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溝鎮
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下轄鎮
枳溝鎮位於諸城市境西南部。轄55個行政村。面積87.17平方公里。人口42411人(2017)。鎮政府駐枳溝。境內有中共一大代錶王盡美烈士故居和紀念館。206國道、央贛公路在境內交匯。
枳溝鎮是中共“一大”代錶王盡美烈士的故鄉。位於魯東南濰坊、日照、臨沂三市交界處。東經119°13′,北緯35°55′。鎮區建城面積3.0平方公里,鎮區人口1.2萬人。
2020年5月,入選山東省2019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
枳溝鎮位於諸城市境西南部。是中共“一大”代錶王盡美烈士的故鄉。位於魯東南濰坊、日照、臨沂三市交界處。東經119°13′,北緯35°55′,總面積85.2平方公里,轄55個村,鎮區建城面積3.0平方公里,鎮區人口42411人(2017)。近年來,勤勞、智慧的枳溝人民依託優越的條件,豐富的資源,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全鎮農業發達,工業振興,商貿繁榮,各項事業蓬勃發展。2011年,全鎮全年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52.2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600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00萬元,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18家。
枳溝始於明初,因古時村內有一條東西貫穿的大溝,溝兩岸長滿枳樹,故取名枳溝。鎮境1929年置枳溝鄉,屬諸城縣第三區;1945年置枳溝區;1947年劃歸莒北縣;1950年1月復歸諸城縣,為第六區;1955年4月復為枳溝區;1958年改置枳溝鄉,屬呂標公社;1976年成立枳溝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社為鎮;1995年被濰坊市人民政府確定為“濰坊市小城鎮建設重點鎮”。被山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百新工程”試點鎮;1999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山東省中心小城鎮”。
氣溫:年平均氣溫12.0℃。歷史極端最低氣溫-20.0℃(1985.12.9),歷史極端最高氣溫39.0℃(1965.6.29)。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為749.1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359.6毫米(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為446.7毫米(1986年)。
日照: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78.4小時。水文地質:地屬濰河沖積平原,土質優良,民間有“金巴山銀枳溝,比不上喬庄黃土頭”之說(喬庄為本鎮較大平原地區);含水層一般在5米左右,地下水資源豐富且水質很好;境內最大河流為濰河,古稱濰水,發源於莒縣境內之箕山,經牆夼水庫入市境,河床寬250米,最大泄洪量為5000秒立方米,是濰坊市最大河流,境內最大水庫為牆夼水庫,控制流域面積656平方公里,總庫容為3.28億立方米。
枳溝鎮
境內主要礦產資源為膨潤土礦和青石、紅石、白石等礦藏。現已探明地下膨潤土儲量達3000多萬噸,石材可采量達5000萬立方。村。面積87平方公里。人口4.8萬。鎮政府駐枳溝。境內有中共一大代錶王盡美烈士故居和紀念館。206國道、央贛公路在境內交匯。
地理位置優越
枳溝鎮自然條件
交通條件便利
枳溝鎮的交通條件比較便利,穿越鎮內的煙(台)—汕(頭)206國道,將煙台、青島、濰坊、臨沂、徐州和汕頭聯繫在一起,央贛路溝通濰坊市北部與臨沂、日照、連雲港及贛州的聯繫,已經動工的中國陸海鐵路大通道穿越鎮區並設立車站,鐵路開通后,將會更大地改進該鎮的交通條件。
勞動力資源豐富廉價
本鎮企業成年勞動力一般每日18—20元。2003年枳溝鎮有勞動力2.23萬人,其中男勞動力1.15萬人,女勞動力0.96萬人。全鎮有耕地8萬畝,按目前勞動力生產水平,這些土地只能安排0.6萬人從事農業生產,有1.5萬人可從農業生產中解脫出來。
自然景觀多
枳溝鎮鋼材
農業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枳溝鎮共有耕地8萬畝,土地肥沃,旱澇保收,是山東省轄30個噸糧鄉鎮之一,2003年全鎮農業總收入3.4億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億元。主導產業分別是:苗木3200畝,蔬菜1.4萬畝,林果6200畝,大桑5100畝,黃煙2600畝,其它0.4萬畝。如果有較高效益種植品種,可及時將現有種植土地進行調整。
市場貿易活躍
枳溝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特產富饒、經濟繁榮,2001年第三產業總產值達3.793億元,全鎮註冊企業(戶)1911個,從業人員1.5萬人。枳溝鎮也是濰坊市南部山區的重要物資集散地,現全鎮共有五處市場,鎮駐地枳溝農貿市場、喬庄集貿市場、北杏集貿市場、普慶集貿市場、侯家屯集貿市場。其中枳溝鎮駐地集貿市場,平均上市人數達3萬人,有3000多個攤位。
軟硬環境優秀
枳溝境內有龍山文化遺址,是諸葛亮的故鄉,有多處古代墓群,挖掘出大量古文物,發現多處恐龍文化石群,可謂人傑地靈。時日,民風純樸,人心思進,秩序井然,鎮區水、路、電配套,基礎設施較好;對到本地投資辦廠的外地客商,政府2周之內包辦所有手續,並協調水、路、電、訊及時通達,秩序不出一點問題。
城鎮綜述
枳溝鎮2002年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實業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鎮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10.6億元,比上年增長3.6%;農民人均純收入3952元,比上年增長9.7%。枳溝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206國道和央(子)贛(榆)路交匯鎮區,膠(州)新(沂)鐵路途經枳溝,並在鎮區設立車站,為區域經濟的繁榮帶來機遇。理想的區位優勢,歷史上就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海岱通衢"的美稱。農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種植業,新調整各類經濟作物7000畝,形成了苗木、蠶桑、黃煙、林果、蔬菜五大主導產業;畜牧業,建成各類標準化養殖小區82個,肉雞年出欄70萬隻,蛋雞存欄量30萬隻,生豬年出欄2.5萬頭。第二、三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全年共引進招商引資項目5個。全鎮限額以上企業8家,納稅額在5萬元以上的企業13家。全鎮個體工商業戶發展到2559家,從業人員達到12890人。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面貌明顯改善。鎮駐地面積達到了3平方公里,鎮區人口達到1.4萬人,投資近千萬元建起了佔地面積200畝的枳溝商貿城,規劃了枳溝商貿園、喬庄工業園和火車站開發區三大園區;投資40萬元完成了央贛路鎮區段和中心街兩側的100盞路燈安裝工程;拓寬新建34米主街2條,12米主街4條。
枳溝鎮水資源
枳溝鎮項目區是濰坊市政府和諸城市政府批准設立的,總規劃面積56平方公里,起步區12平方公里。項目區具備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和環境治理優勢,具有充裕的建設用地儲備和配套完善的基礎設施。主要承接鹽化工、精細化工、紡織服裝、新型建材材料等產業項目。
優越的區位優勢
項目區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北連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東臨濰坊濱海項目區,與二者成鼎足之勢。區內現有大地鹽化、聯盟石化、永康化學、中新電化、新華大地、魯源鹽化等近十家大中型化工企業,與山東海化集團毗鄰,基本上形成了化工企業集群和循環經濟的雛形。
完善的基礎設施
枳溝鎮紅水蘿蔔
充裕的建設用地儲備
項目區內土地廣袤,且80%以上是工礦建設性質用地和荒鹼地,使企業發展擺脫土地因素制約,區內可為大型企業設立專門項目區,實現企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集約化經營。豐富的地下滷水和產品原料資源項目區所在地滷水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的達7億立方米,年產優質原鹽200多萬噸,溴素1.2萬噸,氯化鎂30萬噸,是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原鹽及溴化物生產基地,豐富的天然資源和化工產品資源極大地為進區企業降低了原料採購成本。
獨特的環境治理優勢
枳溝鎮馬鈴薯
寬鬆的發展環境
項目區服務辦公室負責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引進、土地儲備和日常管理工作。辦公室對項目區實行封閉式管理,為進區項目和項目區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使進區項目全無後顧之憂。
迅猛的發展速度
年輕的枳溝鎮項目區憑藉天時地利人和,短期內就迅速成長為初具規模、設施完善、服務水平一流的化工專業項目區。
諸城市枳溝鎮圍繞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結合本鎮實際,大力推廣糧、瓜菜間作高效立體種植模式,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增加了農民收入。
紅水蘿蔔/馬鈴薯/玉米∕芸豆四作四收
大拱棚保護地種植紅水蘿蔔間作馬鈴薯套種食用玉米間作越夏芸豆技術,在枳溝鎮喬庄、王村等村大面積推廣,且效益逐年提高。一般每667㎡產紅水蘿蔔2000千克,馬鈴薯850千克,玉米穗2900餘個,芸豆1750千克,收入12000元以上。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探索出了紅水蘿蔔間作馬鈴薯,紅水蘿蔔收穫后套種玉米,玉米棒收穫前套種芸豆種植模式等技術。
種植模式:冬前耕平地面,每3.2米支一個塑料大拱棚,每個種植帶1.4米。起壟種植,壟寬60厘米,高20厘米,每年2月上旬初壟上種兩行馬鈴薯,窄行40厘米,株距20厘米,壟底畦內80厘米種5行紅水蘿蔔,隨播種植蓋地膜。每年4月上旬紅水蘿蔔收穫后套種2行春玉米,每667㎡2900餘株,馬鈴薯5月上旬收穫。每年7月中旬玉米棒收穫前打除玉米穗下部老葉,在播種馬鈴薯壟上套種2行越夏芸豆,行距60厘米,株距33厘米,每年7月下旬鮮食玉米棒乳熟期全部收穫后,全部打除玉米葉,留下玉米秸做芸豆駕桿用,每年8月下旬芸豆開始收穫,直至10月中旬收穫完畢。
馬鈴薯/玉米/芸豆三作三收
枳溝鎮廟山
種植模式:每種植帶1.4米,起壟種植,壟底寬80厘米,壟頂60厘米,高20厘米,留出60厘米玉米套種行。於每年2月下旬壟上播種2行馬鈴薯,行距45厘米,株距20厘米,隨播種隨蓋膜,於每年5月中旬收穫。套中行60厘米,於每年3月下旬播種2行玉米,株距33厘米,每667㎡2900餘株,於每年7月下旬收穫玉米。7月中旬將玉米穗下玉米老葉清除,套種兩行越夏芸豆,行距60厘米,株距33厘米,每年7月下旬玉米穗收穫后,清除上部玉米葉片,留下玉米秸稈做芸豆駕桿用,每年8月下旬芸豆開始採收,至10月中旬結束。
西瓜/芸豆/菠菜三作三收
枳溝鎮市場貿易
種植模式:西瓜4米一帶,2行種植,行距2米,株距40厘米,畝株數833株,立春育苗,每年3月下旬定植,於2米寬的塑料拱棚內,用地膜覆蓋,每年6月中下旬西瓜收穫。每年7月上旬初耕地種芸豆,1.4米一帶,起壟種植2行越夏芸豆,大行80厘米,小行60厘米,行距33厘米,畝株數2880株,每年8月中旬開始收穫,每年10月上旬結束。每年10月中旬種上一茬冬菠菜
枳溝廟山廟會
時間:每年三月初三
地點:諸城市枳溝廟山
介紹:枳溝鎮的三月三廟山廟會更是諸城歷年流傳下來的規模較大的廟會活動。每到這天,枳溝的男女老少就準備妥當,放下手上的工作爬上枳溝廟山趕廟會了。拜拜佛,燒燒香,祈求今年的日子更加順暢。
2020年5月,入選山東省2019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
枳溝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