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學

趙本學

明代徠軍事家趙本學是一位隱居之士,為不使孫武以來的兵學思想失傳,他選擇了鑽研軍事治學的道路,寫出了《韜鈴內列篇》七卷和《趙注孫子》《孫子書》三卷,頗受後人重視。

生平介紹


趙本學
趙本學
趙本學,原名趙世郁,字本學,號虛舟,生於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卒於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享年六十七歲。他是趙宋宗室後裔,即南宋初南下泉州的南外宗太祖趙匡胤系趙子先的直系子孫、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的老師。
趙本學是易學家與軍事理論家,學宗以“虛”為主的泉州人、理學家蔡清(虛齋),故自號虛舟。他的主要軍事著作有《趙注孫子兵法》和《韜鈐內外篇》。

著作介紹


趙本學
趙本學
孫子兵法》是我國春秋時代軍事家孫武所著,是我國古代一部軍事理論經典著作。歷代註釋它有200多家,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十多家,他們是三國曹操,唐太宗李世民李靖,宋代張預、孟氏,明代趙本學、李贄等人。趙本學臨逝世前,將《趙注孫子兵法》傳授給學生俞大猷,俞大猷將趙著的《韜鈐內外篇》、《孫子兵法十三篇註釋》,連同自己著的《劍經》,合編為《續武經總要》,刊刻行世。這樣,泉州就有了兩本《武經總要》,一本是北宋宰相曾公亮(今鯉城區人)主編的《武經總要》;另一本是俞大猷將老師趙本學與自己的軍事著作合編的《續武經總要》。
《趙注孫子兵法》原文五卷十三篇。這本書的特點是“字句有解,解之使意顯,引之使事核”。它的解義簡明,引類準確。據統計,全書列舉戰例達180個,是一部理論完備、史例典型,見解獨特的兵書。
明代泉州出了易學大師蔡清,著有《易學蒙引》,當時有“天下言《易》,皆推晉江(蔡清是晉江人)”之說。趙本學潛心研究《易經》,並用它指導兵法,即“以《易》演兵”。俞大猷說:“吾讀先師所授《韜鈐內外篇》有年,領其大者,知其一無不根基於《易》者。”

著作影響


徠《趙注孫子兵法》廣泛流傳於琉球、日本、美國及其他國家。公元1863年,日本多次重版《趙注孫子兵法》,《趙注孫子兵法》成為日本研究《孫子兵法》最常用的本子。經過七十多年,日本又把《趙注孫子兵法》回傳我國。1928年,上海石印出版了由本窪田清音校刻的《趙注孫子兵法》。
趙逝世后,安葬於晉江縣三十八都(今洛江區河市鎮)東宅的翁林山,即今福廈公路轉入河市公路二公里處的東宅。該墓葬已於1998年4月列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