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口龍王廟位於漢江與長江的交匯處的漢口岸,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是“長江三大廟”之一。

據《漢口竹枝詞》記載,龍王廟碼頭始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明洪武年間,漢水改道由沌口改為龍王廟出口,龍王廟地段河面狹窄,岸陡水急,船多傾覆,素以險要著稱,故有人在此築龍王廟以祈求龍王爺保佑平安。

地理環境


漢口龍王廟
漢口龍王廟
漢江流經湖北境內時,上遊河道寬闊,匯入長江時河道變窄,下游水面很容易上漲。同時,漢江東行至龍王廟地區時,河道向南側彎曲,龍王廟堤壩受到水流的衝擊較大。此外,漢江兩岸地勢南高北低,再加上江水沖刷,在每年汛期,漢江北側的龍王廟首當其衝,受到洪水的威脅也最大。與龍王廟堤壩一路之隔,便是繁華的漢陽城區,一旦出現潰堤,整個漢陽甚至整個武漢都將面臨著被洪水淹沒的危險。

文化活動


龍王廟位於漢口長江與漢水交匯處的左岸,自古就是漢口防洪的關鍵,因市民在這一帶修廟祭神祈福而得名。據《漢口竹枝詞》記載,明洪武年間,漢水改道由沌口改為龍王廟出口,龍王廟地段,河面狹窄,岸陡水急,船多傾覆,素以險要著稱,故有人修築龍王廟祈求龍王爺保佑平安。
龍王廟“江漢朝宗”碑
龍王廟“江漢朝宗”碑
1930年,國民政府修路,龍王廟及其牌坊全部被拆。1931年發大水,漢口城整整被淹了兩個月,死亡33600人,應驗了成語“大水淹了龍王廟”。
在1998年之前,龍王廟屬於武漢市水運公司的專用碼頭。1998年出現洪水以後,武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江堤和城市排水系統進行改造,龍王廟也取消了運輸的功能,保留閘口並重立了龍王廟石碑,將該處改造成一個旅遊景點。徠
龍王廟公園
龍王廟公園
武漢市在2005年恢復重建龍王廟公園,其臨江、臨街地域以人工造坡的方式,被整體疊加抬高。目前,在新建的龍王廟公園內,一塊鐫刻著漢口源點來歷的石碑註明,“龍王廟是漢水入江之口,乃武漢之地標,漢口之源點”。“明代成化年初(約為1465年~1470年),連年大水,漢水自郭茨口下改道,於龍王廟與南岸嘴間形成唯一入江之河口,即漢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