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士

朝士

朝士,漢語辭彙,常指古代官名,掌外朝官次和刑獄等。

拼音


cháo shì

出處


《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朝士為古代官名。掌外朝官次和刑獄等。鄭玄 註:“外朝,路寢門之外庭。”孫希旦 集解:“愚謂外朝,治朝也。”

引證解釋


1、古代官名。掌外朝官次和刑獄等。
2、朝廷之士。泛稱中央官員。
漢 陸賈 《新語·懷慮》:“戰士不耕,朝士不商,邪不奸直,圓不亂方。”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陶公 疾篤,都無獻替之言,朝士以為恨。”
張九齡 《劾牛仙客疏》:“昔 韓信 淮陰 一壯夫,羞與 絳 灌 為伍。陛下必用 仙客,朝士所鄙,臣實恥之。”
宋 葉適 《故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趙公墓誌銘》:“時政出 韓侂胄,朝士無不造門。”
顧炎武 《薊門送子德歸關中》詩:“薊門 朝士多狐鼠,舊日鬚眉化兒女。”
阿英 《明朝的笑話》十一:“長沙 有朝士某還鄉時,意氣滿盈,賓至,鼓吹喧闐,極鋪張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