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軍
中軍
中軍,漢語辭彙,拼音zhōng jūn,用作於謂語,定語,名詞,古時行軍作戰隊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軍,由主帥所居中軍發號施令,如:將三千人為中軍,出自——《左傳·桓公五年》。
1、主將的代稱。春秋時期,行軍作戰分左、右、中或上、中、下三軍,主將在中軍指揮,後世遂以其稱主將。
2、官名。漢、晉將軍中有此名,或主軍事,或總宿衛,不常置。南北朝亦有此官號,用以安置權臣。清代總督直轄的綠營兵稱為督標,巡撫直轄的稱為撫標。標的統領官稱為中軍,督標中軍由副將、撫標中軍由參將擔任。中軍的性質相當於總督、巡撫的衛隊長或副官長。明 朝鮮李民宬《敬亭先生續集·朝天錄》:“午,軍門(袁可立)飭蓬萊縣設宴於教場,令中軍梁汝霖(梁之垣弟)押宴,使臣往參。”
3、中軍將軍的省稱。
4、京師的軍隊。
5、中軍官的省稱。
6、稱主將或指揮部。
1、主將的代稱。《左傳·桓公五年》:“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御之。王為中軍;虢公林父將右軍,蔡人、衛人屬焉;周公黑肩將左軍,陳人屬焉。”《左傳·成公十六年》:“欒書將中軍,士燮佐之;郤錡將上軍,荀偃佐之;韓厥將下軍,郤至佐新軍。”《東周列國志》第三回:“遂發戎兵一萬五千,分為三隊,右先鋒孛丁,左先鋒滿也速,戎主自將中軍。”
2、官名。《官場現形記》第六回:“﹝王必魁﹞不過傳齊了標下大小將官,從中軍、都司起,以及守備、千總、把總、外委,叫他們把手下的額子,都招招齊,免得臨時忙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七回:“撫台便叫傳中軍來,先看管了他。”
5、中軍官的省稱。明湯顯祖《牡丹亭·淮警》:“不免請出賤房計議。中軍快請。”徐朔方等校註:“中軍,中軍官,即傳令官。”《明熹宗實錄·卷之三十三》:“(明)天啟三年四月上丁卯(初八),以防海道中軍許定國平妖有功加游擊職銜,管登萊廵撫(袁可立)標下中軍事。”
6、稱主將或指揮部。《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鄭玄註:“中軍,中軍之將也。”唐李賀 《貴主征行樂》:“中軍留醉河陽城,嬌嘶紫燕踏花行。”宋王明清《摭青雜說》:“門者命報中軍,須臾中軍傳令召兼資入。”程樹榛《勵精圖治》:“調整后的幹部大軍,陣容一新,宮本言坐鎮中軍,運籌帷幄,經過周密部署,全廠兵分三路殺向生產、整頓、生活三條戰線。”
中軍是中央軍的一部分,是中央直轄的擔任警衛皇帝或最高統帥、衛戍首都的和戰略機動的兵團,編有宿衛軍和宿衛以外的部隊等多支精銳部隊。
其中宿衛軍,是警衛皇帝或最高統帥或衛戍京城的部隊。曹魏有如下幾支宿衛軍:武衛營、中堅營、中壘營、驍騎營、游擊營、中領、中護營。除上述五支禁兵外,曹魏還保留了東漢北軍的五校尉營的舊制,但削減其兵力,缺額不補,官職只具有象徵意義。
中軍還有宿衛以外的部隊。這種部隊,駐在城外拱衛京師,不負責宿衛皇帝,是在司馬氏當政期間改制時形成的。
中軍具有雙重職能。第一項職能是負責宿衛皇帝或最高統帥、並衛戍首都。為以免皇帝或最高統帥為宿衛軍所制,故設立多支宿衛部隊,使其相互表裡,彼此牽制,共同完成宿衛任務。第二項職能是充當國家戰略機動部隊。曹魏中軍經常征伐四方,不像兩漢南北軍很少出征。
中軍的主要領兵官是中領軍和中護軍。領護軍中資歷深的,稱為領軍將軍和護軍將軍。中領軍、中護軍職掌相同,但是護軍將軍隸屬於領軍將軍。任領、護二職的大都是親近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