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道統的結果 展開

道統

道統

道統,是儒家傳道系統的一種說法。

道統之說最早濫觴於孟子,其言曰︰“由堯舜至於湯,由湯至於文王,由文王至於孔子,各五百有餘歲,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隱然以繼承孔子自任。

簡介


天道的傳播脈絡,起源於黃帝。天道心法古代是依靠心傳,歷經公元前兩千年的心傳后,只留心法不見心傳,從老子而分支形成了兩支中國的古老的思想體系,即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儒家傳道的脈絡上接堯、舜、湯、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到了孔子形成儒家學派,傳至子思、孟子。獨存心法不見心傳。這符合韓愈之說,我們現在的儒家思想遺失了心傳。只是道教將老子道教化,韓愈的現實主義排除宗教而淡漠了老子。
道家傳道的脈絡上接堯、舜、湯、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到了莊子形成道家學派。自莊子起心傳盡失。
儒家傳道的脈絡和系統。孟子認為孔子的學說是上接堯、舜、湯、周文王,並自命是繼承孔子的正統。道統"一詞是由朱子首先提出的,他曾說過:"子貢雖未得道統,然其所知,似亦不在今人之後。"(《與陸子靜·六》,《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 "若只謂"言忠信,行篤敬"便可,則自漢唐以來,豈是無此等人,因其道統之傳卻不曾得?亦可見矣。"(《朱子語類》卷十九) "《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四書集注·中庸章句序》)朱子雖然最早將"道"與"統"合在一起講"道統"二字,但道統說的創造人卻並非朱子,而是千百年來眾所公認的唐代的儒家學者韓愈。

確立


唐代韓愈明確提出道統之說,《原道》認為“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韓愈又說:“孟軻師子思,子思之學,蓋出曾子。自孔子沒,群弟子莫不有書,獨孟軻氏之傳得其宗。”韓愈本人則以孟子繼承者自居,並自謙說:“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亡之前,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
千百年來,傳承儒家此道者有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同上)這個傳承系列類似於佛教所說的"法統",儒者之"道"的傳授譜系也就是朱子所說的"道統"。

發展研究


據說自從韓愈提出道統說以來,歷來解說道統者都未能超出韓愈道統說的框架,即從"道"與"統"兩個方面來理解道統。前者是邏輯的,後者是歷史的。甚至可以說,直到現代,人們對於道統的理解也並未超出韓愈的水平。
韓愈以及儒家學者所強調的道統,其哲學上的內涵究竟為何,或者說當儒者強調道統之時其用意如何,這些都尚有待於作出說明。朱熹則認為,儒家的道統是以周敦頤、二程(顥、頤)上承孟子的,而自己又繼周、程為儒家正統。反道學家認為,道統說是封建統治階級的護身符,因而進行猛烈抨擊。
對儒家道統說進行哲學的分析,可以把儒家的道統歸結為三個方面:認同意識、正統意識、弘道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