描寫十字軍東征及其對回教徒的勝利,一方面旨在重新喚起義大利人民的英雄精神,恢復民族的光榮傳統,應對土耳其的擴展,具有現實的意義;另一方面,則是通過讚美基督教英雄布永和他統帥的十字軍,來表現基督教信仰的力量,客觀上適應了教會反對宗教改革運動,鎮壓異端的要求。
……
這一個個情節和結局迥然不同的愛情故事,詩人著力描繪,盡情渲染,使之充溢著盎然的生氣,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動人心曲,令人感慨。它們生動地展示,愛情是人的最本真、最自然的權利;詩中的男女主人公內心一旦萌生愛情,他們便如經受一次心靈的洗禮,激活出他們身上潛藏的最高貴、最純潔的情感;愛情便如火山爆發,釋放出巨大的力量,勢不可擋,它足以衝決一切阻礙,突破一切宗教的戒律,擺脫一切民族的恩怨。愛情又體現了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對現實生活和幸福、歡樂共同的熱烈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如克洛琳達、阿爾米達、埃爾米尼婭都是異教女子,她們成為長詩中栩栩生動、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塔索在這兒熱情歌頌了愛情的偉大,表現了人的權利對於宗教信仰的勝利,體現了對女性、對異教的尊重。在那艱難困苦的歲月里,塔索在《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鮮明地表露出來的這些人文主義思想,猶如冬日裡迎風綻放的臘梅花,溫煦、可貴。
……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的英雄,雖然個個都是鐵中錚錚,把信仰和民族利益看得重於泰山,不惜為之赴湯蹈火,捐軀沙場;但他們身上都帶著頗濃厚的傷感和憂鬱,把獻身當作追求的光榮和歸屬,把死亡當作高尚的解脫,流露出悲哀的情調。長詩中各個人物嚮往的愛情,都歷經曲折坎坷,也幾乎都是有情人難成眷屬,染上了悲劇的色彩。這些都體現了長期陷於精神苦悶的塔索內心世界的矛盾,體現了他由艱辛的命運遭際和辛酸的人生歷程而形成的憂傷和悲觀的氣質。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這些富有魅力的描寫,閃耀著文藝復興的最後的光輝,反映了塔索思想上、創作上的深刻矛盾;同時,它又是作為一部生動地展現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尖銳的政治、社會、文化矛盾,披露人文主義者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思想危機的偉大作品,而載入文學史冊。
短篇詩歌小節
繁露、哭泣和眼淚……
我看到黑沉沉的夜幕里
以及星星蒼白的臉上,
儘是繁露、哭泣和眼淚,
它們究竟來自何方?
為什麼那皎潔的月亮
在青草的懷裡撒下了
一抹晶瑩清澈的星光?
為什麼聽到習習的清風,
在昏暗的空中一直吹拂到天亮,
彷彿它有難言的哀傷,
莫非這是你離別的象徵,
我生命中的生命?
錢鴻嘉 譯
我生命中的生命
我生命中的生命,
你在我的眼內
好比蒼白的橄欖樹,
或是褪色的玫瑰。
不過你也不缺乏魅力,
不論你在哪兒
你總給我帶來了欣慰。
不論你跟著我;
還是遠走高飛,
你把我甜蜜地消融,
溶化,搗得粉碎。
錢鴻嘉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