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街鎮
福建省浦城縣轄鎮
地處福建省浦城縣東南端,東經118°27′—118°41′、北緯27°36′—27°49′之間。東南與松溪縣毗鄰,南部楔入濠村鄉,西與石陂鎮、臨江鎮相連,北與富嶺鎮、萬安鄉、蓮塘鎮相依。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34412公頃,常住人口19100人。
水北街鎮,東西寬22.5公里,南北長24.3公里,面積347.11平方公里。全境地勢東部和東北高,西南低,其東部的際嶺集中屹立4座千米山峰,最高為石桔頭,海拔1022.6米。南浦溪自北而南縱貫中部,臨江溪自西北境流入,至觀前匯入南浦溪,南流折西出境。山間盆地較大的有2處,共4095畝。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7℃—18℃,無霜期292天以上。鎮治所在地水北距縣城38公里,因村舍在南浦溪北而名,唐末即有水北之稱,其海拔210米。
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時代國文化遺址6處。宋至清是孝悌里、上原里共同屬地,分別轄有8圖和6圖,民國期間分屬觀前鄉和水北鄉。革命戰爭年代為革命根據地,境內建立過區委、中心區委、特區委,老區自然村106個。
1949年8月,全縣首批建立3個區,境內的觀前、水北分別為第二、第三區公所駐地。1952年秋,水北設十三區。人民公社化后,初設觀前公社,繼而析為觀前、水北兩個公社。1966年初合併稱為水北公社,下轄23個生產大隊。1981年9月改稱水北街公社。1984年9月改水北街鄉,轄24個村委會、3個鄉辦場、195個村民小組。1993年8月18日撤鄉設鎮。2000年,下轄24個村委會、195個村民小組。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林地面積36.5萬畝,山地面積24.8萬畝。耕地面積3.45萬畝,森林總蓄積量81.6萬立方米。電力資源充足,已利用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礦產資源有硫鐵礦、螢石礦、瓷土、釉礦、花崗岩。適宜生產瓷器的大量瓷土層,是開發生產陶瓷製品的寶貴資源,陶瓷生產歷史悠久,已發現有唐代朱墩窯遺址及宋代半路窯、大口窯遺址,其中大口窯遺址列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水北街鎮和上海化工研究所計劃利用高磷土生產油料脫色劑。境內山水風光秀麗,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被譽為浦城“小武夷”的九石渡風景區,碧水丹山,有九石渡、小武當山(金斗山)、老鼠岩、九石山(十八羅漢)、觀前古埠等景點。南朝宋江淹《赤虹賦·序》稱:“東南嶠外,有九石之山,乃紅壁十里,青百仞;苔滑臨水,石險帶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此遊歷后感嘆“步步惜別”。與九石渡相連的觀前村尚存古埠碼頭遺址,是南宋著名愛國志士、詩人謝翱寓居地,富有人文景觀及自然景觀,1999年6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土特產以茅洲瓜子、小武當山紅菇最著名。
水北街鎮
2005年,據浦城統計局提供資料,該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4408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9360畝,總產量18118噸;經濟作物中油料播種面積4390畝,總產量427噸,蔬菜瓜、果類播種面積5915畝,總產量3586噸;營林生產中幼林撫育出材量2358立方,全部木材量22153立方;畜牧業中當年出欄豬7987頭,家禽123100隻;茶葉採摘面積1320畝,總產量115噸,園林水果採摘面積2908畝,總產量3088噸。
水北街朱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