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恃
中國乒乓球運動員
李振恃(1949— ),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世界冠軍獲得者。李振恃15歲成為上海市少年冠軍,1978年、1981年曾兩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75年在第33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是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
大事件
1949
出生
1949年出生於上海。
1977
參加第34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1977年在第34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李振恃與隊友合作獲得男子團體冠軍,並獲得男子雙打冠軍(與梁戈亮合作)和混合雙打第三名(與閻桂麗合作)。
1980
參加第一屆世界盃乒乓球賽
1980年在第一屆世界盃乒乓球賽中獲男子單打亞軍。
1981
參加第3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1981年在第3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獲得了男子雙打冠軍(與蔡振華合作)。
李振恃(1949— )
李振恃
1977年在第34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男子雙打冠軍和混合雙打第三名,並是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
1979年在第3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混合雙打亞軍、男子單打和男子雙打兩項第三名。
李振恃,籍貫四川華陽,1949年生於上海,乒乓球明星,世界冠軍獲得者。1966年入空軍乒乓球隊。李振恃1973年被選入“八一”乒乓球隊,同年被選入國家乒乓集訓隊。直拍正膠快攻打法,正手攻球速度快,高拋發球變化多樣。1975年參加第33屆世乒賽獲團體冠軍,1977年34屆世乒賽獲男團、男雙(與梁戈亮)冠軍,1981年最後一次參加世乒賽(第36屆世乒賽)與蔡振華合作,獲男雙冠軍。1980年獲運動健將稱號。1978年、1981年曾兩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81年起,曾先後擔任“八一”乒乓球隊隊長、總教練。1983年任“八一”體工隊副隊長。1985年任“八一”體工大隊大隊長。
李振恃是新中國的同齡人,可以說是屬於生在新中國,年僅7歲時,他的母親被錯劃為右派;9歲時,他的父親因海外關係被審查,後患偏癱,三年困難時期平反后不久即去世。1969年,他的哥哥不幸身亡……突如其來的厄運在李振恃幼小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也使他失去了許多童年的歡樂。
李振恃上小學時就開始愛上乒乓球了,而且志向高遠,要當“徐寅生”、“李富榮”。家人的不幸、家境的貧苦非但沒影響他練球,反而使他的勁頭更足。他把痛苦埋在心裡,決心在乒乓球上大顯身手。
李振恃後來進了少體校,15歲便成為市少年乒乓球冠軍,
1977年在第34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李振恃與隊友合作獲得男子團體冠軍,並獲得男子雙打冠軍(與梁戈亮合作)和混合雙打第三名(與閻桂麗合作)。
1979年第35屆世乒賽獲男子單打第3名,混合雙打亞軍(與閻桂麗合作)和男子雙打第3名(與王會元合作)。1980年在第一屆世界盃乒乓球賽中獲男子單打亞軍。
1981年在第3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獲得了男子雙打冠軍(與蔡振華合作)。
李振恃共獲得四次世界冠軍。
第三十六屆世乒賽后,李振恃當上了解放軍乒乓球隊的教練,1983年成為隊長、總教練。1984年被任命為解放軍體育運動大隊副大隊長,1985年又當上了大隊長。
作為運動員,李振恃是一員技藝高強的驍將。他的打法是中國傳統的直拍左推右攻,由於他的攻球速度快、落點變化好,經驗豐富,鬥志頑強,許多世界名將,如本格森、約尼爾等都紛紛敗在他手下。有人說,沒有過去的磨難,李振恃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水平。
李振恃的“小家”是幸福的,他1979年國慶節與來自河南的國手張立結為終生伴侶。當他赴南斯拉夫參加三十六屆世乒賽時,女兒出世。這是李振恃的最後一次為國效勞,結果和蔡振華合作奪得男雙冠軍。為紀念此役,張立為女兒取名為李南。如今,李振恃一家已移居美國,享受天倫之樂。美國乒乓球運動開展得非常紅火,不少四川籍球員退役後到美國開設球館,普及乒乓球運動。李振恃在此期間的功勞非常大。
1977年李振恃打殺“世界第一轉”
1977年,第34屆世乒賽在英國伯明翰舉行,在國際乒聯成立50周年之際,世乒賽又回到了發源地英國。中國男隊參加團體賽有一員大將,名叫李振恃,他儀錶堂堂、英俊勃發。他歷經坎坷,曾在上海郵電隊打球,后成為八一隊一名驍將。他直拍快攻、疾如閃電,在男團小組賽中,熟練地使用正手台內攻球技術,一人為中國隊獨得可貴的2分。
李振恃第一個對手是曾獲得世界雙打冠軍的匈牙利名將克蘭帕爾,克蘭帕爾在回接李振恃的發球時,常用又短又轉的近網台內球,力圖抑制李振恃最拿手的正手快攻技術,不料李振恃的攻台內球技術也堪稱一絕。克蘭帕爾連呼“上當”!以0比2敗下陣來。
第5盤,李振恃再度出山,迎戰上屆世界男單、男雙“雙料冠軍”約尼爾。約尼爾能拉一手質量極高的弧圈球,人稱“世界第一轉”,對他的這種功夫,連弧圈球創始國的日本選手也要甘拜下風。李振恃剛同約尼爾交手,竟被對手拉出的弧圈球震得拍子發顫,他心裡一驚,可見“世界第一轉”果真名不虛傳。
李振恃也是一位虎將,他很快發現,約尼爾拉球的最合適時機是接他的下旋球,於是在球尚未出檯面端線之際,便發出進攻。此計果然奏效,“噼里啪啦”一陣抽殺,終於以2比1的優勢,把這位“世界第一轉”拉下馬來。
李振恃作戰,還有一段趣聞。在第35屆世乒賽上,中國男隊同美國男隊的團體賽中,出現了這樣一個戲劇性場面。
中國近台霹靂手李振恃上場了,美國選手剛往他右角近網處發出一球,李振恃右腳上前,持拍手朝台內一插輕輕一挑,對方急忙反手一擋,李振恃主要依靠前臂力量,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勢一掃,球跡如流星般飛向對手檯面,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丟一分。
噢,中國李振恃近台快攻實在太快了,快得對手反應都跟不上,一下子丟了七八分。因為美國選手輸得實在太快了,觀眾席上響起一陣鬨笑。觀眾越是笑得厲害,美國選手越發慌亂,接著又產生連鎖反應的失誤。美國選手每輸一分,都隨之帶來一陣鬨笑,觀眾席上的氣氛變得更加活躍。
場上的比分是0比12,這種場面使美國選手萬分尷尬,如有地洞他狠不得立刻鑽下去。
這時,李振恃大概也意識到自己打得太快,也太無情了,便有意識地讓對手有個抽殺的機會,“啪”的一聲,美國選手得了一分。觀眾們又笑著反過來為他鼓掌,總算給他一點面子。美國選手為李振恃的大度而十分感動,他先是心領神會地向李振恃微笑點頭,接著又誇張地哈下腰,向周圍的觀眾連連深深地鞠躬。他的幽默舉動,連李振恃也忍不住跟著觀眾大笑起來。
舊桌子造就出的世界冠軍
1975年2月,第33屆世乒賽在印度加爾各答舉行。中國隊參加男團比賽的五名隊員中,除許紹發、梁戈亮是老隊員之外,李振恃、陸元盛和李鵬均是新人。說李振恃是新人,是因為他出道比較晚,其實,此時的李振恃已經26歲了,而且兩年前才在中國乒壇“嶄露頭角”。先是代表空軍奪得全軍比賽的單打冠軍,后又代表解放軍奪得全國比賽的單打冠軍,從此成名並得到乒壇人士的注意。李振恃於1949年出生在上海,可以說是屬於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新一代中國人,但在他的成長道路上,卻和新中國的發展過程一樣充滿著曲折和坎坷。年僅8歲時,母親被劃成“右派”,父親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突如其來的厄運在李振恃幼小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也使他失去了許多童年的歡樂。那時,作為“右派”的子女,走在街上是常常要遭到人們的嘲諷和冷眼。因此,李振恃每天放學后,就和哥哥一起寂寞地呆在家裡,從不到外面去玩。
這一切讓母親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母親深深地感到對不住孩子們。一天,母親下班回來,從書包里拿出兩個球拍和一個乒乓球,小哥倆一見高興得跳了起來。母親指揮著小哥倆搬來兩張舊桌子搭成球台,從此小哥倆就有了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小哥倆不再寂寞了,母親的臉上又有了一絲寬慰的笑容。但此時,作母親的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就是這兩張舊桌子會造就出一個世界冠軍。因球打得好,李振恃後來進了少體校,15歲便成為市少年冠軍,16歲被特招入伍,成為空軍部隊體工隊的一名運動員。但是就在李振恃開始看到自己的光明前程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體工隊解散了,李振恃又回到了上海成了郵電局的一名職工。工作后,李振恃經常代表單位與上海隊過招,每次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績,引起上海隊教練的注意,但因“家庭問題”,最終沒能進入上海隊。面對不公正的境遇,李振恃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自暴自棄,每天下班后都要練球到半夜,他堅信,只要球打得好,總會有用得著的那一天。後來幾經周折,李振恃又回到了運動隊,並被招入國家集訓隊,在國家隊教練的指導下,他的球技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第33屆世乒賽前的熱身賽上,多次戰勝過本格森、約尼爾、河野滿、約翰森、舒爾貝克等世界名將,被定為中國隊參加第33屆世乒賽男團比賽的五虎將之一,在加爾各答大顯身手,並與隊友一起奪得斯韋思林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