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威爾

澳大利亞電影導演、編劇

彼得·威爾(Peter Weir),1944年8月21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悉尼,畢業於悉尼大學,澳大利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1971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三人行》。1974年,執導劇情片《巴黎食人車》。1975年,執導劇情片《懸崖下的野餐》 。1981年,執導戰爭片《加里波底》。1982年,執導戰爭劇情片《危險年代》,該片獲得第3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1985年,執導犯罪驚悚片《證人》,該片獲得第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1989年,執導劇情片《死亡詩社》獲得第4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1990年,執導劇情片《綠卡》獲得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1993年,執導驚悚劇情片《無畏》,該片入圍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998年,執導劇情片《楚門的世界》獲得第5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

2003年,執導戰爭劇情片《怒海爭鋒》獲得第5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2010年,執導劇情片《回來的路》上映。

早年經歷


彼得·威爾
彼得·威爾
彼得·威爾,1944年8月21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悉尼,父親是一位房地產經紀人。彼得·威爾在悉尼大學期間學習法律和美術專業,但是沒有讀完課程,拿到學位就離開了學校。他繼承了父業進行房地產經紀人的經營工作。幾年以後,他協助父親工作了房地產經紀人不長一段時間后,他開始了他的歐洲之旅。當他再次回到澳大利亞時,他成為了Commonwealth Film Unit (聯邦電影組)的一員,在那裡,他第一次接觸了電影,並且學會了記錄影片和教育影片的拍攝技巧。

演藝經歷


1971年,彼得·威爾執導個人首部電影處女作《三人行》 (Three to Go),但這部影片卻沒有受到觀眾和影評家的關注。1974年,拍攝了帶有充滿著黑色寓意、引起了人們普遍關注的劇情片《巴黎食人車》 (The Cars That Ate Paris),這部電影也表現出對真實的思考與觀察。
1975年,彼得·威爾執導根據同名經典小說改編的劇情片《懸崖下的野餐》,該片講述了幾個女中學生在澳大利亞內陸深處失蹤的故事,這部超現實主義的影片贏得了一致的好評,並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同樣這部影片被《國際電影指南》 (International Film Guide)評選為當年十大佳作之一。
1977年,拍攝了關於極度的焦慮的懸疑片《最後大浪》,該片完美結合了現實與超現實兩者之間的對立和 衝突,不僅充分發揮了其豐富的想象力與藝術才華,也使影片風格極為獨特、帶有極端詭異神秘的超現實主義色彩。1979年,執導了對性恐懼的看法的驚悚片《水管工》 (The Plumer),該片講述了對城市生活的描寫一針見血的故事。1981年,執導戰爭片《加里波底》,憑藉此片獲得澳大利亞電影協會(Australian Film Institute)最佳導演獎,該片也受到了國際影評家們的一致讚譽,此片為他去好萊塢發展鋪平了道路。
1982年,執導由梅爾·吉布森、西格妮·韋弗、琳達·亨特合作主演的戰爭劇情片《危險年代》 ,講述了1965年發生於印度尼西亞的反對蘇哈諾總統的政變的故事,該片獲得第3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1985年,執導由哈里森·福特、凱莉·麥吉利斯、約瑟夫·索默合作主演的犯罪驚悚片《證人》,該片獲得第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第4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1986年,執導由哈里森·福特、海倫·米倫、瑞凡·菲尼克斯合作主演的冒險劇情片《蚊子海岸》。1990年,執導由羅賓·威廉姆斯、伊桑·霍克、羅伯特·肖恩·萊納德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死亡詩社》,講述了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學生之間的故事,他憑藉該片獲得第4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1990年,執導由傑拉爾·德帕迪約、安迪·麥克道威爾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綠卡》,他憑藉該片獲得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1993年,執導由傑夫·布里吉斯伊莎貝拉·羅西里尼合作主演的驚悚劇情片《無畏》,該片入圍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1998年,執導由金·凱瑞、勞拉·琳妮、艾德·哈里斯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楚門的世界》,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第5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提名。之後,該片被美國《娛樂周刊》評選為“百部電影新經典”之一。
2003年,執導根據派翠克·歐布萊恩的小說《主人與指揮官:世界的另一端》改編的戰爭劇情片《怒海爭鋒》,該片由羅素·克勞保羅·貝坦尼詹姆斯·達西聯袂主演,講述了英國“驚奇號”戰艦艦長與敵人進行生死對決的故事,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第6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提名。之後,被《星期日泰晤士報》 (英國媒體)評選為十年“40大”佳片。
2010年,執導根據斯拉沃米爾·拉維奇的小說《漫漫長路:追尋自由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冒險劇情片《回來的路》上映,該片由吉姆·斯特吉斯、柯林·法瑞爾、西爾莎·羅南合作主演,講述了幾個從前蘇聯古拉格集中營里逃出來的士兵,一路經歷千辛萬苦,翻越喜馬拉雅山最終到達印度的故事。
2013年,彼得·威爾擔任第4屆紐約中國電影節的頒獎嘉賓。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0年《回來的路》電影
2003年《怒海爭鋒》電影
1998年《楚門的世界》電影
1993年《無畏》電影
1990年《綠卡》電影
1989年《死亡詩社》電影
1986年《蚊子海岸》電影
1985年《證人》電影
1982年《危險年代》電影
1981年《加里波底》電影
1980年《水管工》(The Plumer)電影
1977年《最後大浪》(The Last Wave)電影
1975年《懸崖下的野餐》電影
1974年《巴黎食人車》電影
1971年《三人行》(Three to Go)電影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0年《回來的路》電影
2003年《怒海爭鋒》電影
1993年《無畏》電影
1990年《綠卡》電影
1982年《危險年代》電影
1981年《加里波底》電影
1980年《水管工》(The Plumer)電影
1977年《最後大浪》(The Last Wave)電影
1974年《巴黎食人車》電影
1971年《三人行》(Three to Go)電影

製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0年《回來的路》電影
2003年《怒海爭鋒》電影
1993年《無畏》電影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2004 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怒海爭鋒(提名)
▪ 2004 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怒海爭鋒(提名)
▪ 1999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楚門的世界(提名)
▪ 1991 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綠卡(提名)
▪ 1990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死亡詩社(提名)
▪ 1986 第5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證人(提名)
戛納國際電影節
▪ 1983 第3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危險年代(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1994 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無畏(提名)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2004 第6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怒海爭鋒(提名)
▪ 1999 第5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楚門的世界(提名)
▪ 1990 第4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死亡詩社(提名)
▪ 1986 第4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證人(提名)
英國電影學院獎
▪ 2004 第5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影片獎 怒海爭鋒(提名)
▪ 2004 第5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怒海爭鋒(獲獎)
▪ 1999 第5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楚門的世界(獲獎)
▪ 1992 第45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綠卡(提名)
▪ 1990 第4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死亡詩社(提名)
歐洲電影獎
▪ 1998 第11屆歐洲電影獎環球銀幕獎 楚門的世界(獲獎)
日本電影學院獎
▪ 1986 第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 證人(提名)
美國導演工會獎
▪ 2004 第54屆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電影導演獎 怒海爭鋒(提名)

人物評價


彼得·威爾作為一個世界級的澳洲導演,卻和大多數澳洲電影一樣,大多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他並不是以奇幻莫測的影片內容或是標新立異的影片風格著稱,而是注重從人類內心層面出發,更加關注於影片的精神內核,希冀從各類事件中展現出來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來發掘各種人物的典型性格。 (李娜評)
彼得·威爾是澳大利亞最具世界影響的電影導演,他拍攝了多部風格突出的電影,展示了澳大利亞的奇特風光和文化意趣。他的電影 《吞噬巴黎的汽車》 和《懸崖上的野餐》 都給世人震撼,從此,澳大利亞電影令世人刮目相看。 (《大眾電影》評)
彼得·威爾的電影都有一種貫穿始終的憂慮,那些異常的精神狀態、誇張的動作反應、可怕的夢境等等。那些成名以後在歐美髮展的澳大利亞的電影人才,從他們的電影作品中,你甚至看不出澳大利亞的社會現實和人文風情。而彼得·威爾則不同,他用他的電影實踐做到了這一點,讓我們從銀幕上看到了澳大利亞的獨特性格與文明特徵。他從澳大利亞這樣一個西方的地理邊緣之地出發,對西方的價值做了有力的批判和提醒。 (《作家》評)
即使是像彼得·威爾這樣的大導演,也始終不能擺脫過去的身份。這位來自於澳大利亞的導演,拍攝出的一些作品總是和“正宗”的好萊塢影片略顯不同。就好像《楚門的世界》,影片對於美國社會的媒體操控和消費主義的批判,是其他好萊塢電影中很難看到的。這位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導演,巧妙地用喜劇性的故事來表達一個外鄉人對於美國文化的不滿。像彼得·威爾這樣的澳大利亞導演,並不如歐洲導演那樣固守歐洲大陸深厚的藝術傳統,也並沒有全面地倒向好萊塢,而是在拍攝影片時採取了一種兼收並蓄的態度。 (《全國新書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