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腳形亞目

蜥腳形亞目

蜥腳形亞目(Sauropodomorpha,或譯作蜥腳亞目)拉丁文意為“蜥蜴般的腳”與“形態”,是一種長頸部的草食性恐龍,最後演化成完全四足行走,並且為地表上出現過最大的陸地動物。

簡介


蜥腳形亞目
蜥腳形亞目
蜥腳形亞目
蜥腳形類是蜥臀類恐龍中的又一大類,與獸腳形恐龍不同,它們全都是植食性動物。如果你已經對霸王龍的大體形感到吃驚的話,那麼當面對蜥腳形類恐龍中的眾多“巨人”,一定會心靈為之震撼。這類動物中有的曾達到了體長40米,體重100噸的大體形,是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最大的動物。然而,像這樣的大動物,也是由個體較小的動物演化而成的,它們的祖先僅2米多長。
與獸腳類恐龍相比,蜥腳形恐龍發生的時間稍晚,一種說法是植食性恐龍都是由肉食性的祖先類型演化而來的,但是至少在三疊紀晚期,蜥腳形恐龍的早期類型--原蜥腳類已相當豐富。原蜥腳類是既可以用兩條後腿行走,也可以用四條腿行走的動物。個體相對較小,它與肉食性恐龍最大的不同是脖子加長,頭骨較小,口中生著細小的牙齒,尾巴粗大,由於是以植物為食的動物,肚腹更大。當我們把目光瞄向它們的前足和後足時,發現它們均保持了5個手指,或5個腳趾的五指(趾)型結構。蜥腳形類恐龍中的進步類型,叫做蜥腳類,恐龍中最大,最長,最重的屬種皆在此類中,它是恐龍家族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類群。其模樣最像蜥蜴,四足行走,個體龐大,長頸長尾,腦袋小的出奇,但四隻腳一直保持了五趾型結構。

基本信息


梁龍想像圖
梁龍想像圖
蜥腳形亞目
化石時期: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
保護現狀 滅絕 (化石)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von Huene, 1932
下目
原蜥腳下目 Prosauropoda
蜥腳下目 Sauropoda

形態描述


尼日龍的頭骨
尼日龍的頭骨
蜥腳形亞目恐龍相較於同時代其他草食性動物,已適應成能夠以高層樹葉為食。有許多用來定義它們的特徵,可支持這種進食方式,例如:小而輕型的頭部位在長頸部(有10個或更多的頸部脊椎骨)末端、平衡用的長尾巴(有1到3個薦骨脊椎骨)。蜥腳形亞目恐龍的牙齒虛弱,形狀類似樹葉或湯匙。它們吞食胃石來協助磨碎堅硬的植物纖維,類似現代鳥類與鱷魚的沙囊,而非用牙齒磨碎植物。嘴巴上部前端往下彎曲,形成喙狀。蜥腳形亞目恐龍的身體龐大,可以消化大量低品質的多葉植物。
目前已知最早的蜥腳形亞目恐龍是農神龍,是種小而修長的恐龍,身長1.5米;但到了三疊紀末,蜥腳形亞目恐龍已成為那個時代最大恐龍,並在侏羅紀與白堊紀持續成長。最大的蜥腳下目恐龍,例如超龍地震龍阿根廷龍,身長可達30到40米,體重60到100公噸。
蜥腳形亞目恐龍最初為二足動物,然而隨著它們的體型增大,它們演化成四足動物(如同大象)。早期蜥腳形亞目恐龍即可能是雜食性,而與它們有共同祖先的其他蜥臀目支系(獸腳亞目)是肉食性。隨著蜥腳形亞目恐龍的體型與頸部的增加、增長,它們逐漸演化成為草食性。
它們有大型鼻孔,拇指有大型爪,可能用來防禦;但它們最主要的防禦方式是它們的巨大體型。

年代範圍


第一群蜥腳形亞目恐龍是在晚三疊紀出現,約2億3000萬年前。它們在晚三疊紀諾利階成為優勢草食性動物。原蜥腳類恐龍可能先演化出現,但在侏羅紀時期滅絕。蜥腳類恐龍在早白堊紀出現衰落跡象,但這可能因為化石採樣的地區差異,大部分化石都發現於歐洲與北美洲,蜥腳下目恐龍仍是岡瓦納大陸的優勢草食性恐龍。被子植物門與先進的鳥臀目(另一群草食性恐龍,擁有高度發展的咀嚼構造)的散布,極可能是蜥腳下目在北方大陸衰落的主要因素。如同其他恐龍,蜥腳形亞目恐龍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滅絕了。目前已知最基礎的蜥腳形亞目恐龍是農神龍,發現於1999年,生存於晚三疊紀的卡尼階。然而,在馬達加斯加發現的破碎化石可能代表早期的中三疊紀蜥腳形亞目恐龍。

分類


首祖濫食龍的部分頭骨
首祖濫食龍的部分頭骨
蜥腳形亞目是蜥臀目的兩個主要演化支之一。蜥腳形亞目的姐妹生物群是獸腳亞目,包含二足肉食性恐龍,例如迅猛龍與暴龍。然而,蜥腳形亞目與鳥臀目也有許多共同特徵,所以有少數的古生物學家如羅伯 特·巴克(Robert Bakker),建立“Phytodinosauria”(或Ornithischiformes)來包含草食性的蜥腳形亞目與鳥臀目。在雙名法里,蜥腳形亞目既是一個亞目,也是未定位狀態。蜥腳形亞目起初由古生物學家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在1932年建立,並分為兩個生物群:基礎物種原蜥腳下目、以及它們巨大的後代蜥腳下目。但對於應該根據哪些特徵來區分原蜥腳下目與蜥腳下目,科學家們始終沒有共識。
在2004年,亞當·耶茨(Adam Yates)的種系發生學研究,將蜥腳下目置於並系群的蜥腳形亞目之內。晚三疊紀蜥腳下目恐龍的發現,證實了原蜥腳下目與蜥腳下目兩個支系間沒有分隔。
蜥腳形亞目
蜥腳形亞目
反對蜥腳下目從原蜥腳下目演化而來的論點,基於原蜥腳類的後肢腳趾,比蜥腳類的後肢腳趾小。許多人認為在演化過程中,趾骨較易縮短,而非增長,然而沒有證據可支持這個看法。額外趾骨的增加、增長,常見於海生爬行動物;而蜥腳類趾骨的增長,至少發生過一次。所以用趾骨不可能增長的觀點,來反對蜥腳下目從原蜥腳下目演化而來,是有爭議的。
然而為求方便,蜥腳形亞目仍然分類為原蜥腳下目與蜥腳下目。大部分現代的分類將原蜥腳下目分成6個生物群,因為它們從不同的常見祖先個別演化而來。但它們有許多共同特徵,可能是基於以高層樹葉為食(類似長頸鹿)而產生的趨同演化;這些特徵是因為它們面對相同演化壓力而個別演化出來,而非從相同祖先演化而來的同源特徵。
現在常將生物群視為從共同祖先演化出的所有後代(演化支),而非從共同祖先的後代中除去特定後代(並系群)。因此原蜥腳下目不常使用,除了當作原始蜥腳形亞目物種的非正式集合。然而,有些科學家如麥可·班頓(Michael Benton),認為原蜥腳下目與蜥腳下目是從共同的常見蜥臀目祖先演化出來的兩個獨立支系;有許多人支持原蜥腳下目是一個小型單系群演化支,但這樣只有包含原本範圍中的小部份成員。
農神龍具有傳統原蜥腳類的牙齒、骨幹、骨盆、以及腿部,缺乏所有蜥腳類的獨特特徵。這讓許多人支持原蜥腳下目為並系群的理論,並將農神龍視為最基礎的蜥腳形亞目恐龍。然而,農神龍也缺乏一些傳統上被視為蜥腳形亞目的特徵。但是身為最基礎的物種,這種狀況並不意外。對於農神龍缺乏更衍化的蜥腳形亞目特徵,有人認為這可視為蜥腳形亞目是復系群(從不同祖先獨自演化)的證據,但這論點並沒有任何親緣分支分類法可證實。

分類學


以下列表是根據許多研究而來,主要是M.J. Benton的2004年研究: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濫食龍 Panphagia
埃弗拉士龍 Efraasia
農神龍 Saturnalia
槽齒龍 Thecodontosaurus
濫食龍的骨骼想像圖
濫食龍的骨骼想像圖
原蜥腳下目 Prosauropoda
里奧哈龍科 Riojasauridae
板龍科 Plateosauridae
大椎龍科 Massospondylidae
蜥腳下目 Sauropoda
鯨龍科 Cetiosauridae
火山齒龍科 Vulcanodontidae
峨嵋龍科 Omeisauridae
新蜥腳類 Neosauropoda
梁龍超科 Diplodocoidea
叉龍科 Dicraeosauridae
梁龍科 Diplodocidae
雷巴齊斯龍科 Rebbachisauridae
大鼻龍類 Macronaria
圓頂龍科 Camarasauridae
巨龍形類 Titanosauriformes
腕龍科 Brachiosauridae
Somphospondyli
盤足龍科 Euhelopodidae
泰坦巨龍科 Titanosaur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