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仰光省[緬甸仰光省轄區]
仰光(Yangon),緬甸故都,是緬甸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位於緬甸南部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面積598平方公里,人口7,355,075人(2014),1855年至2005年期間為緬甸首都。(2005年11月6日遷都內比都),仰光北緯16°48',東經96°9',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仰光河(又名萊河)與勃生堂河交匯處,距離安達曼海37公里,為緬甸最大港口,東南亞最大港口之一。平緩的仰光山從北邊伸進市區,城市的東、南、西邊都是平原。
仰光[緬甸城市]
仰光在2500年前,曾是孟族(又稱得楞族)漁村,名叫奧加拉巴,11世紀時稱為達貢(又稱大光Dagon),這個名稱來自梵文,意思是“三崗村”,傳說古時候這裡有三個山崗。後來成為一個很小的城鎮,主要以瑞光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而聞名。
仰光兩個字緬語為“戰爭結束”之意。仰光素有“和平城”的美稱。仰光時區是協調世界時加上六個半小時。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254名。
仰光屬熱帶季風性氣候,雖處熱帶但無悶熱感覺,平均氣溫27℃,全年平均氣溫相差不到8度,半年晴朗,半年多雨,氣候宜人。位於熱帶地區,仰光的土壤是肥沃的沖積土壤。一年被劃分為三個季節即暑季,雨季,涼季。暑季氣溫通常在33攝氏度。城市每年降雨量豐富。在仰光,從10月至2月,是最怡人的時節,在尉藍的天空下,鮮花綻放,天氣涼爽,輕風拂面。
仰光3-5月為暑季,6-10月雨季,11-2月為涼季,年平均氣溫27度,降雨量3000-5000毫米。
仰光地處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中部,伊江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全緬甸最發達和最富庶的地區。仰光附近的伊江三角洲和錫唐河谷一帶是水稻的主要產區,這裡的稻穀產量占緬甸稻穀總產量的2/3以上。
仰光市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有三大出口產品,分別是稻米、柚木和寶石。仰光的寶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寶石貿易已成為國家外匯的主要來源之一。
仰光的交通
全市人口約736萬,城市人口516萬,農村人口220萬,居民中的90%為緬甸人,其餘為華人、印度人等。
仰光位於緬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下游的三角洲上,距安達曼海僅35公里。城市呈矩形,面積約350平方公里,舊城建在一條山樑上,新城分佈在四周的三角洲沖積地,有不少橋樑,城市被限制在河流環繞地區內。北面為高級住宅區,工業區沿仰光河附近甘馬育伸延到北面的水盛,東部的丁千遵也是工業區,在仰光河和勃生堂溪交匯處則是主要的商業區和部分政府機關所在地。
與其他東南亞的大城市比較,仰光相來說來說不太繁榮。市內建築迅速發展,大多數都是外資注入發展的(主要是新加坡和中國)。市內的下城區及大仰光地區有很多連鎖住宅和商業樓宇被重建或改建。現在仰光擁有東南亞的殖民地民地建築。在殖民地建築內的政府部分(例如高等法院、市政廳、Bogyoke市場和公立醫院)也被列入重建項目。新城區和其他近郊的地區繼續非常貧窮。
為了成功實現城市的復興目標,城市機構不得不重組結構和下放權力。1985年3月國家法令秩序委員會,一個更獨立的機構取代了現有的仰光城市發展委員會。然而,仰光城市發展委員會又被設在作為監察機關的內務部之下。由於它制定的計劃和目標必須經上面各梯型式的機構認可,才能實施,這無疑阻礙了該機構的工作進程,導致工作延期。
委員會缺乏獨立決策自由,因此項目的實施也被延緩。這一癥結被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所注意,因此1990年5月出台的第11/90號法令賦予了仰光城市發展委員會與其發展目標相當的權力。
委員會的目標是把仰光建成一個國際化大城市。在仰光市政範圍內,委員會被授予劃分和重新劃分區域的權力;由獨立使用委員會資金開展工作的權力;制定、修改稅法,徵稅和收稅及結合發展要求制定稅率的權力;可使用因出租房產、土地或其它發展方式而獲得的外匯收入的權力。這個法令規定允許仰光城市發展委員會重組成為一個獨立機構。按照7/90條款規定,委員會升級為部級,委員會主席(市長)為部長並任命一副部長。
30年代,仰光遭受到嚴重的地震和海嘯的重創,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又成為同盟國和日本的戰場。雖然之後仰光進行重建的工作,但是再也無法恢復成為過去英國統治時期的商業重鎮。到了20世紀,更因為緬甸軍政府所採取的孤立政策,讓這個城市的經濟一蹶不振。仰光的工業近幾年開始發展起來,全國30%的產業工人都集中在仰光。仰光兼有海港、河港,港口寬闊,有延伸碼頭13個,吃水9米的萬噸遠洋輪可直抵城下,全國30%的稻米、礦石、木材、棉花輸出和貿易多在此進行,仰光成為緬甸全國的貿易中心。
仰光是國家行政和經濟中心,商業興旺,商務活動從三角洲的稻米之鄉向外輻射。隨著對外開放的新的經濟政策的制定,使仰光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私營企業的貿易也在擴大。
仰光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工農業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貿易。私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75%。1992-95年緬甸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5%。1995年緬政府制訂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力圖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五年發展計劃期間,緬甸年均經濟增長率達8.4%。2001年度,政府制訂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經濟發展計劃,並制定經濟年均增長10%的目標。同時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通貨膨脹,使經濟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由於美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及本身經濟結構的封閉性和脆弱性,緬甸經濟仍然未走出困境。
外國在仰光投資主要投資領域為:石油天然氣、水產業、礦產業、製造業(成衣製造業)和飯店旅遊業。主要投資國為新加坡、英國、泰國。
仰光[緬甸城市]
1755年5月,緬族頭領雍籍牙基本上統一了緬甸,建立貢榜王朝,雍籍牙佔領大光之後,便登臨瑞大光寶塔(即今仰光大寶塔),頂禮膜拜,祈求消弭兵災,永保和平。國王Alaungpaya賜名后才改稱“仰光”,仰光是兩個字“yan”和“koun”的結合,分別指“敵人”和“走出去”。緬語“戰爭結束”之意。從此,大光即改名為仰光。由於仰光靠近仰光河口,地理位置優越,發展航運事業極為有利,所以,很快便成為緬甸第一大商港。
1855年緬甸成為英國的屬地,英國人把緬甸的首都從曼德勒(Mandalay)移到了仰光,用來把它作為出口柚木等商品的港口。1930年仰光受地震和引發的海嘯嚴重破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1942年3月8日被日本佔領。1948年緬甸獨立后定都仰光。
仰光有著無數或鍍金或白石的佛塔,佛塔中最著名的是馳名世界的大金塔,它位於市北聖山,居全城最高點。仰光依然保持著作為港口城市輝煌時期的殖民地特色。每年4月這裡都要舉行隆重盛大潑水節。
因緬甸境內種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飲也呈現包羅萬象的特色,尤其以撣族、緬族、中國和印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調的魚、肉和蔬菜以及葫蘆湯,緬甸料理的特色為比較油和咸但較不辛辣。
佛教文化
1056年,小乘佛教成為蒲甘王國的主要宗教。據說,阿奴律陀王篤信佛教,他在征服緬南部直通王國時曾獲32部《三藏》經、三萬名小乘佛教教徒和技藝高超的工匠多人,他們帶來了造塔的技術,推動了蒲甘長達兩個世紀的造塔運動。有個故事說,當《三藏經》順著伊洛瓦底河運至蒲甘時,阿奴律陀國王率眾臣前往伊洛瓦底江邊迎接,並自己下水將《三藏經》頂在頭上游回岸,安放在一頭象徵國王權利的白象背上。白象托著《三藏經》在蒲甘茂密的森林裡行走時,忽然雙膝跪地,阿奴律陀國王認為這是佛祖顯靈,就在此建造了蒲甘第一座金塔,從此蒲甘開始了延續數世紀的造塔運動。建造佛塔,是緬甸小乘佛教的一種傳統,無論是國王、僧侶還是平民,建造佛塔就是完成一個最大的善果。人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修建一座獻給佛的塔。獲得善果並非個人獨享,而是也可以惠及眾生。有一段古代的銘文寫道:某人向寺院奉獻了她的所有財產,牛群、土地和勞動力,她希望她由此獲得的善果可以與她那個時代的國王、未來的國王、她的父母、子女以及所有生靈共享。蒲甘的無數佛塔來自國王、大臣、僧侶、平民……根據不同的經濟實力、社會地位以及審美趣味它們有著不同的風格。在造塔最狂熱的時代,據西方學者研究,在蒲甘平原上,曾經屹立著一萬三千座佛塔。而民間傳說中的蒲甘,則被稱為“四萬寶塔之城”,成為12世紀緬甸文化、宗教的中心。如今,在荒涼的平原上,只剩下有2230座古塔和416所古廟。即使加上一些殘存的遺跡,全部古迹也不過5000處左右。但比起“南朝四百八十寺”來,也還是非常驚人的。緬甸有句俗語叫做“多得像蒲甘的塔一樣數不清”,一座廟包括學生學習的地方、佛寺、水池和僧舍,規模龐大。我們看到一個古代的水池,面積有足球場那麼大,黃色的條石砌的,水池裡長滿野草,那地方沒有人動過,滿地是木化石。直到今天,新的塔依然有人在建,只是沒有古代那麼輝煌了。
佛教轉世的信念令人們尊重世間的一切,一切都可能是佛陀轉世。大樹被崇拜著,它們具有一定的直徑,年輪,就會被用香火供起來。尤其是榕樹,很多榕樹上都掛有佛龕,裡面供奉著神明,經常有人在榕樹下坐禪、誦經、祈禱。佛經上講,菩提樹是和佛祖釋迦牟尼一起出生的,同時又是釋迦牟尼坐禪修行悟出四真諦的地方。榕樹與菩提樹為同科植物,所以在緬甸人的心目中,榕樹是“活的佛塔”,是“聖樹”。
仰光光復
1942-1945年間,中國遠征軍在以緬甸為中心,滇西和印緬邊境為兩翼的東南亞戰線上,與英、美盟軍協同作戰,1945年5月1日,孫立人率新一軍佔領仰光,緬甸全境光復。
仰光是緬甸內外海陸交通的總樞紐。有12條內河航運線通三角洲各地及伊洛瓦底江中上游,仰光港距海口僅34公里,是緬甸吞吐量最大的海港,緬甸全年進出口貿易的80%的貨物都經過這裡。全國的鐵路和公路幹線都彙集於此。
仰光因位於內河與海運的交點,內河航運發達。仰光河長37公里,水深面闊,向西有端底運河與伊洛瓦底江幹流相通,向東有勃因錫唐運河與錫唐河水系相接,構成以仰光為中心的全緬甸最為繁忙的內河航運網。仰光港水深港闊,是全國最大的商港,終年可停泊萬噸遠洋巨輪,碼頭從東邊的丁因至西邊的阿龍,總長約11公里,是緬甸吞吐量最大的海港。仰光也是全國鐵路和公路幹線的交點,還有34條航線通往全國主要城市。北郊21公里處的明加拉頓機場,是國內和國際重要的航空港,也是亞洲最優良的民用機場之一。
仰光國際機場(MyanmarInternationalAirport)位在仰光西北方19公里處,現已和許多國家之間開通航線,包括中國,此外還將航班信息收錄到了國內大型OTA公司中,如攜程、微驢兒等。
緬甸國內鐵路線質量良好,但需時間較長、座位有限,而且不設餐車,旅客必須自行準備食物及飲品。火車的座艙分為普通艙和上等艙,後者的特色是多了放映影片的服務。含有卧鋪的火車也有普通及上等卧鋪之分,後者為四人的艙房,有浴室、冰箱、電視和影片放映的設備。
公車車資依距離收費,除了小型公車(Linecar)外,其它公車在18:00以後票價會漲100-200緬幣。緬甸的公車多為70年代來自韓國和日本的老爺車,所以票價很便宜。仰光的公車號碼是用緬甸數字標示的,故外國遊客不易確認公車號碼。
仰光的計程車幾乎清一色為80年代的二手日本四門車,計程車不設里數表,部分不設冷氣,在上車前要先談妥價錢。
開放時間為5:00-21:00,每10-15分鐘有一班次,約1000緬幣,渡船從史丹路(StrandRd.)對面的理事大樓碼頭(PortCommissionerBuilding)出發。
仰光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公園,到處是植物,花草和佛塔。裸露左肩、穿著紅色袈裟的僧人赤腳在街上飄著。仰光有殖民地時代留下的英國建築的暗紅色屋頂,印度教寺廟鑲著各種神靈雕像覆蓋著青苔的頂、現代文明發明的四方盒子的頂、佛塔、教堂、鴿子在天空嬉戲。汽車像是從廢品收購站開出來的,大多銹跡斑斑,由於西方的封鎖,緬甸很難進口汽車,許多汽車都是奈溫時代的。老爺車、吉普和老式的英國設計印度生產的公共汽車比比皆是。
許多露天浴室,只是用一牆與街道隔開,一群婦女裹著裙子,牆頭露出一些豐滿的肩,聽見她們正在用木桶往身上嘩啦澆水,響亮地笑著,洗罷,一個個走到牆外面來擰乾頭髮上的水。同時一隊僧侶赤腳走過,每個人夾著一把棕紅色的油紙傘。某處有個賣紡織品的商店,那種樸素的美,你恨不得買一麻袋。鋪面的後面是作坊,而作坊外面就是村莊,原來村莊躲在街道的後面。作坊里十幾台古老的織布機正在有節奏工作,看起來像19世紀英國的織布車間,但工人的裝束看上去不像工人,好像是些舞蹈演員。車間外面支著兩口大鍋霧氣氣騰騰,兩個裸露上身的男子正在染布,狗在車間里像工頭一樣溜達。巨大的生活之城,充滿活力,使用著古老的家什。
仰光大金塔是仰光最早的著名建築,也是世界佛教的一大聖地。緬甸人稱大金塔為“瑞大光塔”,在緬語里,“瑞”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稱。金塔始建於公元前585年,相傳當時印度發生飢荒,緬甸人科迦達普陀兄弟兩人運了一船稻米前去救濟,他們從印度回來時,帶回8根釋迦牟尼佛祖的頭髮,在王朝幫助下建造了這座佛塔,把佛發藏在塔內。
大金塔建在仰光市北部茵雅湖濱海拔51米的丁固達拉崗上,始高8.3米,後來經歷代王朝不斷修建,塔身高112米。佛塔由磚砌成,塔身表面貼滿了金箔,塔形像一隻覆在地上的巨鍾,底部周長427米,有4個大門,門外有石獅鎮守,門內有玉雕佛像,塔內還設有石梯和電梯。塔頂罩著一個5米高、1250千克重的金屬寶傘,傘尖頂著一顆直徑27厘米的金球,球的表面鑲有鑽石和紅藍寶石共5000多顆。塔檐懸掛1000多枚金鈴和400多枚銀鈴。在大金塔四周,還有68座小金塔,形狀與大金塔相仿,組成金塔之林。
在大金塔的西北角,有一口重達25噸的巨大銅鐘,於1778年鑄造,是緬甸的珍貴文物。1824年,英國佔領緬甸之後,企圖把這口巨鍾運到印度。緬甸人在裝船時,故意把鍾沉入仰光河底,英國人多次打撈都枉費心機。最後還是由緬甸人撈出了古鐘,仍安放在大金塔附近。大金塔的附近有仰光動物園和植物園。
仰光市區中心有一座以緬甸民族英雄瑪哈班杜拉的名字命名的班杜拉廣場,廣場上聳立著潔白淡雅的素麗佛塔。素麗塔又名白塔或小金塔,建於2000多年以前,高約47米,塔內保存有釋迦牟尼佛的一些遺物。在小金塔的左側,矗立著高達45米的獨立紀念碑。
在廣場附近的“大湖”北岸,還有一座造型為一隻雙頭雙尾連體妙生鳥的水上餐廳。仰光以北約11公里處,屹立著造型別緻的世界和平塔。這座塔建於1952年,是緬甸最新的寶塔。塔身中空,有5個入口,每個入口處都有一尊巨大的佛祖塑像。塔內圓柱形的神龕上,放著28尊小型的佛祖塑像。
仰光東面的群山叢中,有一座別有趣味的劍堤幽佛塔。這座高4.6米的佛塔,不是直接築於地面或山頂上,而是聳峙於一個活動著的巨大岩石上,而且這形似羅漢頭顱、周長15米多的岩石,也靜立在1097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據說只要用力一推,巨石和頂上的佛塔便會輕輕晃動。這座佛塔被緬甸人視為神塔,每年從緬歷12月初到l月底舉行集會。
仰光巧塔吉大卧佛最早塑於1907年,最初是半卧式,1958年改為全卧式。身長216英尺,高56英尺,一雙栩栩如生,炯炯有神的眼睛特別扣人心弦,還是中國畫家的點睛之作。大卧佛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他足有一人身長的巨型腳底,雕刻彩繪著108個格子和圖騰,其中59格是人的世界,21格是動物的世界,28格是神的世界,代表佛祖已超脫這些層次,不在三界中輪迴的崇高意義。
景點列表
仰光大金塔,喬達基寶塔斯,雷寶塔
國立博物館,慶福宮,皇家湖
仰光人民廣場Maha,PathanaCave,仰光唐人街
茵雅湖,SwareTawMyatPagod,佛塔班都拉公園
獨立紀念碑,世界和平塔
物價指數
一般飲食一餐大概2-3元美金可以解決,如果想要吃得好一點大概花費個10元美金。一般旅館的房間一晚大約5-7元美金,中等賓館房間大約15-20元美金,上等的酒店大約30元美金或以上,住宿比較好的有詩多娜五星級酒店、四星級商貿酒店、皇家御花園酒店、仰光酒店等,一般星級酒店的客房價格散客價在30-100美金左右。
匯率
緬幣的單位為Kyat,1美元約等於1290多個緬幣(2016年11月份匯率,這個是外面的市場價格,政府那裡價格更低一些),可以在市區里隨處可見的貨兌換換點兌換,當地銀行,如KZB,CBank兌換,匯率以當天的報價為準,同時仰光的大型連鎖超市如CityMark的收銀處邊上也有MoneyChange,以當天網上的匯率直接兌換。不過要注意美元的成色要較好,不能有摺疊,否則比較難兌換,一般是100美元兌換,兌換后的緬幣會一般是1000元面值。緬甸貨幣面額零錢較少,常見的有50、100、200、500、1000、5000,10000還有以前的一些小額的貨幣如:5、10、15、20、45、90,這些已經比較少見了,25、75、95已經淘汰了,不能使用!當地的貨幣新舊程度不管,可以直接使用。
以前旅客進入到緬甸時,依緬甸政府規定必須先行將美金兌換成緬甸政府所發行的外匯券,每次至少300美元,沒有用完也不能夠退還,但是這個規定已經取消了。外匯券的幣值約和美金的幣值差不多,此外,建議遊客一般還是多攜帶現金,尤其以小面額的零錢為主,因為面額太大的紙鈔常常會有讓店家找不開的窘境。信用卡除了在大型的旅館、商場外,幾乎是行不通的。
簽證
緬甸簽證可分為5種:
1.商務簽證;2.團體旅遊簽證:一般團體及航空公司的自由行均適用,簽證上會有E.V.TPackageTour;3.個人旅遊簽證(ForeignIndependentTraveler);4.對於一部分國家,已經開放落地簽證;5.外交簽證。
中國江蘇省揚州市(1997.07.08)
中國雲南省昆明市(2008.10.10)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2009.07.11)
日本府中市
尼泊爾加德滿都
昂山素季
(緬甸語:AungSanSuuKyi)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是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1990年她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47年,她的父親昂山將軍為了緬甸獨立,與英國談判,同年卻為政敵所暗殺。她成年後就讀於英國牛津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主修經濟﹑哲學與政治。並在此認識了她的丈夫MichaelAris(他們有兩個孩子)。她還曾在倫敦大學的亞非學院深造。
1988年,她回到緬甸照顧生病的母親。同年,昂山素季開始參與政治,並致力於推行民選制度。1990年舉行了大選,昂山素季的政黨“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絕對優勢。在正常情況下,她理應成為緬甸的國家總理,但選舉結果被軍方作廢,軍人拒絕交出政權,因而引發國際間的巨大迴響,她因此連獲薩哈羅夫獎和諾貝爾和平獎。隨後,她以諾貝爾和平獎的130萬美金獎金成立了信託,為緬甸人民的健康與教育出力。
她在2000年9月再次被軟禁。2002年5月,軍政府解除對昂山素季的軟禁,允許其自由旅行及參加政治活動。
緬甸聯邦政府總理。1939年10月生於仰光,緬族。曾就讀於仰光大學、畢業於毛比軍校軍官培訓班。曾到英國、以色列學習軍事情報專業知識。1983年任國防部軍情局長,1986年晉陞上校。1988年9月緬軍接管政權后,任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秘書長,晉陞准將。1990年晉陞少將,1993年晉陞中將,任國防部戰略研究局長。2002年晉陞上將。2003年出任現職,兼任緬甸外交、教育、衛生、旅遊等多個委員會主席職務。
曾多次訪華。
2020年12月,位居全球城市實驗室研究團隊會發布的2020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25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