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廠村

雲南省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銅廠鄉銅廠村

該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銅廠鄉,是銅廠鄉政府所在地,距金平縣城55公里。東鄰大塘子村,南鄰懂宗河村、毛貝灣村,西鄰長安沖村勐謝村,北鄰瑤山村。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轄銅廠、坪灘等9個村民小組,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55人。全村國土面積25.4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氣溫15.3℃,年降水量2603.2毫米,適合種植稻穀玉米等農作物。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村情概述


銅廠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0.00公里,國土面積25.40平方公里,海拔1680.00米,年平均氣溫15.30℃,年降水量2603.0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4753.50畝,其中人均耕地1.20畝;有林地19272.10畝。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960戶,有鄉村人口4138人,其中農業人口4138人,勞動力246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98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7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19.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為主。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753.5畝(其中:田1207.7畝,地3545.8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9272.1畝,水面面積127.4畝;荒山、荒地3719.3畝,其他面積10227.7畝。有金、銅等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銅廠鄉銅廠太陽能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銅廠鄉銅廠太陽能
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378戶通自來水;有873戶通電,有48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8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5.33%和55.3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9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387戶,分別佔總數的56.93%和44.33%。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該村是車站站點,有汽車16輛,拖拉機44輛,摩托車19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41.9畝,有效灌溉率為19.8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7.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3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8戶,建有小水窖10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8戶。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8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7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5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3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893戶,共有鄉村人口4221人,其中男性2071人,女性2022人。其中農業人口4021人,勞動力2138人。該村以苗、漢族為主,是苗族、漢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74人,漢族1713人,哈泥族6人。到2008年底,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748人,參合率89%;享受低保22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銅廠鄉衛生院,有鄉村醫生1人,是銅廠鄉衛生院所在地。

農村經濟


2008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17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4萬元,佔總收入的22.67%;畜牧業收入278萬元,佔總收入的27.69%(其中出欄肉豬2204頭);林業收入46萬元,佔總收入的3.51%;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538萬元,佔總收入的42.17%;工資性收入35萬元,佔總收入的3.95%。農民人均純收入1257元,農民經濟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6人(占勞動力的1%),在省內務工34人,在省外務工12人。

文化教育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小學4所,校舍建築面積9818.5平方米,擁有教師37人,在校學生475人,是銅廠中學所在地。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36人,其中小學生475人,中學生61人。

村務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7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753.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財務。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96.00萬元,該村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產業。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8個,黨員總數67人,黨員中男黨員58人,女黨員9人。團員162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有8個自然村飲水困難,自然條件差,群眾文化素質低,信息閉塞,思想不開放;缺乏啟動資金。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種植茶葉面積650畝、桔子、梨各50畝、野生三七1700畝;發展豬4600頭;每年轉移勞動力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