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皮
追求和明星發生關係的人
Groupie骨肉皮(果兒)是一群追求和明星(可以是影星,歌星,作家等)發生關係(大多數情況下是肉體,少數情況為精神上的)的人(一般為追星族)的總稱。
這是一群可以在賓館門口整晚等候的女人,她們的要求不高,她們願意為明星做任何事情,有時甚至就在停車場提供服務。
最普遍的骨肉皮團體。一旦機會出現,工作女孩絕對不會放過他們的獵物。當然,他們不會像貧民骨肉皮那樣心甘情願地甚至包括在停車場做任何事。
她們都是絕代美人,但缺乏名氣。她們的魅力大到足以和同一個球員發生第二次關係!
那些上流社會的女人,當然這裡面最上流的是那些明星們的女人。伊娃·朗格麗亞、維妮薩·威廉姆斯,她們甚至有可能和球員訂婚或結婚,儘管時間很短。
這種社會現象出現在上個世紀60年代搖滾樂蓬勃發展,追星族群體蓬勃壯大時期,它專指那些試圖與搖滾歌星發生性關係(或保持一種浪漫關係)的女歌迷,甚至有些人乾脆用“Star Fucker”來代替groupie這個詞。北京搖滾樂在上個世紀80年代蓬勃發展時,也出現了一批骨肉皮群體,不過在北京搖滾圈裡不叫骨肉皮,而是借用老北京藝人春典里的一個詞:“果兒”或“尖果兒”(這個詞有時也往往形容那些長相漂亮的女孩)。骨肉皮現象在西方已是一種文化現象,或者說它已經成為搖滾樂一個組成部分,有三個詞總是被西方人聯繫在一起:性、毒品、搖滾,每一個搖滾樂手都有一個說不清的骨肉皮故事。搖滾與性的關係,很大一部分是指樂手與骨肉皮之間的關係。
搖滾樂自身特徵也決定了它會成為骨肉皮的焦點,比如搖滾樂手手中的電吉他,這件樂器簡直是一個絕妙的發明,在很多骨肉皮眼裡,它的形狀不僅是一種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徵,同時它也和女人身體非常相似,當搖滾樂手站在舞台,把吉他放在跨前,一隻手在不停撥動琴弦,另一隻手在把位上上下滑動,對女孩來說,由此產生的聯想和暗示可想而知,這也是女孩為什麼總是喜歡搖滾吉他手的原因,差不多每個知名的骨肉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會提到這一點。
60年代有一個特殊現象,就是搖滾吉他大師輩出,吉米·亨德里克斯、埃里克·克拉普頓、吉米·佩奇、傑夫·貝克、皮特·湯森、卡洛斯·桑塔納……這種吉他大師輩出現象在後來再沒有發生過,這和當時骨肉皮的繁榮不無關係。再有,搖滾樂隊每年都要進行漫長枯燥的巡迴演出,樂手在巡演中很少帶自己的女友或妻子,因為途中有骨肉皮做伴,就可以使枯燥的演出變得樂趣橫生。因此,一些骨肉皮往往以“樂隊助理”身份隨行。60年代是搖滾明星與骨肉皮的蜜月期,安·鮑爾斯在《紐約時報》上撰文指出,60年代骨肉皮現象“是一個最活躍、非正式概念藝術表現的搖滾樂時期”,當時著名骨肉皮德斯·巴雷斯在她最近出版的《混在樂隊》一書中提到:“‘骨肉皮’一詞在當時絕不是什麼壞字眼,樂隊非常尊重女孩,‘滾石’樂隊絕對都是紳士,他們把我們看作繆斯和靈感源泉。”另一個在60年代與很多搖滾巨星有染的辛西婭·普拉斯特·卡斯特爾在接受《沙龍》雜誌採訪時也證實了這點,她認為現代字典里對骨肉皮的解釋是“污名”。
60年代還有兩個骨肉皮用她們的事實證明他們與搖滾歌星的關係非同尋常,一位是“滾石”樂隊米克·賈格爾女友(幾乎是整個樂隊的女友)瑪麗安妮·費思福爾,這位18歲時就成為骨肉皮的女子在樂隊幫助下走向歌壇,並成為明星,那首著名的《淚流滿面》(As Tears Go By)就是賈格爾為她創作的。另一位是一個德國模特尼科(Nico),著名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把她介紹給美國“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nd)樂隊,因此她也走上搖滾之路。直到後來理查德·威茨所著的《一個偶像的生活和謊言》一書出版,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尼科竟與那麼多著名搖滾明星有染。
但好景不長,70年代重金屬的出現,讓更加繁榮的骨肉皮變了味道。“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雖然在音樂上成就非凡,但他們簡直是讓骨肉皮通向地獄的階梯(該樂隊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通向天堂的階梯》)。樂隊的成員幾乎都有性變態傾向,吉米·佩奇(Jimmy Page)有性虐待傾向,而鼓手約翰·博內姆(John Bonham)常常強迫女孩脫光衣服跳入養著章魚的浴缸中,並以此為樂。進入80年代,對骨肉皮進行的各種超常規行為幾乎成了後來重金屬樂隊的“保留節目”,“毒藥”(Poison)樂隊乾脆在巡演大巴車上安裝了一個安全套機,“戴夫·萊帕德”(Def Leppard)樂隊每次演出之後都要舉行一個“罪惡之都”的性狂歡,而“莫特利·克魯”(Motley Crue)樂隊在性混亂方面完全可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2001年美國上演一部反映80年代中金屬樂隊生活的電影《搖滾明星》,裡面有一段淫亂場景,從中可窺知一斑。90年代以後,骨肉皮的角色乾脆變成三***明星和妓女。
樂隊成員阿峰、莊敬、秀秀跟志堅一起組織了台灣著名的“實幹文化”,負責台北主要創作樂團活動的Vibe跟地下社會的節目安排跟音響/PA工程等,是推動台灣樂隊音樂發展的中堅力量。
《果》
導演路雲飛一直推崇的人性的真實與殘酷在該影片中得到深入表現。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不想貶低什麼,也不願去抬高什麼,不要把你的主觀意願強加到觀眾身上。事實是什麼樣的,我就會把原樣擺在觀眾面前,幸福也好、甜蜜也好、痛苦也好、殘酷也罷,都讓觀眾自己去體會,我只想平靜的把一個故事講給大家……
在如今中國電影矯情、虛偽、以非常態來表現所謂的意識,使觀眾備感無奈和厭倦時,電影《果》無疑將會給觀眾帶來一種全新的、真實的視覺感受。
演員的差異化也是導演路雲飛的訴求之一,他希望運用同一演員所散發的對立氣質代表單純與狡詐、冷峻與溫情,這種單一人物所具有的強烈對立是本片戲劇化和矛盾性的根源。
電影《果》演員陣容強大。
另一主角吉吉由中國戲劇學院新人魏婧茹飾演。
大偉則由中國搖滾樂團中堅力量—軍械所樂隊主唱應鵬飾演。
軍械所樂隊傾情加盟。
另外,中國搖滾樂團641樂隊、制度瓦解樂隊,ZIYO自遊樂隊等多支搖滾樂隊均在此片中有精彩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