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大佛
龍門大佛
《龍門大佛》是由河南金鳳凰豫劇團排演的一出新編大型歷史豫劇,該劇將於11月22日晚在鄭州市工人俱樂部上演。
講述武則天捐資修建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故事的新編豫劇《龍門大佛》,將於11月22日在洛陽市工人俱樂部上演。
《龍門大佛》根據有關史料創作而成,講述的是武則天在巡視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修造工地時,工匠領班李君瓚直言皇家賦稅徭役繁重。武則天微服私訪察得實情,悟得“當政若不惠民生,念盡彌陀總是空”之理,決定推行新政,薄徭輕賦,重視農桑,息兵罷戰。然而推行中阻力重重。李君瓚見新政無果,無心修佛。武則天為取信於民,排除干擾,新政逐一兌現,並為解決工匠工錢,捐出二萬貫胭脂錢。李君瓚感念新政,按武則天相貌雕成盧舍那大佛像,大佛如期開光。
編劇——史善新、張珂瑜,
武則天——趙曉梅,為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龍門大佛,即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修建於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是龍門石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盧舍那大佛,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高直的鼻樑,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相傳盧舍那大佛是按武則天的相貌雕鑿,所以佛像威嚴中有幾分女性的圓潤。整尊佛像,豐頤秀目,栩栩繪畫出雅麗端莊,有思想,有智慧的中年婦女形象。有人評論說,這尊佛像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