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文殊寺的結果 展開
文殊寺
河北省邯鄲市文殊寺
文殊寺位於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創建於元朝泰定年間(公元1324-1327年),佔地二十餘畝。明朝萬曆初年(1573年),邑人李朝陽於燕趙豫晉之間募銅萬餘斤,鑄成阿彌陀佛接引像一尊,佛像高二丈三尺,線條流暢,造型逼真,高大雄偉,置大殿內,後人遂稱文殊寺一名大佛寺。
目錄
肥鄉城內舊有文殊寺,創建於元朝泰定年間(公元1324-1327年),佔地二十餘畝。明朝萬曆初年(1573年),邑人李朝陽於燕趙豫晉之間募銅萬餘斤,鑄成阿彌陀佛接引像一尊,佛像高二丈三尺,線條流暢,造型逼真,高大雄偉,置大殿內,後人遂稱文殊寺一名大佛寺。
文殊寺坐北朝南,在寺院的中軸線上,自前向後,以次建有伽藍殿,大雄寶殿和後殿。伽藍殿兩側為山門,伽藍殿內塑有伽藍菩薩和韋陀菩薩像。大雄寶殿內置有二丈三尺高之阿彌陀佛接引像。佛像面帶微笑,雙目略垂視,右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外,拇指微曲,左手平胸,手心向上,手中托有蓮花,身披袈裟,頭頂幢幡,眉間白毫猶放無量之光,普攝眾萌,弘願深廣。伽藍殿與大雄寶殿間之東西兩側,各建寮房和拜殿。寺院整體布局合理,諸殿建築,均為青磚綠瓦,門楹丹塗。大殿之出檐為木質結構,飛羽懸鈴,五彩斗拱,雕樑畫棟,蔚為壯觀。
寺院內舊有惠昭院,院內造十三層浮屠(塔),上懸風鈴,臨風作響,猶如法音廣播,惠澤人間,將整個寺院襯托的更為寂靜。
文殊寺在清朝之前設有僧會司,寺長住錫該寺,管理縣轄寺院僧侶事宜。文殊寺常住比丘數十百人,修學以參禪與念佛並重,其中正果得道高僧非常之多。據《肥鄉縣誌》記載,文殊寺僧象閣與象賢,本是俗家兄弟,出塵行作沙門,於文殊寺修持。象閣字普台,不諳文字,然禪定甚有力,得如來心法,悟后教人:諸惡莫做,是善唯舉,人稱“石佛”。其弟象賢,字慈台,深入經藏,演繹如來教法,言語精深,自度度人,人咸垂慕之。其後有釋永清者,主持文殊寺,饒益眾生,善跡頗多,攜眾共修,多有開悟,鄉間今有稱道者。
民國間,有僧戒池等辦僧民學校,達數年之久。其弟子今有健在者,住大西高村,已還俗,姓靖(故家廣平南陽堡村靖庄),前年造訪,言師與文殊寺,潸淚以思,坐皆粘襟。
逢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聖誕日,文殊寺內設誕慶。自初三始,前來參學問道和祈願焚香之善男子善女人踵接踏來,達半月之久。
文殊寺之銅佛像高二丈三尺,整體一次鑄就,在同期國內佛像造像史上實屬罕見。傳聞明朝萬曆年間,鄉民李朝陽募銅萬餘斤欲鑄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佛像,當時,招募冶將之技精者,備模具蹬梯及支架。初,銅化汁后即時澆灌,甚為順利。當鑄之胸肩以上時,因台勢高,將爐內銅汁送上時,費時耗力,銅汁冷硬,已而停工。眾皆相對嘆息。時一老人卒至,人無識者,至鑄台前,合掌胸前,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繞台三匝,自語到:“我老漢身埋半截亦無法。”言罷忽然不見。眾大驚,以為佛菩薩化身,頂禮膜拜。后思“身埋半截”語,頓悟,遂堆土於台圍成丘,置爐於上,佛像乃成。
自明萬曆初佛像成,肥鄉城內便開始儒佛聚訟,長達六十年方已。初,鄉紳中有善堪輿者妄與人言:佛像成,棟宇備,則邑之僧肥民瘦矣。佛像因之露風雨中達三年之久。后李朝陽和寺僧力排眾誹,建成殿宇。因佛殿高出城內文宣廟數尺,儒者則言有礙於科舉。肥鄉素推文獻之邦,明嘉隆(公元1522-1571年)間,人文極盛,科登蟬聯冠。自大佛之鑄成,適六十年肥鄉科登春秋榜者寥如晨星,眾議咎責李朝陽妄建接引佛之故。康熙元年(1662年)二月初旬,時任肥鄉知縣焦服祖為排眾議,使邑人孝廉郭鳳翔在城外相地遷佛。鳳翔於城北梁庄村東,見地勢平夷廣闊,愜稱佛居,乃鳩集工匠,善葺寶殿,於三月竣工后,將佛像遷於此,因舊有傳孔子遊學至此,渴而掘井,故名井堂寺。為此,郭鳳翔尚寫有《遷接引佛記》,概述遷引佛像之始末。文中說:“肥之六十餘年厄運,豈以一接引佛之為也?而接引佛適當期會,人遂嘖有煩言。向使接引佛不建,涸塞如故,人又將誰咎也?大抵天地間一數而已矣!數則難逃。朝陽之建之者,數也;邑候之徙之者,數也;則接引佛之為所建為所徙者,亦為數之乘除也。不然接引佛,則菩薩之別號,慈悲六道,普濟群生,憫士子之困窮,悵文風之厄塞,寧漠然不動於心,而竟與文宣大聖人爭雄,長於六十餘年則何為也哉!”郭孝廉論說中肯,人稱邦之奇子。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鄉之耆善焦之棟等人,復將阿彌陀佛銅像自井堂寺接迴文殊寺。是年,重建後殿五間,塑佛像三尊,又雕刻木質羅漢十八尊,從此,文殊寺內香火益盛。
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雲南人萬永福知肥鄉縣。時境內久旱無雨,苗木枯竭。萬知縣請文殊寺僧祈雨。當日竟天降甘霖,萬民呼誦。更神異者,文殊寺殿樑上生一金色靈芝,香馥數里。人們爭相觀望,讚不絕口。萬知縣觀后亦嘆為神奇,當即賦詩讚之。詩曰:“風塵幾許叩禪關,法雨如珠願未還。還待菩提成善果,異香天外想芝顏。”一時成為佳話。
文殊寺之右側,有蒼龍廟,祀龍母及龍神。據史料記載,蒼龍廟原名昭龍廟,始建於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3年)。時任肥鄉知縣完顏岱因雨澤愆期,於文殊寺右側建昭龍廟三間,廟成后,又囑僧民與寺內掘井,競得水溢甘澈,以為神靈所佑。昭龍廟由文殊寺僧人管理。
文殊寺之左側,舊有藥王殿,始建何時不可考。蓋藥王,或指藥王菩薩,或為唐之孫思邈,亦不得知。孫思邈人稱真人,因護放青蛇,得龍宮三十秘方,載《千金方》中活人無算,101歲時羽化,後人多立廟奉祀之。內典之《高僧傳》記其事。
文殊寺於民國后漸傾圯。明萬曆初所鑄之阿彌陀佛接引銅像,亦與十年動亂間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