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話語彙

北京話語彙(修訂本)

因此,在我寫小說和劇本的時候,總難免用些自幼兒用慣了的北京方言中的語彙。一九六一年,金受申同志編了一本《北京話語彙》,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即使在推廣普通話以後,我有意的控制自己,少用些北京話中獨有的語彙,可是能夠多了解些自己的鄉土話,還不能不是一件痛快的事。

內容介紹


我生在北京,一直到二十多歲才去糊口四方。因此,在我寫小說和劇本的時候,總難免用些自幼兒用慣了的北京方言中的語彙。在用這些語彙的時候,並非全無困難:有的聽起來頗為悅耳,可是有音無字,不知應當怎麼寫下來;思索好久,只好放棄,心中怪不舒服。有的呢,原有古字,可是在北京人口中已經變了音,按音尋字,往往勞而無功。還有的呢,有音有字,可是寫下來連我自己也不大明白它的意思與來歷,悶悶不樂;是呀,自己用的字可連自己也講不出道理來,多麼彆扭啊!原來,北京話的語彙中,有些是從滿、蒙、回等少數民族的語言中借過來的,我沒有時間作研究工作,所以只能人云亦云,找不到根源,也就找不到解釋。
一九六一年,金受申同志編了一本《北京話語彙》,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受申同志也是北京人,而且是個博聞廣見的北京人。他熟知北京的掌故,“三教九流”廣為接觸。這就使他對北京的語言也多知多懂,能夠找出來龍去脈。這本小書給我解決了不少問題:從前找不到的字,現在可以找到了;來歷不清楚的,現在也可以弄清楚了。有了這本小書,我的確更了解些北京話了!即使在推廣普通話以後,我有意的控制自己,少用些北京話中獨有的語彙,可是能夠多了解些自己的鄉土話,還不能不是一件痛快的事。況且,語言的發展變化是十分複雜的。已然不大通用了的話會忽然復活。近來,小學生們又很喜歡用“柴”字來表示“不強”與“劣等”了。五六十年前,這是個很普通的字,“九斤黃”等優種雞叫做油雞,大雞蛋叫做油雞蛋,而那種弱小的雞與小蛋則被稱為柴雞、柴蛋。似乎有好些年沒聽見這個字了,也不知怎麼近來卻復興起來,小學生們都以“棒”為褒,以“柴”示貶了。誰敢說,受申同志所記述的那些較老的語彙,有朝一日不會返老還童呢!
《北京話語彙》即將再版,受申同志細心修訂,增加了三百多個語彙,並在釋文中運用了一些社會資料,還採錄了幾位北京籍作家的著作中用過的北京話語彙。這樣,他不但使我們看到一些語言和生活的關係,而且還能幫助我們深入的了解《紅樓夢》等文學名著的一部分語彙,加強欣賞能力。
我不是語言學與音韻學專家,沒有評論這部書的資格。我只能就它對我有哪些好處,寫這麼幾句話。至於書中容或也有某些解釋未能完全正確,那就請專家們提供意見,大家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