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大橋

橘子洲大橋

橘子洲大橋(Orange Island Bridge),原名長沙湘江大橋,是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境內連接嶽麓區芙蓉區,跨越橘子洲的過江通道,是長沙市區道路組成部分之一。

橘子洲大橋於1971年動工興建;於1972年9月30日通車運營;於2017年入選長沙市第三批歷史建築名單。

橘子洲大橋西起楓林一路,橫跨湘江水道及橘子洲,東至芙蓉中路;線路全長1532米,主橋長1156米;橋面為雙向四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項目總投資額1800萬元人民幣。

建設歷程


1972年9月30日橘子洲大橋竣工通
1972年9月30日橘子洲大橋竣工通
1971年5月,原中國國家交通部批准原長沙市人民政府在橘子洲來往現嶽麓區與現芙蓉區一帶建橋;9月6日,橘子洲大橋動工興,時稱“長沙湘江大橋”。
1972年3月,施工隊建出橘子洲大橋18個橋墩;同年9月30日,橘子洲大橋竣工,舉行通車典禮。
2006年5月17日起,長沙市路橋征費維護管理處對橘子洲大橋橋面局部進行維修,對破損路面進行了開挖、瀝青填充和壓實,在底層和面層重新鋪油;同年,為體現長沙特色,由湘江一橋更名為橘子洲大橋。
2008年7月至8月20日,橘子洲大橋進行小修改造工程。
2011年3月,橘子洲大橋新南支橋投入使用。
2013年7月23日,橘子洲大橋進行路面整修。
2018年8月5日,橘子洲大橋進行提質改造施工;同年9月1日至30日,橘子洲大橋南北兩側人行道分階段半封閉施工,進行人行道鋪裝及欄桿修復、塗裝,並對人行道排水及橋面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對橋樑常規病害進行維修等。

橋樑位置


橘子洲大橋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城區五一大道
橘子洲大橋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城區五一大道
橘子洲大橋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城區五一大道,西起金星路與楓林路交匯口,橫跨湘江水道及橘子洲后,北至芙蓉中路與五一大道交匯口。該橋距營盤路湘江隧道江中段1.3千米,東接五一大道,西接嶽麓山景區、大學城、梅溪湖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整體布局
橘子洲大橋分別由水上主橋、陸地嶽麓區引橋、橘子洲引橋、芙蓉區引橋、橋墩、拱肋及各立交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正西至正東方向布置。
橘子洲大橋呈正西至正東方向布置
橘子洲大橋呈正西至正東方向布置
設計理念
橘子洲大橋採用的是當年極為流行的雙曲拱橋建築形式
橘子洲大橋採用的是當年極為流行的雙曲拱橋建築形式
橘子洲大橋採用的是當年極為流行的雙曲拱橋建築形式;雙曲拱橋之所以當年(20世紀70年代)流行,原因在於當時的中國國民經濟決定了各地修不起昂貴的橋樑,而雙曲拱橋的建造,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造價低、承載能力強等優點,適合當時的中國國情,因而雙曲拱橋在中國得到廣泛推廣,成為當年資歷更生建造、在中國規模最大的幾座公路雙曲拱橋之一。
設計特點
橘子洲大橋採用鋼筋混凝土無鉸雙曲拱
橘子洲大橋採用鋼筋混凝土無鉸雙曲拱
橘子洲大橋主橋及支橋的上部結構分別採用鋼筋混凝土無鉸及雙鉸的雙曲拱。正橋分別採用鋼飯樁圍堰擴大基礎、土圍堰明挖擴大基礎和沉井基礎等三種形式的基礎;東岸引橋5個墩台,分別採用鑽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基礎;正橋和引橋的墩台基礎都直接嵌入於紅砂岩或鈣質砂質頁岩等岩盤上;位於桔子洲的支橋10個墩台,全部為沉井基礎。拱肋採用凸形截面,腹拱圈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拱波均採用200號混凝土預製,內設少量鋼筋焊成的鋼筋網,拱版採用波形斷面,底梁、立柱及蓋梁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底梁按構造要求配鋼筋;主橋及支橋面的路拱為直線插入弧線型,防水層採用二氈三油。拱肋接頭採用台階形;肋座為矩形平底,配置構造鋼筋。

設計參數

橘子洲大橋拱肋
橘子洲大橋拱肋
橘子洲大橋主橋共21孔,線路全長1532米,橋樑全長1250米,其中主橋長1156米,採用(8x76+9x50)米的跨徑布置,東岸引橋長94米(18+20+23+27)米跨徑布置;正橋8號台南側引出一座10孔雙曲拱的支橋,長282米採用(6x30+4x20)米跨徑;主橋寬20米,其中車車行道寬14米,兩側人行道各寬3米;支橋寬8米,其中車行道寬6米,兩側人行道各寬1米(不包括欄桿);全橋共有33個墩台,其中正橋18個,引橋5個,支橋10個。
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城市快速路
設計速度主橋:60千米/小時,引橋:30-40千米/小時,匝道:16-20千米/小時
荷載標準公路-Ⅰ級(汽車—超20級、掛車—100),人群荷載350千克/平方米
縱坡係數主引道(引橋):1.5%;匝道:3.29%(北側),3.99%(南側);自行:0-25%
通航船舶2000噸輪船

運營情況


票價票制

截至2018年3月,橘子洲大橋不實施收費制度。

通行事項

截至2018年3月,為確保橘子洲大橋檢測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和施工期間道路的交通安全暢通,從3月10日起至3月21日每晚的零時起至六時止,橘子洲大橋禁止機動車雙向通行。原行經該路段的機動車繞道湘江營盤路和南湖路隧道、銀盆嶺和猴子石大橋等道路通行。

交通流量

截至2018年8月,橘子洲大橋平峰期每小時雙向交通量達5000至5200台次,高峰期每小時雙向交通量達5900至6100台次。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橘子洲大橋為80萬修建人的共同心血
橘子洲大橋為80萬修建人的共同心血
1971年9月6日修建橘子洲大橋,限於客觀的條件,經濟基礎較差,機械化程度太低,設計者修建採取得是人海戰術和義務勞動的辦法,耗費整整一年,前後有80萬人次參加該橋的建設工程,才將橘子洲大橋建設完成。

榮譽表彰

技術(項目)名稱所獲獎項
橘子洲大橋(原湘江大橋1980年第一屆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金質獎
橘子洲大橋2017年長沙市第三批歷史建築

文化特色


1978年,原中國郵票總公司專門為橘子洲大橋發行了T31郵票小型張——《公路拱橋—長沙湘江大橋》。
2017年,橘子洲大橋入選長沙市第三批歷史建築名單。

價值意義


橘子洲大橋橘子洲段的盤旋引橋
橘子洲大橋橘子洲段的盤旋引橋
橘子洲大橋建成后,對改編長沙市北湘江東西分割的狀況、溝通湘東與湘西、北交通,發展城鄉經濟起到了巨大中作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工程專業委員會第一次城市橋樑學術會議論文集》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