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是清代詩人袁枚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歌頌了苔蘚雖生活在陰暗潮濕之處,卻有自己的生活本能和生命意向,並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髮的勇氣。全詩把苔蘚人格化,把詩人的感受、情緒融入到形象的塑造中,理趣橫生,意蘊明徹而深邃,簡約疏朗中具有濃重的哲理意味。

作品賞析


苔蘚低級植,寄陰暗潮濕,,環境惡劣喪勇,詩歌頌,!
句“,青春恰。”宜,苔蘚綠,展青春,青春?恰,嗯,,旺盛苔蘚創造!憑堅強,突破環境窒礙,煥青春采。
句“苔米,牡丹。”苔,米粒般細,嗎?夠,,繁衍,勝。,牡丹,既謙虛,驕傲!,苔細低微,跟香牡丹,牡丹玩賞悉栽培,苔靠量強,爭權————非僅雄存!
這首詩語言樸素,字字清新,屬於托物言志詩。通過描繪青苔這種微小的植物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強大,表現了詩人個性之中的自信和品質之中的不卑不亢。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袁枚歸隱十餘年後的乾隆二十九年(1764),在具有明確系年的《小倉山房詩集》中被編次在《望山尚書以七十生辰作相仍督兩江奉賀四首》《董暢菴守硯圖》后,可知《苔》寫於這兩首詩后不久。這首《苔》是有所本事的,它是袁枚奉賀恩師尹繼善七十壽辰受乾隆賜宴擢相之作。袁枚在為尹繼善得到朝廷嘉賞而高興時,也表達了自己向恩師學習以有所成就的人生志趣,因此寫下了《苔》這首詩。

作者簡介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詩人、散文家、文學批評家和美食家。
袁枚少有才名,擅長寫詩文。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調江蘇,先後於溧水江寧江浦沭陽共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聲望,但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乾隆十四年(1749年),辭官隱居於南京小倉山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嘉慶二年(1798年),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
袁枚倡導“性靈說”,主張詩文審美創作應該抒寫性靈,要寫出詩人的個性,表現其個人生活遭際中的真情實感,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與趙翼、張問陶並稱“性靈派三大家”,為“清代駢文八大家”之一。文筆與大學士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主要著作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及《隨園詩話補遺》《隨園食單》《子不語》《續子不語》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