褙子

漢民族漢服傳統服飾的一種

褙子,又名背子、綽子,綉䘿。是漢民族漢服傳統服飾的一種。其樣式以直領對襟為主,腋下開胯,腰間用勒帛系束,下長過膝,逐漸成為後世女子的一種常禮服。

寬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邊作裝飾,並且領子一直通到下擺。窄袖褙子,則袖口及領子都有裝飾花邊,領子花邊僅到胸部。

宋代受程朱理學的影響,人們的審美觀追求質樸,宋代男子的褙子常襯於公服內,很少外穿。女子的褙子則外穿,並成為典型的常服款式。

歷史


褙子始於隋朝,一說褙子寓意人行走之時背應挺直,以扶正人的脊背和身體;另相傳褙子原為婢妾的服裝,因婢妾常侍立於女主人背後,而得名
褙子
褙子
“背子”,又名“綉䘿”,亦名“罩甲”,背子始創於秦,漸為庶民所採用。關於褙子的名稱,宋代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為婢妾一般都侍立於主婦的背後,故稱‘背子’。婢妾穿腋下開胯的衣服,行走也較方便。今即世俗相承,由於背子束結、行動靈活自如,漸為武士所用,並與鎧甲配合,成為軍服,為歷代軍士兵卒所穿用,亦稱“戎服”。
宋代的褙子為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後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的樣式。這腋下的雙帶本來可以把前後兩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並不用它繫結,而是垂掛著作裝飾用,意義是模仿古代中單(內衣)交帶的形式,表示“好古存舊”。穿褙子時,卻在腰間用勒帛系住。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後來加長,發展為袖大於衫、長與裙齊。
宋代褙子的領型有直領對襟式、斜領交襟式、盤領交襟式三種,以直領式為多。斜領和盤領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裡面時所穿,婦女都穿直領對襟式。
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其中霞帔、褙子、比甲為對襟,左右兩側開衩。成年婦女的服飾,隨隨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變化,有各種不同形制,普通婦女服飾比較樸實,主要有襦裙、褙子、襖衫、雲肩及袍服等。

形制


古畫中的褙子
古畫中的褙子
褙子是一種由半臂或中單演變而成的上衣。形如中單,但腋下兩裾離異不連。宋代盛行多為直領對襟,不施袗鈕,腋下開胯,腰間用勒帛系束,下長過膝。男女均可穿,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著。後世多有沿革。
男裝褙子寬鬆,女裝褙子窄小。男子一般把褙子當做便服或襯在禮服裡面的衣服來穿。而婦女則可以當做常服(公服)及次於大禮服的常禮服來穿。
因使用和時間的不同,其形制變化甚多。宋代男子從皇帝,官吏、士人、商賈、儀衛等都穿。婦女從后、妃子、公主到一般婦女都穿。
款式
宋朝褙子的領型有直領對襟式、斜領交襟式、盤領交襟式三種,以直領式為多。斜領和盤領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裡面時所穿,婦女穿著多為直領對襟式。衣長不等,前襟不施袢紐,袖子可寬可窄;衣服兩側開衩,或從衣襟下擺至腰部,或從腋下一直開到底,還有根本不開衩的款式,款式像現代的長背心。
明朝褙子有寬袖褙子、窄袖褙子兩種,寬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邊做裝飾,且領子一直通至下擺;窄袖褙子則在袖口、領口處都有花邊裝飾,領子花邊僅僅到胸部。袖型分為三種:長袖、短袖、無袖。男士的褙子有長有短,領型有直領和交叉,女子褙子都採用長袖,衣長過膝,腋下開叉、直領對襟。
面料
從已發掘的宋朝墓葬中出土的女子褙子來看,褙子的材料主要有羅、縐紗、綾等,其中以羅制褙子為多。羅制面料的褙子具有二經絞和四經絞等結構,可織成多種花紋圖案顯於衣表,而通過羅組織的面料織成的褙子表現出的若隱若現的肌理效果。
色彩
宋朝女子褙子的色彩搭配充分利用色彩冷暖、對比關係巧妙突顯人體姿態,使得內與外、上與下相互平衡。宋朝女子褙子上下的服色搭配表現出兩種特點:一是多喜愛領近色的搭配,不強調對比;二是偏愛有顏色的褙子與白色長裙的對比搭配,其在南宋時期的女子中尤為流行,一些女角、女伎等特殊職業的女性喜愛搭配紅白對比色進行裝點。宋朝女褙子往往通過其內的衣襟邊緣或垂帶的顏色來彰顯層次感,使得人物著裝更為豐富。
花紋
宋朝女子褙子的紋樣主要是通過衣襟、袖口、兩腋側縫處的緣飾加以表現,也有來自於面料本身的織物圖案,但大多為暗紋織成,從而使褙子整體顯素雅,以此突顯緣飾的精緻華麗。褙子的紋樣種類以植物花卉紋最多,此外,還有鳥獸紋、幾何紋、吉祥紋等。這些紋樣多為人物、花鳥、樓閣、山水等。
配飾
領抹是宋朝女子對襟衣衫上縫綴於衣襟處作緣飾的花邊,可拆卸更換。領抹的顏色往往與褙子的顏色相近或冷暖對比,而這種冷暖對比使得服飾整體上達到色彩平衡。

文化特徵


穿著搭配
褙子若作為內里穿著,與大袖禮服相搭。外披大袖,內則襯褙子,這種搭配方式為命婦等上層階級女性所穿,屬正式禮服。福建南宋黃昇墓考古報告還原了宋朝貴族婦女真實的穿著情況。大袖袍作為禮服穿於最外層,而褙子則作為較次一等的常禮服穿於大袖內,自褙子以下則為襦襖類服裝,這類衣衫往往需考慮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再搭配衣服。春夏季節選用單衣,而秋冬寒冷之際則選用有夾或內有棉絮的襖,作保暖之用。
褙子作為常服外穿時,多表現為與襦衫、抹胸等服飾相互搭配組合。
褙子與下裝的搭配可歸納為褙子與裙、褲的組合。褙子與下裝的搭配秩序,由外至內順序依次為:單裙、開襠夾褲、開襠單褲、合襠褲,這種搭配形態隨季節變化而有所增減。
文化內涵
褙子是宋朝最具代表性的服裝,女子將其視為日常常服以及次於大禮服的一種常禮服,四季皆穿。其作內穿與大袖搭配,外穿體現女性身姿。褙子色彩、紋樣簡約淡泊不失精緻,材質充分考慮季節變化。隨著北宋經濟迅猛發展,女性重裝扮來滿足內在需要,到南宋自上而下奢侈消費,女性更加自信的塑造自我形象,而褙子滿足了宋代女子生活與審美需求,使得南宋社會確立了一種含而不露,露而不裸的審美風尚。
褙子內、外穿時搭配規律,體現出宋朝女子崇尚的婉約嫻靜之美。通過服裝的層層搭配,意在符合季節所需,突出人身體的立體美感,表現個體的審美意識。北宋女性追求含蓄而又開放的審美意識——穿著對襟褙子,兩襟縫隙間微微露出內衣,內衣間層層相搭,最裡層則為一件輕薄雪白的圓領衫子,在其映襯下搭配有極為艷麗的紅色抹胸,強烈的對比從而將女性遮掩的胸部突顯出來,也使得女性肌膚更為嬌嫩而若隱若現。抹胸上所綁羅帶則使得女性胸部不至平坦,通過系扎的力量把女性胸部的豐滿撐托出來,這彰顯出與唐代女性裸露奔放相對的另一種“開放”之美。進入南宋,褙子搭配抹胸的方式使得女子更為自信開放的顯露出肌膚姿態,含蓄而不張揚,性感而不裸露。著裝形態不僅為適應生活之需,也迎合女子自身所追求的審美趣味。

古籍記載


宋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襌》:“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背子者,狀如單襦袷襖,特其裾加長。直垂至足焉耳。其實古之中襌也,襌之字或為單,中單之制正如今人背子。”,又雲“長背子古無之,或雲近出,與古中單大相似也,中單不縫合,長背子則離異其裾,用以襯藉公裳,不以束衣而遂舒垂之,欲尚古也。”
《米芾畫史》云:“近似半臂軍服,披甲上不帶袖者為之背子”
《身章撮要》云:“背子本半臂,為武士服,婦人背子本婢妾之服,以其行直主母之背,故名焉,今亦習俗相承。”
《朱子語類·卷一二七》:“今卜登極,時常著白綾背子。”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四折》:“妾除了煙花名字,再不曾披著帶著,官員祗候,褙子冠兒。”
元馬縞《中華占今注·衫子、背子》:“背子,隋大業末煬帝宮人百母妻等緋羅蹙金飛鳳背子。以為朝服及禮見賓客舅母之長服也。”
褙子
褙子
《水滸傳·第八回》:“見坐著一個人,頭戴頂萬子頭巾,身穿領皂紗背子。”清方以智《通雅·衣服一》:“褙即背也,元以來女服褙子。”
俞正燮《癸巳類稿·釋小補楚語‘笄’<內則>‘總角’義》:“《宋史·輿服志》雲,婦人大衣長裙、女子在室者及眾妾皆褙子。”《古今圖書集成·禮儀典·衣服部》引《實錄》曰:“秦二世詔朝服上加褙子,其制袖短於衫、身與衫齊而大袖。”又日:“隋大業中、內宮多服半臂,除即長袖也;唐高祖減其袖,謂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間或曰綽子,士人競服。”
褙子
褙子
褙子
褙子
明代,王圻、王思懿《三才圖會》:“褙子,即今之披風。半臂,俗名搭護,文名背心。”
清初,王士正《居易錄》:“今謂皮衣之長者曰褡護…半臂衫也。”清代,何垠為《聊齋志異》作注說:“比甲,半臂也,俗呼背心。”
褙子
褙子
《事物紀原》云:“秦二世詔衫子上朝服如背子,其制短袖於衫,身於衫齊而大袖,俗名[䘿掖]或[綉䘿],如今之半臂。”該段文字與上面《三才圖會》中“宋又與裙齊”僅差一字,或許意味著其長短的變化是在宋代以後就確定不變了?待考。
今人復原圖片
褙子
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