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瑞雲

孔瑞雲

孔瑞雲(1917-1992),福建省上杭縣人,1931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2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歷任團部書記、宣傳隊長、大隊教導員、團政治委員、軍後勤部長兼政委、軍委軍務部裝備處處長、師長、軍參謀長、濟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內長山要塞區司令員等職,1964年由大校晉陞為少將軍銜,1992年12月30日在濟南逝世,終年75歲。

人物簡介


孔瑞雲
孔瑞雲
孔瑞雲(1917-1992),福建省上杭縣舊縣鄉人。1930年加入反帝大同盟。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12軍第108團團部書記,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作戰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后,任陝甘支隊第一大隊政治部宣傳員,第一師政治部宣傳隊隊長、宣傳幹事,參加了直羅鎮戰役。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連指導員,獨立第一師三團俱樂部主任,挺進軍11支隊31大隊教導員,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六團政治處主任。1942年進入中共北方局黨校學習。後任平西軍分區第九團政治處主任兼昌宛支隊政委,晉察冀軍區獨立團政委,參加了平型關戰鬥和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熱遼縱隊第27旅副旅長,遼西支隊司令員,冀熱遼軍區第十八旅一團團長,東北野戰軍第八縱隊24師副師長、縱隊後勤部政委,第四野戰軍45軍後勤部部長兼政委,參加了遼瀋、平津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軍供給部部長兼政委、軍副參謀長,總參謀部軍務部裝備處處長,裝備計劃部裝備處處長。1955年進入解放軍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系學習。畢業後任66軍199師師長、66軍參謀長,濟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第67軍副軍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內長山要塞區司令員,山東省軍區顧問等職。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陞為少將。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2年12月30日因病在濟南逝世,享年75歲。

社會活動


1930年參加反帝大同盟。次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一軍團師宣傳隊隊長、幹事。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長征和直羅鎮戰役。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連指導員,晉察冀軍區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團政委,東北民主聯軍副旅長,東北野戰軍副師長,第十二兵團軍後勤部部長兼政委。參加了平型關戰鬥、百團大戰和遼瀋、平津、衡寶等戰役。建國后,任總參謀部軍務部裝備處處長。1957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后歷任師長、軍參謀長、濟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副軍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要塞區司令員、山東省軍區顧問。1964年晉為少將。

人物經歷


抗戰勝利后,孔瑞雲率部隊到熱河,1945年11月編入熱遼縱隊二十七旅,任副政委,參加了承德保衛戰。在解放戰爭時期,長期轉戰於遼西、建昌一帶,為解放建昌,清剿土匪,鞏固壯大遼西、熱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貢獻。
1946年3月,冀熱遼分局為了統一遼西地區(含錦州、錦西、綏中、朝陽、凌源等十幾個縣)武裝鬥爭的指揮和行動,在凌源縣刀爾登百牛群組建了遼西支隊,下轄3個大隊。孔瑞雲任遼西支隊司令員,劉江亭任副司令員,劉南生任政治委員,呂炳安任副政治委員,韓懷智(後為劉士彬)任參謀長。
1946年3月14日,孔瑞雲率遼西支隊東進建東縣大屯,與中共遼西工委書記劉南生會合,同時召開了支隊大隊長以上幹部會議。會議決定,為打擊敵人氣焰,擴大影響,必須主動出擊,首戰必勝,震敵膽、振民心。
1946年3月18日,在孔瑞雲指揮下,劉江亭率一大隊奔襲錦西虹螺蜆國民黨據點,消滅敵軍和土匪100多人,繳長短槍40多支,震撼了錦州的城市與鄉村。繼之,令三大隊奔襲北寧線,攻佔山海關與綏中之間的前衛火車站,消滅守敵鐵路交警一個中隊,斃敵6人、俘敵34人,繳獲輕重機槍3挺,步槍、卡賓槍20多支,一度中斷了北寧線的交通。
在攻打凌源以南黑山科、毛杖子的慣匪“九江龍”戰鬥中,遼西支隊二大隊副隊長房楊達率兩個連,與敵激戰,消滅土匪60多人、擊斃20多人,繳獲部分武器和軍用物資。幾次戰鬥的勝利,為開闢遼西地區革命根據地,發展武裝鬥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新開闢了30多個行政區(含游擊區),控制了遼西地區近500平方公里的地域,有30多萬基本群眾,組織了800多人的武裝游擊隊,建立了縣、區、鄉各級人民政權。
1946年8月,為了東北戰場的形勢需要,孔瑞雲奉命率一、三大隊和二大隊一個連,先後配合主力部隊參加了解放朝陽、北票、建平和寧城等十幾次戰鬥。8月5日,孔瑞雲率部消滅赤峰敗退到葉柏壽的國民黨九十三軍二十二師師部和兩個團,與敵激戰16個小時,殲敵500餘人,繳獲裝滿彈藥的汽車7輛、吉普車l輛、大車30餘輛。10月15日,孔瑞雲率遼西支隊參加了解放建昌的戰鬥。遼西支隊、熱東獨立團擔任主攻,南北夾擊。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戰鬥,建昌城被佔領。遼西支隊在司令員孔瑞雲、政治委員呂炳安的指揮下,戰鬥打響后不到一個小時就消滅了南門外的敵人,佔領了南營子,殲敵一部,阻敵多次突圍,固守了陣地,與參戰部隊一起殲敵東北保安四支隊1400餘人、生俘四支隊副司令員羅興光及部下700多人,繳獲武器裝備甚多,受到冀察熱軍區的通令嘉獎。同年11月,孔瑞雲率遼西支隊參加了粉碎敵十二師對遼西地區的“圍剿”進攻,指揮了梨樹溝門、杜家屯等地戰鬥,殲敵800餘人,繳獲六○炮4門、迫擊炮2門,各種槍支100多支,鼓舞了遼西地區人民的鬥志和我軍的士氣。繼之又率隊參加、指揮了第一、二次楊家杖子戰鬥,九關台門戰鬥,解放黑山、朝陽、錦州的戰鬥和遼西圍殲戰,受到中央軍委和東北總部的嘉獎。
遼西支隊於1947年4月編為獨立十八旅,孔瑞雲任五十二團團長。同年8月1日編入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任二十四師副師長。
八縱成立后,曾在10月於金嶺寺以南打援,爾後轉到外線作戰。以孔瑞云為司令員的遼西支隊,對開闢遼西地區根據地、鞏固擴大熱東革命根據地,乃至對熱河、東北地區我軍作戰給予了有力的支持和配合,立下了戰功,做出了貢獻。

隸屬四野


四野戰鬥經歷
1945年08月0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隨即出兵我國東北,八路軍一部
隨即出兵東北,配合作戰;
1945年10月31日,隨著後續部隊的抵達,共11萬人部隊和調配的2萬黨政軍幹部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
1945年1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總兵力發展到27萬人,設東西南北滿4個二級軍區;
1946年08至10月,整合部隊作戰鬥力,開始縱隊編製,共5個縱隊,主力部隊12萬人;
1947年04月20日,合併晉察冀軍區之冀熱遼軍區共8萬餘人劃歸東北民主聯軍建制,東北民主聯軍總兵力達46萬人;
1947年05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轉入戰略性反攻,編製10個縱隊;
1948年01月0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編製12個縱隊,此後將國軍壓縮在幾個孤立的大城市;
1948年08月14日,脫離地方建制,成立獨立的東北野戰軍下轄2個兵團部,12個步兵縱隊,15個獨立師,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3個騎兵師,1個坦克團等共70餘萬人,總兵力103萬,於9月12日,開始遼瀋戰役,歷時52天;
1948年11月13日,按照中國統編,部隊縱隊改為軍建制,12個縱隊分別編製為38軍--49軍,投誠的鄭洞國60軍編製為50軍;
1949年03月11日,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採用兵團編製,下轄4個兵團;
1950年03月13日,第四野戰軍與中南軍區合編,稱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
1955年04月,中南軍區奉命改稱廣州軍區,第四野戰軍番號撤銷,部隊歸廣州軍區指揮。
隸屬四野第四十五軍
軍長:黃永勝、陳伯鈞;政治委員:邱會作;
副軍長:張天雲;副政治委員:王逸群;政治部主任:段德彰、王
《第四野戰軍》
《第四野戰軍》
逸群;
參謀長:黃鵠顯、雷震;後勤部部長:劉錫山、孔瑞雲;
第一三三師(由第二十二師改稱)
師長:張萬春;政治委員、謝明;
第一三四師(由原第二十三師改稱)
師長:鍾明彪、曲鵠顯;政治委員:謝家祥;
第一三五師(由原第二十四師改稱)
師長:丁盛;政治委員:韋祖珍(壯族);
第一五八師(由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四師改稱)
師長:李道之;政治委員:王曉生;

主要職務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部宣傳隊分隊長、隊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團連政治指導員、團俱樂主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六團政治處主任,平西軍分區第九團政治處主任兼昌宛支隊政治委員,一一五師教導第二旅獨立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熱遼縱隊第二十七旅副旅長,遼西支隊司令員,冀熱遼軍區第十八旅一團團長,東北野戰軍第八縱隊二十四師副師長、縱隊後勤部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四十五軍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軍副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務部裝備處處長、裝備計劃部裝備處處長,師長,軍參謀長,濟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副軍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要塞區司令員,山東省軍區顧問。
一九六四年晉陞為少將軍銜。

主要榮譽


三級八一勳章;
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二級解放勳章。.

文革滄桑


1967年1月19日,在上海“一月奪權風暴”的影響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機關一派群眾組織奪取了兵團黨、政、財、文大權。1月26日,石河子發生武鬥,造成流血事件,死27人,傷78人。事後,逮捕審訊49人,逼供致死6人,1000餘人受株連。2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化革命領導小組頒布《關於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大革命的規定》(簡稱“十二條”),規定指出,兵團在新疆軍區領導下,實行軍事管制,由黨委領導進行文化大革命。3月28日,兵團臨時文化革命委員會成立。裴周玉任主任,丁盛任第二主任,李荊山、王振東(兵團司令部副參謀長)任副主任,隨即布置在兵團進行全面奪權。6月,中共中央決定:任命裴周玉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二政委、黨委第二書記;丁盛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司令員,黨委第叄書記。7月1日,兵團臨時文化革命委員會常委召開會議,決定成立“兵團駐烏魯木齊市8萬革命職工自衛反擊制止武鬥指揮部”,丁盛任總指揮。8月,中央軍委任命孔瑞雲、杜海林為兵團副司令員,曾如清為兵團副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