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母鎮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轄鎮

奉母鎮,隸屬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距西華縣城45千米,區域總面積72.86平方千米。

1951年,奉母鎮境域為西華縣第九區;1987年,由奉母鄉改為奉母鎮。截至2018年末,奉母鎮戶籍人口為61846人。截至2020年6月,奉母鎮下轄3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人民路001號。

截至2018年末,奉母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6個。

奉母鎮位於西華縣城西45公里處,轄35個行政村,43個自然村,5.8萬人,7.8萬畝耕地,是典型的農業大鎮,素有“西華糧倉”之美譽。南通省道西漯公路、西連京珠高速公路、北有省道南石公路,境內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工程,內外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信息網路覆蓋率100%,通訊快捷。

歷史沿革


1951年,為西華縣第九區。
1956年,置奉母城中心鄉。
1958年,成立奉母公社。
1961年,改為奉母區。
1964年,復稱奉母公社。
1984年,由奉母公社改為奉母鄉。
1987年,由奉母鄉改為奉母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奉母鎮地處西華縣西部,東接逍遙鎮,南靠址坊鎮,西南與漯河市郾城區李集鄉接壤,西與臨漯河市臨潁縣陳庄鄉、三家店鄉相鄰,北以清溪河為界與許昌市鄢陵縣陶城鄉相連。

地形地貌

奉母鎮地處豫東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坡降1/6000,平均海拔55米,最高點姚橋東,海拔55.8米。

氣候

奉母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氣候溫和,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多偏北風;多年平均氣溫14.5℃,1月平均氣溫0℃,極端最低氣溫-17℃;7月平均氣溫28℃,極端最高氣溫40℃;年平均生長期322天;無霜期年平均216天;年平均降水量728毫米。

水文

奉母鎮境內河道屬黃淮流域,潁河、清溪河分別從該鎮南北側流過;南馬溝流經南部,北馬溝流經北部,烏江溝東西橫貫全境。

自然資源


2011年,奉母鎮有耕地7.7萬畝,人均1.22畝。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下轄奉母、七里倉一、七里倉二、七里倉三、七里倉四、七里倉五、奉母三、盆李、白庄、姚南、姚北、姚后、前於王、鐵佛寺、溝西、溝東、孫庄、檯子宋村、後於王村、營崗村、前段村、陳庄村、後段村、堯庄村、東杜庄、張太灣、西杜庄、張官橋、劉庄、前李、后邵、前邵、馮庄、溝劉、宋庄35個行政村,下設22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奉母鎮下轄3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人民路001號。
奉母村溝西馮村鐵佛寺村前段村前邵村孫庄村七里倉五村
溝東王村檯子宋村營崗村西陳庄村後段村姚橋後庄村姚橋河北村
前李村馮庄村后邵村西南宋村七里倉一村七里倉二村七里倉三村
堯庄村七里倉四村姚橋河南村白庄村西杜庄村後於王村前於王村
溝劉村盆李村張官橋村東杜庄村張太灣村奉母三村劉庄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總人口有6.3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086人,城鎮化率27.1%;總人口中,男性32000人,佔50.7%;女性31100人,佔49.3%;14歲以下12041人,佔19.1%;15—64歲42498人,佔67.4%;65歲以上8561人,佔13.5%。2011年,奉母鎮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64人。
截至2017年末,奉母鎮常住人口為31260人。
截至2018年末,奉母鎮戶籍人口為61846人。

經濟


綜述

盛產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煙葉,是西華糧棉主產區,煙葉種植基地;特色農產品日光溫棚蔬菜、食用菌、三櫻椒、晚秋黃梨發展迅速。年農業生產總值達到18900萬元。畜牧業規模化發展,年畜禽產品總產值12800萬元。
近年來,該鎮以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依託,大力發展鄉鎮企業,逐步形成了“麵粉加工、板材加工、三粉加工”三大特色支柱產業,其中麵粉加工“大森林面業有限公司”和“河南永樂面業有限公司”,年加工消化小麥26萬噸,佔全縣小麥總產量60%以上。三大支柱產業不僅每年可提供600多萬人就業,還帶動了交通運輸、商業、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奉母鎮奉母鎮初步形成了以面業、粉條、肉雞養殖為主體的主導產業。2011年,奉母鎮財政總收入2062萬元,比2010年增長10%,人均財政收入326元,比2010年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4635元。
截至2018年末,奉母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6個。

農業

2011年,奉母鎮農業總產值4.15億元,比2010年增長5%,農業增加值0.18億元,占生產總值的46%。奉母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奉母鎮生產糧食58000噸,人均910千克。奉母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小辣椒、紅薯、蔬菜等,其中奉母三櫻椒生產基地被河南省農業廳定為“河南省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奉母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生產肉類3613噸,畜牧業總產值1.3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32.3%。2011年,奉母鎮水果種植面積0.46萬畝,產量6980噸,主要品種有桃、西瓜等,有防護林3200畝,經濟林510畝。

工業

2011年,奉母鎮工業總產值為6.1億元,比2010年增長21%,工業增加值2億元。2011年,奉母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800人。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有商業網點587個,職工800人。2011年,奉母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84億元,比2010年增長13.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78億元,比2010年增長12%。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有2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4.6億元,人均儲蓄8060元,各項貸款餘額1.83億元。

文化


● 地名由來
奉母鎮標誌性的建築-倫理亭
奉母鎮因明初,有異父兄弟二人爭養其母,人稱孝里村;明末,改名奪母城;后更名為“奉母城”。從此,該地孝賢禮儀盛傳。該地解放后,區、鄉、公社、鎮均以“奉母”命名。
● 文物古迹
奉母鎮西南有白庄仰韶文化遺址,中部有後段仰韶文化遺址,東有後於王仰韶文化遺址等古迹。
歷史由來
奉母鎮標誌性的建築-倫理亭
奉母鎮標誌性的建築-倫理亭
◢奉母鎮,歷史悠久,人民勤勞,以孝賢美德聞名遐邇。鎮政府所在地--奉母鎮,源於明朝初年二兄弟爭養其母而得名為“奪母城”后更名為“奉母城”。從此該地孝賢禮儀盛傳,多有佳話,世人皆效,稱傾後世。該地解放后划區、鄉、公社均以此命名。1987年鄉建鎮仍以奉母城鎮為名而享譽中原。如今鎮政府門前還建有忠孝亭,樹有功德碑而示後人。該鎮西南有白庄仰韶文化遺址,中部有後段仰韶文化遺址,東有後於王仰韶文化遺址,西有萬人大自然村(內分5個行政村)七里倉村,後段仍保存著清朝所建清涼寺古建築。這些足以證明,從原始社會以至夏、商、周、秦、漢時期,均有人類定居和活動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既飽受戰爭創傷,又屢遭天災人禍。解放後人口快速增長,物質文化逐漸昌盛。封建社會與解放戰爭中人民靠勤勞智慧和艱苦奮鬥培養出明清時期為官清正的王氏三翰林等,解放戰爭中孕育出張仁甫、陳二烈、邵周堯、唐得成、何林照、白書長等十多位革命前輩和三十多名革命烈士。譜寫了許多反侵略、反壓迫、反剝削、求解放的動人事迹。該鎮雖地處偏僻,但民風樸實,勤勞勇敢。
“奉母城”原名小李村,相傳宋朝初年,山西有一李姓人家育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還未長大成人,父親就不幸病故。為了生計,母親將大兒子送給別人餵養,自己帶著還在襁褓中的二兒子一路討飯來到小李村,母子相依為命,生活逐漸好轉,決定在此處長期生活下去。

交通


奉母鎮有329省道過境。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有縣鄉村公路37條。

社會


教育事業

奉母鎮學校
奉母鎮學校
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有幼兒園3(所)個,在園幼兒480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22所,在校生5800人,專任教師27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405人,專任教師10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奉母鎮教育經費達1600萬元。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12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8人,經營管理人才48人,技能人才614人,農村實用人才2399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21個,藏書2.3萬冊。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有體育場地6處,6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6%。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有廣播喇叭359隻,覆蓋率100%,通響率100%;有50餘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06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有鎮衛生院1個,病床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63張;有專業衛生人才4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才0.66人。2011年,奉母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1800人次。奉母鎮重點醫院有奉母鎮人民醫院。2011年,奉母鎮農村安全用水普及率7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8萬人,參合率91%;孕婦死亡率15/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奉母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02戶,人數2398人,支出228萬元,比2010年增長26%,月人均72元,比2010年增長1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6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2.4萬元;有敬老院1所,床位73張,入住五保老人66人,分散供養農村五保老人194人,年支出五保生活費26.3萬元。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奉母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72個,鄉村通郵率100%;有固定電話用戶3200戶,行動電話用戶1.6萬戶。
● 供電
2011年,奉母鎮擁有110千伏變電站1座,變壓器40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8%,供電可靠率99%。

代表人物


奉母鎮著名人物有明清時期的王氏三翰林,及解放戰爭時期時期的革命前輩張仁甫、陳二烈、邵周堯、唐得成、何林照、白書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